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化学试卷答案
1-5 DBCCC 6-10 CDDBB 11-16 ACCBAC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6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分)。
17.(16分)【答案】(1)①②⑥⑨ ④ ③⑦⑧⑩
(2)Zn+2H+=Zn2++H2↑
(3) (4分)
(4) D (5) 7:11
Δ
18.(14分)【答案】(1) MnO2+4H
++2Cl - Mn 2++Cl2 +2H 2O 吸收Cl2 中的 HCl气体
光照
(2) Ca ClO +CO2+H2O=CaCO2 3 +2HClO 2HClO 2HCl+O↑2
(3)氯气和碱反应会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发生了副反应
6Cl2+6Ca OH =5CaCl2+Ca ClO3 +6H2O2 2
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或控制氯气产生速率
(4)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9.(14分)【答案】(1)胶头滴管(1分) 500 mL容量瓶(1分)
(2)40.0
(3)BECFDA
(4)重新配制
(5)搅拌和引流 ①② (6)0.2mol/L
20.(12分)【答案】(1)Fe3O4(1分) 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
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2)还原性(1分) (3)A
4 2Fe2+ 2H+( )① + +H O + +2 2=2Fe3 +2H2O ②Fe3 催化下 H2O2分解生成 O2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龙川县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化学试卷
考试用时:75 分钟 全卷满分:100
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
B.“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入水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C.石墨与“嫦娥五号”卫星所用的含碳量 90%以上的碳纤维互为同素异形体
D.“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2.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 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
B.维生素 C用作抗氧化剂,说明维生素 C具有氧化性
C.放映机到银幕间产生光柱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D.用盐酸除铁锈,是因为 Fe2O3溶于水后,其溶液显碱性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都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B.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血液中毒
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和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可用钢瓶储运 B.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
C.液氯、氯气不是同种物质 D.碳酸钠可用于纺织业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时需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与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
B.实验室制取 Cl2时,需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
C.取用Na时,剩余的Na不能再放回试剂瓶中
D.如果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1%的硼酸
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Cl →NaHCO3 B.Fe→FeCl3 C.Na→Na2O2 D.CaCO3→Ca(OH)2
化学试卷 第 1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
8.配制 100mL1.00mol/L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必经过干燥即可使用
D.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会引起溶液的浓度偏高
9.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浓度溶液的碱性: Na2CO3>NaHCO3
B. Na 2O与 Na 2O2 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向 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 CO2,有 NaHCO3晶体析出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 与CuSO4溶液的反应: 2Na Cu2 =Cu 2Na
B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 NaHCO3溶液反应:2HCO3 +Ca2++2OH-=CaCO3↓+2H2O+CO
2-
3
C 2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 2OH Cu OH 2
D .硝酸银溶度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 Cl =AgCl NO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题 4分,共 24 分)。
11.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 + - - + + -、Na 、Cl 、SO42 B.K 、Ca2 、NO3、HCO-3
C K+ Ba2+ - - + + - -. 、 、NO3、SO42 D.K 、Fe2 、Cl 、NO3
12.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 NA 个氢原子
B.将含 0.1molFeCl3 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O2 和 CO的混合气体中含 C、O原子共 0.2mol
D.0.1molFe在0.1molCl2 中充分燃烧,生成0.1molFeCl2
1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NH4NO3=4N2↑+2HNO3+9H2O,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的物
化学试卷 第 2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
质的量之比为 3:5
B.发生化学反应时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数越多,还原能力越强
C MnO . →Mn2+4 的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
D.3NO2+H2O=2HNO3+NO,若有 6.72L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
14.下列各图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甲向碳酸钠固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
B.图乙用强光照射 HClO 溶液
C.图丙等质量的 Zn、Fe 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D.图丁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Ba(OH)2溶液
1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除去氯气中混有 ②证明久置氯水中 ③观察 K2CO3的 ④比较 Na2CO3、NaHCO3
的少量 HCl 是否含有 Cl- 焰色试验 的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2 验证溶液中含有 CO 3
的无色无味气体
B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把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氨水中并加热
C 检验 Cl2是否已收集满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滴到干燥 pH试纸上,待显色完
D 检测新制氯水的 pH
全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化学试卷 第 3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6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
17. (16分)(1)物质因相互融合精彩纷呈,又因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现有下列 10 种物质:
①液态HCl ;②NaHCO3 固体;③NaCl溶液;④CO2 ;⑤蔗糖溶液;⑥Ba(OH)2 粉末;
⑦稀硫酸;⑧氨水;⑨NaHSO4;⑩ Zn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以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
有 ,能导电的有 。
(2)写出(1)问中⑨与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过氧化钠与(1)问中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其得失电子情况:
。
点燃
(4)硫化钼与纯碱、空气焙烧时发生反应:2MoS+2Na2CO3+5O2 2Na2MoO4+2CO2+2SO2。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O2作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为 Na2MoO4、SO2
C.MoS中Mo、S两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 D.Na2CO3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2 和 CO,它们所占的体积比为 。
18.(14分)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①氯气和碱反应放出热量;
②温度高时,6Cl2+6Ca OH =5CaCl2+Ca ClO3 +6H O2 2 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2)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该小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2的量远大于Ca ClO 2 的量,其主要原因
化学试卷 第 4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
是 ;
为提高Ca ClO 2 的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种即可)。
(4) 装置丁的作用是 。
19.(14 分)实验室需用 480 mL 2.0 mol/LNaOH 溶液,现用 NaOH 固体配制该溶液。请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___________gNaOH 固体。
(3)配制溶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能用一次) 。
A.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的 NaOH,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
拌,使其溶解
C.用适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D.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E.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 cm 处
(4)若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 。
(5)配制该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有 ,下列操作会
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②称量固体时所用的砝码生锈
③用称量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④溶解时有溶液溅出烧杯
(6)某同学取 10mL该溶液,稀释 10倍后,则稀释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为 。
20.(12分)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是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过程的现象为 。
(2)维生素 C可将 H转化为 G,维生素 C具有 (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化学试卷 第 5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
H2O(g) Cl2(g)A.A—高——温→D B.G——→H C E—
稀
. —盐—酸→G
(4)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 H2O2溶液的反应。
试剂:酸化的 0.5 mol·L-1 G溶液,5% H2O2溶液
操作 现象
取 2 mL酸化的 G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5滴 5% H2O2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
溶液 泡。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 溶液变红
①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化学试卷 第 6页 共 6页
{#{QQABRQIQogCgAAJAABhCEQUICgIQkBACACoOBAAMIAAAQ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