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古诗三首》为单元首篇,由《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深入的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古诗阅读和理解的方法,所以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但是深入理解故事的情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重点是创设情境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小组合作交流,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过程
活动一 · 回顾主题
阅读主题页,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爱国情怀。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 · 初读古诗
1. 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知诗人 读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2.明确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孩子们借助手里的学习单,完成任务一:解诗题。
温馨提示:结合书下注释解诗题。
3.学生汇报题目的意思:诗人题写在临安城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
4.在了解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发现: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诗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文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是什么样的情感深深触动作者,让他不吐不快?我们就走进诗文,完成任务二,诵读古诗。
(小组内读,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评)指名读 评价
活动三 · 品悟诗文
1.出示《题临安邸》写作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2.林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听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指导朗读,读出愤怒、责问的语气。
3.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 你如何理解“游人”
4.“暖风熏得游人醉”
(1)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
6.解释“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 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他们还想要他们的家吗
小结: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看一看画中的部分景象。
7.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山外青山楼外楼)
8.说说这句诗怎样理解
9.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你们着急不着急
(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
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10.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活动四 · 激情练笔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这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①自由选择,自由练笔。
②交流。
板书设计
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