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广东清远高二期末)神府煤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两大地貌类型交错过渡地带,西部为风沙草滩,东部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神府煤矿是典型的高强度煤炭开发区,目前对该煤矿区采取保水开采(确立地下水位控制的阈值,减轻覆岩损伤的采矿技术)的方式采煤。下图示意神府煤矿开采强度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实施大面积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荒漠化
B.距离核心矿区远,煤炭运输不方便
C.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矿难事故
D.煤层含杂质较多,开发经济效益低
2.为减轻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实施复垦,恢复地表植被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
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
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过程是包括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3~4题。
3.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4.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022江苏如皋高二期末)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250—400毫米,这里曾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图为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毛乌素沙地治理成功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榆林耕地面积扩大
B.兰州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C.榆林湿地面积增加
D.黄河中游输沙量增加
6.沙地苹果是毛乌素沙地治沙成果。榆林沙地苹果的特点及其对应的自然环境正确的是( )
A.蜡质层较厚——降水较少
B.病虫害少——光照时间长
C.果色鲜亮——昼夜温差大
D.果肉质地细腻——热量丰富
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15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
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
D.草场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8.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是( )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
C.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
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推测该区域土壤矿物质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有人建议该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面两图分别为鱼鳞坑示意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适宜植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2021八省联考河北卷)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12~13题。
图1 图2
12.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14.(2021浙江山水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方农牧业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但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图1为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带分布范围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鄂尔多斯1961—2012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图3为鄂尔多斯多年平均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图2
图3
(1)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处于由温带草原带向 (自然带)的过渡地带,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
(2)简析鄂尔多斯土地退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3)分析鄂尔多斯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2.1.A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神府煤矿区西部为风沙草滩,且邻近毛乌素沙地,为避免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而引发土地荒漠化,因此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实施大面积开发,A对。第2题,利用煤炭开采过程剥离地表土,对采矿区实施复垦,并恢复地表植被,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显著,A对;神府煤矿区水资源短缺,难以实施跨流域调水,B错;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其自然修复,效果不明显,C错;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不符合矿区持续发展的要求,D错。
3~4.3.B 4.D 第3题,干湿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降水量、蒸发量。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湿润系数均小于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小于1,故B正确。第4题,据材料可知,土地退化过程包括土壤退化过程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故②③正确。
5~6.5.C 6.A 第5题,毛乌素沙地治理成功后,植被覆盖率提高,森林涵养水土能力提升,湿地面积增加,C正确。兰州位于毛乌素沙地西侧,其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其西侧,故受毛乌素沙地影响较小,B错。榆林位于农牧交错带,治理后生态环境仍旧较脆弱,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A错。经过治理后,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减少,D错。第6题,由于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果树及鲜果生长出较厚的蜡质层以减少蒸发,A正确。病虫害少是因为海拔和纬度均较高,且位于半干旱区,B错误。果色鲜亮是因为光照充足,而昼夜温差大是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的主要原因,C错。该地(高原)纬度和海拔均较高,虽多晴天,但热量不算丰富,D错。
7~8.7.A 8.C 第7题,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区域地表崎岖,表土较薄;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侵蚀作用强。故选A。第8题,陡坡不能修建梯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减轻水蚀荒漠化;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可以使农民减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从而减轻水蚀荒漠化;大规模开山采石会加剧水蚀荒漠化。故选C。
9.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西北季风的推动下,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西北季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第(2)题,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地表径流;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加上土质疏松及植被覆盖度低,因此该区域的土壤侵蚀非常强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或不赞同均可,但是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实际,论据和观点对应。
