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导学案教学资源包 第2单元 金色年华口语交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导学案教学资源包 第2单元 金色年华口语交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1 20:19:30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搜集有关资料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话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说话能文明得体,称呼得当,口气平和,态度诚恳,内容健康,用词不粗俗
【教学重难点】实际运用
【教学法】展示法
【课时】一课时
【自主·合作·展示】
一、导入新课
请两位同学表演:《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
某人请客,见有些人没来,就说:“该来的没来。”已经来了的一些人自感不受欢迎,拂袖而去。请客者又说:“不该走的走了。”于是,其他的人也都走了。
探讨:主人如何说才不得罪人,才得体呢?
导入:说话得体,是文明的表现,是素养的体现。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是时代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
二、情景对话,研究话题
1)对象得体——说话时既要注意说话者(主体)的身份,又要看听话者(客体)的身份。不可颠倒双方的关系。
情景1:
小丽请奶奶吃药——小丽的奶奶患了高血压,心理十分紧张。医生给她配了一瓶降高血压的药,标签上注着: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 mg,一日三次,待血压降下后改为一日一次。小丽如何向奶奶说明吃药的量和时间,又如何消除奶奶紧张的心理呢?
分析:说话要看对象,小丽说话的对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同时奶奶又很紧张。所以小丽说话时要通俗易懂,不能用标签上的术语说明,还要把病说得轻些,把吃药说得重要些,这样来消除奶奶的紧张心理,树立康复的信心。小丽可以这样说:“奶奶,您不要多想,医生说只要您按时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吃一段时间血压自然会降下来,到那时一天只吃一片。我相信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小测试
如果你是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问岁数,该怎样问?
1、问小孩:“ ________?” (你几岁了)
2、问同年龄人和中青年人:“_____?” (你多大年纪 )
3、问七八十岁的老人:“_______?” (您高寿 )
2)身份得体——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
情景2:
四大能人碰头——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麽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赶车的接过话茬:“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得去,线过得去才行”,船夫最后说:“咱们到那儿要看风使舵,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分析:这段话里人物的职业特点不同,说话也不同。厨师使用的是“刀”“碗”“锅”,他的话里就带有“刀”“碗”“锅”这些词语,赶车人离不开“车”“辙”,说话时自然也离不开“车”“辙”,同样的,裁缝离不开“针”“线”,船夫离不开“船”,他们说话自然与自己的职业有关,这样才能做到说话得体。
小测试: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3)语体得体——说话要注意语体特点,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书面语体包含许多变体,如公文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广告语体、政论语体等。我们说话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情景3:
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分析:在这段话中,“正法“用在中国政府的命令中,自然是书面语,而中国官员与外商是在观看电影,属于公共场合,应该用口头语,自然应该用“杀头”一词。)
4)目的得体——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根据目的来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和口吻,并最优化地选取最重要的信息来表达。
情景4:
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照不同的目的各写一句,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目的一:应聘记者:
目的二:应聘播音员:
分析:记者与播音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记者主要以文字(文章)与读者见面,而且文字又是记者对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和正确的见解。因而想应聘记者,须突出自己具备:一是书面表达能力;二是口头表达能力(采访);三是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播音员要以口语响听众传播信息,并且要在屏幕上与观众见面,因而欲应聘播音员,须突出自己具备:一是口齿清楚,语音响亮、标准;二是朗诵水平高;三是相貌端庄。)
5)称呼得体——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称呼,称呼对方要注意长幼尊卑。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
三、活动:知识抢答:
1“令”字号——尊称
① 对方的父亲称“ ” ( 令尊)
② 对方的母亲称“ ” (令堂)
③ 对方的兄弟称“ ”、“ ” ( 令兄、令弟)
④ 对方的儿女称“ ”、“ ” ( 令郎、令爱)
2 “家”字辈——谦称
① 称自己的父亲为“ ” (家严、家尊、家君)
② 称自己的母亲为“ ” ( 家慈)
③ 称自己的弟妹为“ ”、“ ”( 舍弟、舍妹)
④ 称自己的侄儿为“ ” ( 舍侄)
3:文明习惯语
① 初次见面说 (久仰)
② 好久不见说 (久违)
