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方式中属于安全用电的事( )。
A.可以在高压电下放风筝 B.有人触电时,要赶快用手拉开他
C.擦灯泡前要断电。
2.黄鼠狼与猫相比,繁殖、喂养后代的相同之处是( )。
A.卵生,用肉喂养后代
B.胎生,用奶喂养后代
C.胎生,用粮食喂养后代
3.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适合采用人工繁育的方式来保护的动物是( )。
A.蓝鲸 B.海豚 C.大熊猫
4.在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我们看到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 )。
A.保持不变 B.逐渐西移 C.逐渐东移
5.鸡的喙类似( ),可以方便取食。
A.起钉器 B.钳子 C.镊子
6.电器着火了,首先应该( )
A.赶紧用水扑灭 B.拉开电闸,断开电源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7.鱼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它们是用()呼吸的。
A.肺 B.鳃 C.嘴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行船远去,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原因是( )。
A.船沉没了
B.船开出去太远,肉眼看不到了
C.地球是球体
9.用滴管吸取一些用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鲤鱼的嘴前面挤出,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红色水从鲤鱼的鳃部吸入,从嘴部流出
B.红色水从鲤鱼的嘴部吸入,从鳃部流出
C.红色水从鲤鱼的鳃部吸入,从眼睛流出
10.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
A.蝙蝠 B.鲸 C.鸭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 )。
12.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 ),靠( ) 游泳,用( )呼吸。
13.距离相同时,根据( )判断谁跑得快;时间相同时,根据( )判断谁跑得快;距离和时间都不同时,根据( )判断谁跑得快。
14.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 ),身体表面覆盖着( ),用( )呼吸,靠( )运动。
15.当我们看到车外的景物向后运动的时候,车是向( )运动的。
16.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 ),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7.在运动会上,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跑步比赛的同学是( )的,旁边坐着观看比赛的同学和老师们是( )的。
18.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 )( )( )( )( )。
19.( )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20.蚂蚁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腹部有3对(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技术产品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 )
22.用过的废旧电池不能乱扔,要放在厨余垃圾箱内。( )
23.太阳大约相当于130万个地球大。( )
24.人发出声音时声带会振动。( )
25.凡是在水里生存的动物都属于鱼类。( )
26.从家步行到学校,家在校东的小明15分钟,家在校南的小红20分钟,说明小明速度快。( )
27.可以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
28.不要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 )
29.鱼生活在淡水中。( )
30.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有助于我们比较物体的运动方式。( )
四、连线题(共5分)
31.根据物体的运动现象,连一连它们的运动形式。
敲鼓 滚动
滚铁环 绕圈
荡秋千 前进
跑步 摆动
跳绳 振动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2.列举保护动物的几种措施。
33.要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写出来。
34.噪音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利的影响,你知道有噪音什么危害吗?
(至少4条)
35.列举4条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
六、实验题(共9分)
36.探究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
(1).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应是试管 。(填“A”或“B”)
(2).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 气体含量增多。
(3).下列不属于保护我们呼吸器官方法的是_____。
A.保持鼻腔清洁 B.不吸烟 C.雾霾天进行室外体育活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安全用电的要求包括:不要用湿手触碰插头,不能用湿布擦灯泡,不在电线下放风筝,检查电器时,不能只关闭开关,还要切断电源,下雨天待在室内,不能直接拉触电的人,C属于安全用电,AB存在用电危险。
2.B
【详解】胎生动物在母体内的发育靠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有胎盘,出生时直接生出幼体的动物。卵生动物的发育靠受精卵提供营养和母体没有直接关系。黄鼠狼与猫都是胎生,用奶喂养后代。
3.C
【详解】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国宝之称。由于大熊猫的自然繁殖率低,现在大熊猫只有依赖人类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繁殖措施,才能使其免遭灭绝之灾。
4.B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在同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看到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日西移的。
5.C
【详解】鸡是一种家禽,属于鸟类,喙很发达。鸡没有牙齿,喙起着齿和唇的作用,类似镊子可以方便取食。
6.B
【详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电器着火了,首先应该拉开电闸,断开电源。
7.B
【详解】鱼用鳃过滤水中的氧气完成呼吸,鱼在水中活动时,鳃总是一张一合,那是在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8.C
【详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由于地球是球体,所以离开陆地进入海洋行驶的船只,先看到船体消失,最后看到帆或桅杆消失等。
9.B
【详解】鲤鱼是常见的食用鱼。鲤鱼的嘴一开一合,它是在呼吸,即用鳃呼吸。鲤鱼是用鳃呼吸的,题干中的实验现象是红水从鲤鱼的嘴部吸入,从鳃部流出。
10.C