答案 (1)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小。
原因:该区域(黄土高原)的土壤由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部向东南部,随着风力减弱,西北季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度低;土质疏松。
(3)观点一: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在地势较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
(或观点二:不适合种树。该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土壤含水量小,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因此不适合种树。)
10~11.10.C 11.D 第10题,在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11题,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坡面径流,有利于物质的沉积。
12~13.12.D 13.D 第12题,林地对梯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部的林地可以起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的作用,可以防止山洪对梯田造成破坏;同时林地可大量保存水分,为梯田提供水源,①④对。D符合题意。第13题,大寨梯田是旱地梯田,哈尼梯田是水田梯田,哈尼梯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该地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水分易流失,哈尼梯田可以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D正确。
14.解析 第(1)题,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处于温带草原带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第(2)题,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对地表侵蚀作用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处于农牧区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脆弱;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天气,地表解冻,表土裸露,易受侵蚀。第(3)题,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农业耕作的面积和牧业的规模;影响畜产品的品质;降水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种类;降水的多少影响作物收成的稳定性。
答案 (1)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麦
(2)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侵蚀能力强;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表土层裸露易遭受大风侵蚀;位于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多变,生态环境脆弱。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山西太原高二期末)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焦作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焦作市建市之初的基础工业是( )
A.煤炭工业 B.化学工业
C.机械工业 D.钢铁工业
2.焦作市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A.煤炭资源枯竭 B.科技水平低
C.交通运输落后 D.水资源短缺
3.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发展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2022安徽黄山高二期末)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现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20年超过15万人来此过冬养老。据此完成4~6题。
4.攀枝花成为“养老之城”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环境优美清新 B.地形平坦开阔
C.冬季气温较高 D.水路交通便利
5.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A.工业化阶段完成
B.城镇化水平进入后期阶段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A.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
C.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2022山东滨州高二期末)美国休斯敦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成功典型,其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1980年油气工业产值约占休斯敦经济总量的80%,同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休斯敦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促使政府引导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休斯敦目前是美国著名的能源中心、航空中心和医学中心。其医疗中心包含门诊、保健、研究、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末,休斯敦经济实现多元化产业转型的直接原因是( )
A.市场多元发展
B.技术水平提高
C.工业基础较好
D.经济政策调整
8.休斯敦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航空航天中心落户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发展高端产业
C.扩大服务范围 D.增加旅游景点
9.(2022山东烟台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城市。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湖。
材料三 呼伦贝尔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近年来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列举呼伦贝尔市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该省级行政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农业基础好 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该省级行政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尽量减少能源转化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去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企业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属于该区吸引新兴产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③拓展交通运输方式,完善交通路网 ④减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材料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玉门老城(老君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至20世纪80年代,玉门市总面积扩张到1.35万平方千米,人口13万余人,但是到了2001年玉门老城却出现了人走楼空、弃楼遍地的现象。目前,玉门市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据此完成14~15题。
14.2001年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的原因是 ( )
A.房地产过度开发
B.石油资源枯竭
C.生态环境恶化
D.城市新区建设
15.玉门老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
A.增加资金、技术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争取国家贫困资金,延长化工产业链
C.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D.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建设新能源城市
