科学冀人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教案:16 弹力 第一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冀人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教案:16 弹力 第一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16:4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弹力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教学 重点 能了解弹簧测力的制作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 难点 使学生愿意去探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具 使用 PPT
学情 分析
第__1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会了解自己,且了解自己是通过哪些方法。 (二)预习检查 检查上节课要求学生所了解的弹力,跟小组成员分享,并告知老师同学们。 (三)自主学习 教师:为什么圆珠笔的笔尖能自动弹回去?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什么是弹簧深长的长度呢? 学生思考。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四)合作交流 做实验。 教师:拉伸同一根弹簧,让其伸长不同的长度,哪个弹力更大? 两分钟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如果用不同的弹簧,挂起同样重量的钩码,伸长的长度一样吗 弹簧弹力的大小还和什么因素 学生甲回答:用不同的弹簧,挂起同样重量的的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 学生甲回答: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硬度和外形量的大小有关。 教师:这两位同学回答都很正确。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弹力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与弹力有关的知识? 小组合作。开始讨论。 展示讲解 教师:现在开始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回答。 学生甲回答:生活中利用弹力的实例有(拉弓射箭,汽车减震,打篮球。) 弹力知道(1、产生的原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知识。 学生乙回答:生活中利用弹力的实例有(按压圆珠笔、蹦蹦床、跳床,还有跳水时要用到跳板等。) 弹力知道(1、产生的条件:要相互接触;要发生弹性形变。) 教师补充,点评。 教师:弹力还需要了解1、施力物体:弹簧、橡皮筋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2、方向: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即与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3、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当堂 训练 1、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当双手向两边拉长弹簧和皮筋后,弹簧和皮筋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了(弹力)。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3、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 4、(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 5、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当堂 检测 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提环)、(指针)、(刻度)三部分构成。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和(产生形变)。 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板书 设计 第16课 弹力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