【详解】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蝙蝠、鲸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鸭子身体表面长有羽毛,有喙,卵生,鸭子属于鸟类,不是哺乳动物。
11.推理
【详解】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鲸用肺呼吸,不用腮呼吸,胎生、哺乳,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这种判断方式属于推理。
【点睛】鲸鱼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
12. 鱼类 鳞片 鳍 鳃
【详解】鱼类动物的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点睛】识记鱼类的特征。
13. 用时 距离 速度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距离和时间都不同时,根据速度判断谁跑得快。
14. 水中 鳞片 鳃 鳍
【详解】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
15.前
【详解】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当我们看到车外的景物向后运动的时候,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向前运动的。
16.甲虫
【详解】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7. 运动 静止
【详解】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在运动会上,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跑步比赛的同学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跑步比赛的同学是运动。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观看比赛的同学和老师们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他们是静止的。
18. 新月 上弦月 圆月 下弦月 残月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19.动物
【详解】在生物圈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人与动物相互影响,应该和谐相处。
20. 头 胸 腹 触角 足
【详解】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腹部有三对足,腹部是卵形的,有六条腿,它的嘴像两把尖尖的弯刀,足以帮它切割食物。
21.×
【详解】 科学技术产品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会影响环境、物种灭绝加快、不可再生资源过量开发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属于有毒有害垃圾,需要放入有毒有害垃圾桶中,不能放入厨余垃圾箱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4.√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25.×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鱼类是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凡是在水里生存的动物并不都是属于鱼类,比如鲸属于哺乳动物。
26.×
【详解】从家步行学校,小明用了15分钟,小红用了2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家可能在一起,也可能不在一起,路程不确定,用的时间不同,无法判断谁的速度快。
27.√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时,我们可以用卷尺来测量。
28.√
【详解】完整的闭合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没有用电器,若直接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会产生瞬时超强电流,容易将电路烧毁,引发火灾。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一直生活在水中,有的鱼适合生活在淡水中,有的鱼适合生活在海水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有助于我们比较物体的运动方式。
31.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敲鼓的运动形式是振动,滚铁环的运动形式是滚动,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跑步的运动形式是前进,跳绳的运动形式是绕圈。
32.建立自然保护区、树立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制定法律法规,严禁捕猎、严禁进行贩卖野生动物的贸易活动。
【详解】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树立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制定法律法规,严禁捕猎、严禁进行贩卖野生动物的贸易活动等都是保护动物的措施。
33.定绳子的一段在叶子的某一个点上,将绳子沿着需要测量的树叶的轮廓放置,至绳子与固定那端相碰,相碰的另外一端标记号。将绳子伸直,用尺子进行测量设置的一端与标有记号的点,得出叶子的周长。
【详解】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测量一片树叶周长的方法:定绳子的一段在叶子的某一个点上,将绳子沿着需要测量的树叶的轮廓放置,至绳子与固定那端相碰,相碰的另外一端标记号。将绳子伸直,用尺子进行测量设置的一端与标有记号的点,得出叶子的周长。
34.1.损伤听力;2.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3.可使人心烦意乱,烦恼易怒;4.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
【详解】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噪音危害:1.损伤听力;2.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3.可使人心烦意乱,烦恼易怒;4.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5.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以至恶心、呕吐、头痛。
35.多运动;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气;不抽烟等。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有多运动;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气;不抽烟等。
36.(1)B (2).二氧化碳 (3).C
【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1).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应是试管B,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多。
(3).保持鼻腔清洁、不吸烟,有利于保护我们呼吸器官方法,雾霾天进行室外体育活动不利于保护我们呼吸器官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