16.(2021山西晋中适应性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省份,具有主导产业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高度依赖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为改变现状,山西省积极减少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优先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其中,阳泉市建起超大型数据中心,并将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太原市为破解运输污染问题,在2016年将全市8 000余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汽车,并大力推广纯电动公交车。
(1)指出山西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所采取的措施。
(2)分析山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阳泉市超大型数据中心选择风能、太阳能作为电力能源供应的原因。
(4)推测山西省在今后转型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3.1.A 2.A 3.C 第1题,焦作市是靠煤炭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建市之初的基础工业是煤炭工业。第2题,焦作市煤炭资源枯竭,与之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经济连年下降,导致经济衰落。第3题,焦作市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市的实际情况。
4~6.4.C 5.D 6.C 第4题,由题意“现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可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C正确。交通条件是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D错误。该地环境优美清新、地形平坦开阔等自然条件与材料中强调的冬季关系不大,都不是主要自然条件,A、B错误。第5题,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代表城镇化水平进入后期阶段。该地工业化还在继续。该地钢铁产业没有全部转移。第6题,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宜居城市建设,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作用较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对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意义不大;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属于产业转型,并没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7~8.7.D 8.B 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1980年油气工业产值约占休斯敦经济总量的80%,同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休斯敦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促使政府引导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故选D。第8题,航空航天工业为高科技产业,因此休斯敦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航空航天中心落户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高端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9.解析 第(1)题,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角度分析。该市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域内、区域外市场需求量大,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第(2)题,从自然角度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从人为角度分析,随着资源的开发,工业用水增加,导致水位下降;大量排放污染物,水质下降;开发资源导致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为温带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市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采矿业及其加工业,还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域内、区域外市场需求量大。
(2)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
人为原因: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大量排放污染物,水质下降;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3)第一产业,发展畜牧业;第二产业,发展采矿业及其加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拓展交通运输方式,完善基础设施。
10~11.10.B 11.C 第10题,该省级行政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铁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这是其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第11题,该省级行政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外运能力、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来实现。
12~13.12.C 13.A 第12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扶持、完善交通等。第13题,在工厂遗址上建景观公园,吸引游人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4~15.14.B 15.D 第14题,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主要是由于石油资源枯竭;弃楼遍地并不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也不会导致老城区出现弃楼遍地现象;城市新区的建设不会导致老城区出现弃楼遍地的现象。第15题,玉门老城科技水平低,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第14题分析可知,玉门老城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石油资源的枯竭,当地已不再适宜发展化工产业;建设商品粮基地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缺;开发新能源,建设新能源城市利于促进玉门老城的发展。
16.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分条总结即可。第(2)题,据材料可知,山西省面临能源枯竭,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减少常规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保护城市环境;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就业。第(3)题,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从自然方面看,阳泉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能丰富;山西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利用新能源能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从人文方面看,阳泉市建立了大数据中心,需要全天候供电,电力需求量大,用新能源发电可以满足电力的需求。第(4)题,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人才比较缺乏,经济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仍以煤炭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答案 (1)提高矿产资源产能,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依托大型数据中心的科技力量推进产业转型;推广纯电动公交车,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2)促进能源结构改善,利于保护城市环境;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层次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社会就业。
(3)大数据中心需要全天候供电,电力需求量大;阳泉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面临枯竭,而且火力发电对环境污染严重。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华北平原相比,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最明显的优势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降水充足
