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知之为_______,不知为______, 。
知之
不知
是知也
_________,学而______,诲人 。
默而识之
不厌
不倦
复习检测
我非 ,好古,_____________。
生而知之者
学如_______,犹恐失之。
不及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学也。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敏以求之者也
无益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了有关读书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次与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品读释疑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试着翻译文章大意。
3.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4.通过学习“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导学单
名家范读
余 尝谓 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 眼 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 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朗读指导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
曾经
说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谓
余
尝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那么
也
随意
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细,心思和眼睛就不能专一。就算口里再大声地读书,也绝不能记住,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亦
则
漫浪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要紧、重要。
今义:着急。
急
句意: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难道、怎么
句意: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
岂
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用心思考了,难道会看不仔细、读不准确、记不住吗?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疏通文意
导单三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最重要
导单四
通过学习“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变式训练
小生:朱兄好!小生对先生仰慕已久,想请教一下朱兄关于读书有何赐教
朱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小生:三到之中,可有轻重
朱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小生:为何心到最急
朱子: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小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建构总结,拓展延伸
读书有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最重要
建构总结
拓展延伸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训学斋规》
学习方法
熟读、精思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鲁迅“五到”读书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名人读书故事
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延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评(堂清检测)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则眼不看仔细,心眼________,
却只漫浪诵读,________,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____。心既到矣,____________?
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
2.联系实际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