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理念。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①缓解北方缺水状况②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与黄河相比,长江水能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落差更大 B.河流的长度更长
C.年径流量更大 D.入海口海拔更低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5.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调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是我们特别熟悉的广告语,表达了某矿泉水水质的优良。浙江千岛湖(原名新安江水库)是某矿泉水公司最大的水源供给地是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饮用水源的首选地。下图为新安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漫步新安江源头,我们可以看到的城市标语是( )
A.晋展风采 B.粤来越好 C.包罗皖象 D.百浙不挠
7.结合当地气候,猜测新安江的水文特征不可能是( )
A.含沙量较小 B.水位季节变化大 C.水量大 D.有结冰期
8.千岛湖成为众多城市的水源供给地的原因有( )
①为外流湖,水体更新速度快,水质好
②政府对千岛湖环境的保护
③水体矿物质丰富,富营养化程度高
④降水年补给大,水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正确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自然资源的类型来看( )
A.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B.水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C.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D.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10.据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水资源南少北多 B.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D.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11.当前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 )
A.修建大型水库 B.开采地下水 C.跨流域调水 D.海水淡化
川气东送,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管线建设工期长达28个月。下图为川气东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决定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流向 B.地形因素 C.距离远近 D.城市分布
13.川气东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冻土很深厚②夏季多暴雨③地形起伏大④多次穿越长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川气东送工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解决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 B.加重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C.将西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促进东部地区轻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2020年已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结合图“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B.南方地区“人少地多”
C.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北方突出 D.南方地区“人多地少”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
B.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耕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即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
17.【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案例资料: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的景观图依次为乱砍滥伐、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均属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案例思考:
(1)我国存在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2)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针对我国林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针对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C
12.D 13.D 14.C
15.D 16.B
17.(1)乱砍滥伐、乱占耕地、过度放牧等。
(2)耕地利用中存在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保护耕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国策,科学规划用地;集约节约用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3)林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减少。保护耕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合理伐树等。
(4)草地利用中主要存在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保护耕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草、合理放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