D.光照充足
2.该区域农业发展最需要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022河南南阳高二期末)从高空俯瞰位于青海省塔拉滩的光伏园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依次排开。羊群穿梭在光伏板之间,奔跑在塔拉滩上,场面十分震撼。这一景象已成为当地特色,这些羊也因此有了新的称呼——“光伏羊”。据此完成3~4题。
3.促使塔拉滩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园区的有利条件之一是( )
A.热量最为丰富
B.经济技术发达
C.高原荒野辽阔
D.交通方便快捷
4.成批量铺设光伏板,可使园区( )
A.土壤蒸发量加大
B.最大风速减小
C.草地含水量骤减
D.空气湿度降低
液态金属是指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可流动且能导电的金属。液态金属可作用于传统工业的改建、升级,继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2014年云南某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液态金属项目以来,曲靖市着力打造云南液态金属谷,液态金属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此完成5~7题。
5.曲靖市打造云南液态金属谷的基础是( )
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B.新兴产业基础好
C.技术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6.曲靖市液态金属产业的发展可以( )
A.加快本土企业的产业转移
B.促进该市产业转型升级
C.增大就业压力
D.使本地工业产品滞销
7.曲靖市液态金属产业的发展体现了( )
A.产品革新就是跨越发展
B.应引进大量的产业工人
C.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D.必须利用著名的国际商标
生物质燃气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物菌渣、禽畜粪便等可燃性物质作为原料转换获得,是一种通过各种技术设备获得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发布研究报告,计划逐步让全法1 100万家庭都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气,取代目前依赖进口的化石天然气。如今,生物质燃气只占法国燃气消耗的0.1%,但发展迅猛,法国政府希望到2030年这一比例增长至30%,到2050年达到100%。据此完成8~9题。
8.与化石天然气相比,使用生物质燃气的主要优点是(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③带动农业发展 ④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现阶段制约法国生物质燃气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交通 D.成本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提、飞沙堰溢洪低坝和宝瓶口进水口。
图1
图2
(1)岷江受季风气候影响,水位变化大。仔细对比两图的变化,试分析岷江水从离堆附近引入成都平原时,冬夏引水量皆很稳定的原因。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2021四川内江三模)垸是长江沿岸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地理空间,垸围是用泥沙、卵石等材料在河流洲滩建设的宽数米、高数十米的“高墙”。明清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沿岸围垸的数量迅速增加,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下图为长江某河段围垸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分布有大量围垸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蜀 B.鄂 C.浙 D.滇
12.人们建设垸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拓展居住空间
C.发展航运贸易
D.开发休闲娱乐
13.大规模的建设围垸,加重了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围垸( )
A.增加了洪水的流量
B.减慢了洪水的流速
C.提高了洪水的水位
D.增多了洪水的泥沙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14~15题。
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
资源 类型 主要分布省级行政区 GDP平均 增速比全国 平均少/% 平均资源丰 度比全国平 均多/%
耕地 资源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0.56 66.24
矿产 资源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0.02 4
能源 资源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 0.11 5.68
森林 资源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0.27 1 496.59
14.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
15.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6.(2021皖豫名校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桂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自然条件优越,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迄今为止,桂林低山丘陵区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38处,其中大部分洞穴与地下河相连,洞内多沉积、堆积物,如洞穴化学沉积物、文化堆积物(古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坍塌堆积物等。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许多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下图为桂林地区城市和古人类洞穴遗址分布示意图。
(1)说出古人类洞穴遗址与城市分布的差异。
(2)推断图示地区分布有古人类洞穴的优势条件。
(3)分析古人类在全新世中期向洞外迁移的原因。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1~2.1.C 2.C 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判断,图示区域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为红壤,土壤较贫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晴天少,光照较弱(与华北平原相比)。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为酸性红壤,土壤较贫瘠,因此农业发展最需要改造的自然条件是土壤。
3~4.3.C 4.B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塔拉滩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联系不便,A、B、D错误;当地高原荒野辽阔,土地面积大,适合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C正确。第4题,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削弱了本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得土壤蒸发量减少,草地含水量增多,空气湿度有所提高,A、C、D错误;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增大了地表摩擦力,从而降低了风速,B正确。
5~7.5.A 6.B 7.C 第5题,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曲靖市打造云南液态金属谷可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A正确;该市原有产业多为资源型,与新兴产业无关,B错误;该市位于西部地区,技术水平较低,C错误;该产业与劳动力数量及价格关系不大,D错误。第6题,曲靖市正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本土产业更多的是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或接纳外来资金和技术,A错误;由液态金属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形成可促进该市产业转型升级,B正确;同时可增加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C错误;本地工业产品销售与液态金属产业发展关系不大,D错误。第7题,由材料可知,液态金属项目是由云南某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体现了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C正确。