③ 请人批评说 (指教)
④求人原谅 (请包涵)
⑤请人帮忙说 (劳驾)
⑥请人给方便说 (借光)
⑦麻烦别人说 (打扰)
⑧向人祝贺说 (恭喜)
⑨求人解答说 (请问)
⑩请人指点用 (赐教)
⑾陪伴朋友用 (奉陪)
⑿中途先走说 (失陪)
⒀托人办事用 (拜托)
⒁赞人见解说 (高见)
⒂看望别人用 (拜访)
⒃宾客来到用 (光临)
⒄请人勿送说 (留步)
⒅欢迎购买唤 (光顾)
⒆归还原物说 (奉还)
⒇对方来信叫 (惠书)
(21)老人年龄称 (高寿)
(22)问人姓名说 (贵姓)
(23)答说己姓先说 (免贵)
(24)称人住处叫 (府上)、(贵府)
(25)称自己住处为 (敝处)、(寒舍)
四、场合得体
不同的场合决定着不同的用语,在娱乐场所语言就生动幽默;在工作场所语言就准确简明;在生活场所就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在开会谈判等庄重场合用语就要规范、严肃、准确。
问题1:“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这是某中学校园里的一幅标语,它用得得体吗?
分析:这标语用在校园里十分的得体。既响亮又简洁,明确告诉同学们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具体的实际行动,去创造你的梦想。
问题2:这个标语合适吗?(图片)“民警提示——一日行窃,终身是贼”
下列标语呢?
  山东省济宁市至汶上县公路旁某乡镇巨型横幅:“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
普及义务教育:“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象养头驴!”
湖北某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北京某远郊区:“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
幼儿园:“生活向低标准同志看齐,工作向高标准来要求。
五、时间得体——在语言转述时还要注意特定时间的变化。
问题: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不同两种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不变更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晚上不去曹老师家补课了,请你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他家补课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学校门口见到曹老师的女儿小雨说到这件事。小王说:-
(2)第二天一早,小王到办公室把这件事告诉曹老师本人。
小王说:
分析;因有“当天”和“第二天”的区分,转述时必须扣住“时间”这一要点。时间表达要得体。答案:(1)小雨,小李明天晚上不到你家补课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补课,看曹老师有没有时间?(2)曹老师,小李说他今天晚上不去您家补课了,他还让我问您明天晚上有没有时间帮他补课?8感情得体——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要注意分辨带有感彩的词语。
问题 :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项是( )
A老队长为人忠厚,不幸在一次施工事故中一命呜呼。
B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C“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旧毡帽们伴着一副无可奈何的嘴脸。
D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
分析:A题中的“一命呜呼” 是贬义词。C题中“嘴脸”是贬义,不应该用在农民的身上,可改为“神色”。D题的“道貌岸然”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也不能当褒义用。
六、结束语
愿大家都能掌握得体要点,说得体话,真正能说话,会说话,做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课件23张PPT。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口语交际请两位同学表演:《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
某人请客,见有些人没来,就说:“该来的没来。”已经来了的一些人自感不受欢迎,拂袖而去。请客者又说:“不该走的走了。”于是,其他的人也都走了。
探讨:主人如何说才不得罪人,才得体呢?
导入:说话得体,是文明的表现,是素养的体现。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是时代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 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展示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个苦朋友从乡下赶来
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
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就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一块
儿玩的人,他去了有官做,我去了也不会倒霉吧。”他也就去了。
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
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
豆子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打破了,
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
吃,却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最后吞
了张青菜叶子才把红草带下肚里去了……”
朱元璋没等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前车之鉴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结局 吗?说长道短:材料1:《问年龄》
小李在出差途中,与同座的一位老大爷聊天。言谈中他问道:“哎,你几岁了?”老人听了没好气地说:“三岁!”小李听了十分尴尬。
你能说说小李为什么会陷入尴尬境地的吗?
材料2:《父与子》
子:爸爸,现在几点了?
