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华致远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东华致远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19:02:57

文档简介

东华致远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评估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S—32
生活中的胶体(本题共12分)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等.胶体的微粒大小使其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气溶胶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单选)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
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2.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使用下列化肥时,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_.(单选)
A.碳酸氢铵 B.硝酸钾 C.氯化铵 D.硫酸铵
3.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_.(单选)
A. 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 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氯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C.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D.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光线
生活中许多物质能构成胶体分散系,比如将淀粉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分散系,如图是小李同学设计的提纯淀粉胶体的实验:在半透膜里盛有淀粉胶体和KI溶液混合液体,将半透膜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回答下列问题:
4.淀粉胶体______(选填“透过”或“未透过”),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结论:_____。
5.半透膜的实验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及医疗、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试举一例:_____。
优质的能源物质-甲烷(本题共24分)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方程式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单选)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 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
C.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D. 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
7.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0.5mol甲烷含有的原子数为_________.(单选)
A.0.5NA B.NA C.1.5NA D.2.5NA
8.在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同的储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和甲烷,则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__.(单选)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密度 D.分子数
9.若甲烷与氧气按质量比1:4混合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单选)
A. 1:4 B. 1:2 C. 1: 1 D. 2: 1
10.现有,它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这些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____________g,这些氧气约含有__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11.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如果中含有x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
12. 在标准状况下,11.2升甲烷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求:
(1)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 ______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至,求此时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
化学实验(本题共26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3.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有显色法.沉淀法、气体法等。下列物质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单选)
A.酸性溶液:显色法 B. :显色法
C. :沉淀法 D. :气体法
14. 下列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中,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_________.(单选)
A. 过滤 B. 萃取 C. 结晶 D. 蒸馏
15.不能用于鉴别和溶液的试剂或方法是_________.(单选)
A.盐酸 B. 溶液 C. 溶液 D.焰色反应
16.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_________.(单选)
A.
B. 、、
C.
D.
17. 下列检验某无色溶液样品中所含离子的实验,正确的是_________.(单选)
A.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 存在
B.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的气体,可确定有存在
C.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存在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可确定含 ,不含
18. 下列关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单选)
A.萃取剂不能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B.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即可分液
C.萃取时,选用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若没有四氯化碳,可用酒精代替
19.某溶液中存在和两种负离子,使用以下操作进行检验:①滴加足量的溶液;②滴加足量的溶液;③过滤;④加足量的盐酸:⑤滴加溶液。正确的操作及顺序是_________.(单选)
A.①③⑤ B.②④③⑤ C. ②③⑤ D.⑤③①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
第二步:加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
常用消毒剂--“84消毒液”(本题共18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发,“84消毒液”是大规模环境消毒剂。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2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一种较精密的玻璃仪器是 ,该玻璃仪器上标有刻度线、容量、 。
22.在定容过程中,完成定容操作后期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
23.若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
b.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置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84消毒液而未洗净 。
c.洗涤后的容量瓶未干燥 。
24.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ClO)= mol L-1。
25.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mol L-1的浓硫酸配制2L 2.3mol 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粗盐提纯(本题共20分)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某同学利用给定试剂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设计了如图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提示:根据实验目的,请思考试剂的用量)
请回答:
26.“粗盐提纯”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单选)
A.分液漏斗 B.蒸发皿 C.玻璃棒 D.烧杯
27.在实验室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玻璃棒的使用不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单选)
A.在溶解过程中搅拌 B.在蒸发过程中搅拌
C.在过滤时引流 D.使固体析出
28.从海水提取的粗盐含有Ca2+、Mg2+、SO杂质。除杂时用到的试剂有:①碳酸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盐酸、④氯化钡溶液。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
A.试剂滴入顺序:④②①③ B.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Ca2+
29.试剂②是 溶液(填化学式)。加入试剂②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
30.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盐酸的用量 (填“少量”、“适量”或“过量)。
31.如果加入试剂②后直接加盐酸,产生的后果是
3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粗盐溶液中有无离子?_________致远高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生活中的胶体(每空2分,本题共12分)
C 2. B 3.B
4.未透过 取烧杯中液体少许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碘水,溶液不变蓝色
5.血液透析(饮用水净化,处理废水等)
二、优质的能源物质-甲烷(每空2分,本题共24分)
6. C 7.D 8.D 9. B
10.16 g mol-1,128,4NA
11.0.714g L-1.0.5x.
12.0.1mol,0.5_mol L-1.0.2mol L-1
三、化学实验(每空2分,本题共26分)
13. D 14.D 15. C 16. D 17. C 18. A 19. C
20.二;;;检验硫酸根离子并除去;;检验
四、常用消毒剂--“84消毒液”(每空2分,本题共18分)
21. 容量瓶,温度
22. 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23.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24. 0.04
25. 4.6 250
五、粗盐提纯(其余每空2分,本题共20分)
26. A 27. D 28.B
29. Na2CO3 、(4分)
30. 除去溶液中的和OH- 适量
31. 沉淀溶解重新进入溶液
32.取粗盐溶解于水,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滴加盐酸后,无明显变化,再滴加一滴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溶液中有,不出现浑浊就说明已经除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