8~9.8.A 9.D 第8题,生物质燃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之后主要产生二氧化碳,会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使用生物质燃气可以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得以转化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第9题,生物质燃气是通过各种技术设备获得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所以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如大规模推广使用,必须降低生产成本,使生物质燃气价格降低。
10.解析 第(1)题,对比两幅图的变化可知,图2中鱼嘴把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飞沙堰连接着内、外江。夏季,雨季时节,流入内江的水量可以通过飞沙堰进行调节,将多余的水量与泥沙分流到外江,从而减少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冬季,降水量少的季节,利用飞沙堰将内、外江隔开,保证冬季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从而实现冬夏引水的稳定均衡。第(2)题,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主要从有利影响角度进行评价。从该工程本身来讲,该工程是顺应当地的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因地制宜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与利用,扬长避短,保证了人地关系和谐。从对成都平原的影响来讲,地势西高东低,岷江水可以自流注入成都平原,减少了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同时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对成都平原的生态与环境均没有破坏。第(3)题,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科技水利工程,古代主要是具有水利功能;今天都江堰的水利功能仍然发挥着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水利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因此又具有了旅游观赏功能。
答案 (1)鱼嘴把岷江分成了内、外两江;宝瓶口再次控制了入水量;飞沙堰既可以保证冬季入水,又可把夏季多余的水量与泥沙分流到外江,从而实现了引水的稳定均衡。
(2)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3)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11~13.11.B 12.A 13.C 第11题,读材料可知,垸出现在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出现的地区必然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可推断垸应该出现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湖北位于江汉平原,此处长江河道弯曲,洪涝灾害频发。B正确。第12题,由材料“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沿岸围垸的数量迅速增加”可知,人口增加促进垸的增加。据长江中下游实际情况,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人们建设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A正确。第13题,洪水流量取决于上游来水与当地汇水量,与垸无关,A错误;洪水流速与比降有关,垸不影响比降,B错误;由图可知,建垸后,长江河道变窄,所以洪水期会提高洪水水位,C正确;洪水的泥沙来自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建垸并不会增加泥沙,D错误。
14~15.14.D 15.A 第14题,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是GDP平均增速低、平均资源丰度高的资源类型。由材料可知,森林资源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1 496.59%,远高于其他资源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的比重,但森林资源的GDP平均增速低,因此,森林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第15题,选项中四个地区,东南地区资源最不丰富,而经济最发达,“资源诅咒”最不明显。A对。
16.解析 第(1)题,桂林低山丘陵区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38处,所以,古人类洞穴遗址相对集中分布在桂林市周边低山丘陵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两岸,便于取水、交通等,分布比较分散。第(2)题,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天然形成的洞穴较多,不用开挖;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冬无严寒;丘陵地区,森林较茂密,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猎。第(3)题,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夏季风强盛,降水增多,地下河水位上升,淹没地势低洼的洞穴,降水太多,溶蚀激烈,部分洞穴坍塌;气温变高,洞穴内潮湿、闷热,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
答案 (1)古人类洞穴遗址分布在桂林市周边低山丘陵区,分布相对集中;城市沿河分布,分布相对分散。
(2)石灰岩广布,洞穴较多;冬无严寒,适宜居住;雨热同期,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猎。第二章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下表是两个不同年份甘肃省荒漠化土地分析结果表。据表完成1~2题。
荒漠化 类型 2004年土地 面积/104hm2 2009年土地 面积/104hm2 年变化 率/%
风蚀 1 560.47 1 549.83 -10.64 -0.14
水蚀 289.11 284.91 -4.20 -0.29
盐渍化 68.91 70.26 1.35 0.39
冻融 16.28 16.29 0.01 0.01
1.关于甘肃省荒漠化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最主要的类型是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多大风 ②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径流少 ③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小与人为因素关系较小 ④甘肃省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甘肃省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下列治理措施可行的有( )
①实行排灌结合 ②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③种植耐盐碱的作物 ④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西北牧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畜牧区。下图为西北牧区某区域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不同植被面积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1996—2005年该区域( )
A.草丛退化面积最大
B.沼泽变化幅度最小
C.森林退化严重
D.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广
4.与1996—2005年相比,2006—2015年该区域植被面积动态变化说明( )
A.人类活动加剧
B.保护力度加大
C.全球变暖
D.区域人口锐减
5.进一步改善该牧区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B.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牧
C.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
D.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6~8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d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 346 m3/s
6 2 54.4 洪峰流量 1 750 m3/s
6.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流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增大河流径流量
7.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的坡面