父:怎么?功课做得不耐烦啦?又想出去玩!
子:不,我想提醒你一下,看第二场电影现在该走了。
父:哼!我一走就没有人管束你了,怪不得盼我走!
子:好心当作驴肝肺!
父子俩不欢而散。
父子之间对话的气氛不大协调,你知道为什么吗?
说长道短:材料3:《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你能说说造成悲剧的原因吗?
材料4:《标语的位置》
不久前,我到八宝山去参加追悼会,在火葬场的入口处见到一条宣
传计划生育的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标语的内容挺好,但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地见了,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说话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年龄、情绪、心理等,还要适合某种场合,用语要文明得体。启示:1、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了你好久不见的小学老师,你将怎么说?
2、学校准备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请你代表学校回家通知家长
来校开会。你回家见到父母后,准备怎么说?
3、假如你今天去文具店买了支钢笔,回家后有觉得不太满意,
你如何去商店调换?
4、月考结束了,同学们有喜有忧,为了让同学们取长补短,老
师让同学们在班内开展交流活动。你们将如何做交流呢? 请你根据以上情景,展开合理想象,选择其中一个,与同桌
一起表演。你说我说根据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分别写一句包含“取得好成绩”这一内容的话。
情境:某校运动会长跑比赛场上,老师勉励运动员。
示例:比赛开始前:别紧张,好好跑,你会取得好成绩。
①比赛中途处于领先位置时 。
②比赛结束取得好名次时 。
③比赛中途处于落后位置时 。
①比赛中途处于领先位置时:坚持到底,定会取得好成绩。 ②比赛结束取得好名次时:继续努力,争取再次取得好成绩。 ③比赛中途处于落后位置时 :别气馁,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参考答案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
①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
②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
③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
④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 。 ①大会主持人歉意地说:十分抱歉,没能让大家尽兴。我们一定会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参考答案 ②小朋友不解地问:这个阿姨怎么啦? ③歌迷失望地说: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风度! ④老歌唱家气愤地说:现在这些小年轻,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太不像话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那时,你也许已经上了大学。假如你作为北京的青年志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你该怎样说?
1.接待外国观众(用英语准确表达可以加分): 。
2.接待中国运动员: 。
1.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北京!(Welcome to Beijing China!)或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为您服务。(We'll do our best to do something for you.)或衷心祝愿您在中国玩得开心、愉快、满意。(We hope you wi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in China.)参考答案 2.您好,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为您服务。(或祝愿你们在比赛中取得成功,为国争光!)口语交际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注意场合,叙述内容正确。 二、符合身份,突出职业特点。 三、礼貌待人,学会尊重对方。前提条件: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李明很自信地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一个同学说:“他还选不上!”
1、对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种)
A. 。
B. 。
2、假如李明落选了,作为他的家长、好朋友,各该对他说些什么?
A.家长: 。
B.好朋友: 。参考答案 A、李明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在同学中有很高威信,他准行!
B.李明的实力不够,缺乏竞争力,不可能选上班长。 A、 孩子,不要难过,总结得失,下次竞选会成功的。
B、哥们,重在参与,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身份分别为企业家、农业专家、画家的三个人应邀到神农架故里观光考察,途中经过一个长达十里、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银杏园。面对这片银杏园,他们三人各自会说什么话?
①企业家:“ 。”
②农业专家:“ 。”
③画家:“ 。”
企业家:“可以在这里建一个银杏加工企业,有这么丰富的原料,利润一定可观。”
农业专家:“这里的银杏树长得这么旺盛,不知用的是什么肥料、技术?”
画家:“好美的一幅银杏风景画啊!”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摹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 。” 前几节唱得很好,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2、 ①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②我已被《川江号子》倾倒了。 语文活动小组组长组织了两次活动,都不太成功,有几个同学表示不想参加了。如果你是小组长,要劝说他们积极参与,该怎么说?(不超过50字)
很抱歉,我没能把工作做好。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活动开展好。没有伟人,便无以成就伟业;而伟人却是靠自己成就的。
——查尔斯·戴高乐。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