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亲近文学 2 繁星(课件+导学案+音频教学资源包 )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亲近文学 2 繁星(课件+导学案+音频教学资源包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1 12:34:25

文档简介

二 繁星
巴金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 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2.作者链接
巴金(1904~2005.10.17),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
3.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4.注音或写汉字
霎眼 半明半昧 摇摇欲zhui
5.常识填空。
《繁星》作者________,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所创作的小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6.默写。
海上的夜是 _ _______, ________,是梦幻的。
【合作·探究·展示】
一、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②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 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考答案)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②怎样理解“?”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此题如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4.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5.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四、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3段;
2.查找搜集有关星星最新信息的资料,结合文学分小组出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繁 星
巴 金
从前 小时侯望星天 对星天的依恋
三年前 回忆三年前望星星 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对繁星的热爱
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对光明的追求
有一夜 船上观星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纳凉( ) 静寂( )
2.常识填空。
《繁星》作者________,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所创作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3.仿句练习。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望着……我就……仿佛……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在党的阳光雨露照耀下,孩子们在茁壮地成长。
D.到晚饭的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03年重庆试题)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à jì2.巴金 小说 散文 家 春 秋3.略。4.D A项中缺少主语,B项中“一支”与“歌声”无法搭配,C项中“雨露”与“照耀”搭配不当。5.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婴孩一般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