(2021福建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受海洋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为解决春季土壤返盐问题,经过长期实践摸索,该地区自12月10日起采取用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的措施,效果显著。下图示意该地区12月10日至次年3月31日,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与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相比,该地区土壤盐碱化成因不同之处主要是( )
A.春季蒸发旺盛
B.地势低洼
C.地下水盐度高
D.灌溉不当
10.图中表示结冰灌溉后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与传统的引淡淋盐相比,地下咸水结冰灌溉 ( )
A.治理效果更好
B.可降低地下水位
C.适用范围更广
D.可节约淡水资源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13.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资源开采
(2022重庆高二期末)下图是明清时期我国某村落雨洪集蓄系统的复原图。该系统包括雨洪收集、蓄积供水和排水三个子系统,其中雨洪收集子系统由集水槽(渠)、汇水区组成;6个小型泊池(除黄树岭泊池)和渗水坑通过或明或暗的水渠沿街道连接,共同构成了雨洪蓄积供水和排水子系统。读图,完成14~15题。
14.根据材料信息推测,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山西省 B.青海省
C.湖南省 D.贵州省
15.明清时期,该村较肥沃的耕地可能位于村庄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重表,完成16~18题。
矿产种类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比重/%
能源矿产 (主要是煤) 92.17
金属矿产 3.95
非金属矿产 3.88
合计 100
1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17.下面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比重
B.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比重
C.它是黄土高原能源矿产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比重
D.它是黄土高原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比重
1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综合题
19.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2022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3周年,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谋求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对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了解,完成下面表格。
比较项目 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 广东省
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
城镇化水平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人口密度 大
(2)分析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判断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大风日数多、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广西壮族自治区1 000多万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截至2016年年底,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29万公顷,占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6.5%。广西石漠化土地相对集中于河池和百色两市,面积分别为57.91万公顷和35.07万公顷,分别占全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7.8%和22.9%。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跨越的鸿沟。
(1)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条件试分析石漠化的成因。
(2)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3)结合对土地退化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的蔓延
22.(2021湖北十堰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原市是我国建立的第二个航天发射基地。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太原市重工业完成了从修理仿制到自主生产的转变,太原工业以重工业、能源工业、化工和军工为主。自20世纪末以来,太原市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领头羊”的重任。目前,太原经济圈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外辐射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在经济总量上占山西省的40%,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1)指出早期太原市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自20世纪末以来,太原市能够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领头羊”重任的原因。
(3)分析太原经济圈的形成对经济圈内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二章综合训练
1~2.1.C 2.D 第1题,由表可知,风蚀荒漠化和水蚀荒漠化面积在减小。甘肃省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这是因为甘肃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该省气候干旱,水蚀荒漠化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与气温有关,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第2题,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实行排灌结合均可使地表盐分减少;种植耐盐碱作物是生物治盐的方式,有利于遏制盐渍化的发展。
3~5.3.C 4.B 5.B 第3题,据图可知,草丛退化面积的比例较大,但退化面积无法确定,A错误;荒漠稳定的比例最大,轻微恢复和轻微恶化的比例相当,所以荒漠变化幅度最小,B错误;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明显恶化和轻微恶化的比例很大,说明森林退化严重,C正确;无法确定阔叶林分布面积,D错误。第4题,读2006—2015年不同植被面积动态变化图可知,各种植被轻微恢复和明显恢复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说明保护力度加大,B正确。第5题,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势必会过度放牧,不可取,A错误;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牧,可进一步改善牧区的生态环境,B正确;牧区的自然条件适合草类植被的生长,不利于森林植被生长,C错误;本地河流少,水量小,蒸发量大,不适合跨流域调水,D错误。
6~8.6.B 7.B 8.D 第6题,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正确;降水量的多少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C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错误。第7题,第5次降水时间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误;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较大,降水强度大,②正确;前面连续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增多,接近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正确;植被截流作用对每次降水相差不大,④错误。第8题,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低,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低,A、B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低,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错误;经过连续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含沙量,故D正确。
