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藏地区
【基础过关】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3~4题。
3.2023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图中高原湿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之称。从四大地理区域来看,该高原湿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高原湿地的有( )
①围湖种草,大力发展牧业 ②加强巡查,保护湿地植被 ③科学立法,保障生态安全 ④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家住淮安的李明乘坐青藏铁路到拉萨参加本次盛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下列物品中,
旅行必备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李明在青藏铁路沿线无法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
A.雪山连绵 B.牦牛成群 C.沼泽连片 D.林海茫茫
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的剪纸作品注重造型,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下图是“高原之舟”——牦牛剪纸图。据此完成7~9题。
7.剪纸作品中“高原之舟”——牦牛分布在( )
A.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沟谷众多
B.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起伏和缓
C.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8.剪纸中牦牛毛厚且长,体矮身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湿热 B.冷湿 C.高寒 D.干旱
9.该剪纸作品中的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成都和拉萨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两地1月和7月气温的差别较大。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拉萨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寒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1.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候差异
12.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雪域高原的研学之旅。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__;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______(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________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图2)。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和________。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这种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当地特色民居(图3)________(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能力提升】
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有着众多的湖泊,起着调蓄河流水量的作用。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三江源地区是( )
A.长江、怒江、黄河源区 B.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C.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地区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湿地
14.为了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需要( )
①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②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③休牧育草,治理沙化 ④禁猎禁采,保护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如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及科考照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_,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_。(双项选择)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如图为西藏“一江两河”分布图和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
(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
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使用,许多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引发人们热议。如图为藏东南区域示意图。
(4)结合图文资料,谈谈这里是否适合建水电站,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D 7.C 8.C 9.B 10.B 11.C
12.(1)祁连山脉 内流河
(2)④ 高寒
(3)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稞
(5)适应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
(6)碉房
13.B 14.C
15.(1)①海拔/地势 ②纬度 ③寒冷/严寒 ④乙 ⑤甲
(2)BC AD
(3)气温低或热量不足或高寒 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日照时间长。
(4)适合。①地势落差大;②有河流或河流水量大。或者:不适合。①地质灾害多发;②交通不便;③地形崎岖;④生态环境脆弱;⑤属于国际河流,在国际关系处理上较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