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01 23: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据报道,2010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达到146万人,而录取人数只有15646人,录取率只有1.07%,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制的创立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诞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学习难点:体会隋唐时期选官方式的进步1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当皇帝。下列史实不符合此结论的是 ( )
A.改革吏治??
B.任用姚崇宋璟
C.重用李林甫、杨国忠
2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CB科举制的诞生——隋朝:
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 的子弟中选拔。
2、诞生:
①隋文帝: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正式设置 ,按 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作用:
①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 做官;
②选拔官员的权利也从 集中到 。高门权贵分科考试
进士科
考试成绩
才学
地方
中央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隋朝创立的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高门权贵的子弟: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孔颖达:唐经学家 ,隋大业初,选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房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
以 、 两科最为重要。
2、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太宗:大大扩充 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首创 和 。
唐玄宗: 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进士
明经
国学
武举
殿试
诗赋
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俊士
明法(法律)、明字(文字)、
明算(算学)、秀才、
等五十多种。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动动脑 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试题?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二、科举制的完善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2、武则天时:创设殿试和武举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
的主要内容(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 了解一下: 假如你是唐朝的书生,你必须经过层层选拔才能考取状元!“鼓箧而开讲筵者,
八千余人,
济济洋洋焉。
国学之盛,
古昔未之有也。”科举制的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登龙门曲江宴大雁塔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12/14/2018举子看榜图捷报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2)、武举:增强军事实力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 ,使得有才学之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社会读书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 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
直到 末年才被废除。用人制度教育事业文学艺术一千三百多年清朝三、科举制的影响人才: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进入 各级政府任职
政治: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思想: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士人用功读书,求取功名的风气盛行。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国际: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
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后世:沿用1300多年,直到清末。现在的考试
科举制的结束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清朝末年被废除)张之洞袁世凯陈子昂柳

元 韩
愈 白居易王昌龄 张九龄岑参 王维他们都曾进士及第 大批士大夫潜心钻研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唐代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留存下来的诗歌有近五万首。著名诗人辈出,名诗迭出,可谓诗流纵横,群星灿烂。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材料一的含义?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进士科第一名称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天下的英才都为我大唐效力了唐太宗时期科举考试录取率十分低进士达官显贵们都以能够成为进士作为一种自豪“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宋人殿试图提炼归纳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规模殿试
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考内容科举制诞生科举制的完善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3、殿试开创于 ( )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BDB4、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 )
①创武举、殿试? ?? ②开设进士科???
③采取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5、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手。他去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考中,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下面史实与唐太宗有关的是 (??? )
A.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 B.首创武举和殿试
C.始创进士科 D.采取分科考试方法CCA 看图描述一个读书人的经历 图说历史: 他们参加的殿试、武举考试是哪位皇帝开创的?考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