9~11.9.C 10.D 11.D 第9题,由材料“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受海洋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可知,与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相比,华北某滨海平原受海洋水的影响,地下水盐度高,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C正确。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华北某滨海平原两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势低平、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是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共同原因,A、B、D错误。第10题,材料“该地区自12月10日起采取用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的措施,效果显著”,说明采取结冰灌溉土壤可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含水量。读图可知,④为结冰灌溉后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曲线,D正确。第11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两种方法都能缓解土壤盐碱化,传统方法可大规模使用,证明治理效果不差,A错误。因为是增大水量将土壤中的盐分淋溶带走,所以两种方法均会提高地下水位,B错误。地下咸水结冰灌溉只适用于地下咸水丰富且冬季有结冰期的地区,C错误。地下咸水结冰灌溉无需额外使用淡水,且华北地区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淡水资源不足,可节约淡水资源,D正确。
12~13.12.C 13.D 第12题,注意多轴坐标的准确读图,图示70%所在的纵坐标是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反映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还在增加;衰退期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故C正确。第13题,节约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般做法,而停止开采资源显然不符合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15.14.A 15.D 第14题,根据图中海拔信息排除青海省(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其海拔应更高),B错;该村落建设众多泊池和集水渠以收集雨洪,收集的雨洪供村落生产、生活用水,由此可知该地降水相对不足,水资源较为短缺,最可能为山西省,结合图中“黄土”等信息也可进一步明确为山西省,A正确;湖南省水资源丰富,C错;相比于山西省而言,贵州省降水较多,同时,贵州省多喀斯特地貌,水分易下渗,以图示方式(集水槽)收集坡面径流的可能性不大,D错。第15题,该村西南方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壤质土,土壤肥力较高,D正确。
16~18.16.D 17.C 18.A 第16题,表中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的矿产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17题,根据表中数据及表头即可得出,92.17%是黄土高原能源矿产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比重。第18题,本着发挥地区优势的发展方针,黄土高原适宜建成我国的能源基地。
19.解析 第(1)题,比较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青海省和广东省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地理特征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在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高,可以发展种植业;而广东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第(3)题,从工业的发展条件分析即可。
答案 (1)
比较项目 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 广东省
地形 丘陵、平原为主
城镇化水平 较低
对外开放程度 较高
人口密度 小
(2)青海省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广东省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影响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3)青海省虽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广东省虽矿产资源贫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级行政区,因此工业较发达。
20.解析 第(1)题,M处沙源较丰富的原因: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风沙在此沉积。第(2)题,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形成风口。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但论据必须与所选观点一致。
答案 (1)(M处附近)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导致狭管效应,形成风口。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变长;西北季风在M处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为显著(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
21.答案 (1)自然原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貌发育,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石漠化地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有限的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漠化。
(2)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漠化地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22.解析 第(1)题,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交通、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再结合山西太原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山西太原地区附近,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且人口密度大,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有河流流经,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多条交通干线,说明交通便利。太原市是我国建立的第二个航天发射基地,说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第(2)题,太原市能够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领头羊”重任的原因是太原市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并且是山西省省级行政中心,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太原市重工业完成了从修理仿制到自主生产的转变,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拥有先进的科技,并且科技人才集中,创新能力较强。第(3)题,由材料可知,目前,太原经济圈以太原市为中心,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所以太原经济圈的形成对经济圈内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带动了当地城市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扩大太原经济圈内的城市知名度,地区发展水平的提升,将有利于解决区域内部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转型。
答案 (1)煤矿、铁矿等资源丰富;汾河提供水源;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投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2)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拥有省内众多的科研机构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科技人才集中,创新能力较强;省级行政中心,经济实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