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过年了 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属相吧,但是你们知道什么是“本命年”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看看“本命年”是什么?他回想的又是什么?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刘绍棠,现代作家。40多年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1991年7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5月,北京通县建立刘绍棠文库,授予“人民作家,光辉乡土”纪念牌。多次载入各国《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预习检测灶zào 膛
烙lào饼
簸bò箕ji
晾liàng
生疮chuāng
栗lì子
穿梭suō
糖粘nián儿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吆yāo喝he
疙gē瘩da鬏jiū
门槛k?n
秫shú秸jiē棒
鬼祟suì
骚sāo扰r?o
大吃大嚼jiáo
天麻má麻ma亮
渍zì酸菜
阖hé家
生 字 词合作·探究·展示本文写了几件事?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阅读探究:1、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运河乡亲过年有哪些风俗?2、说说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与现在有何异同?这些不同说明什么?3、过去也好,现在也罢,每逢过年杀猪宰羊、张灯结彩、全家团圆,一派欢腾景象。想一想:过年的风俗,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4、在新的一年钟声响起的时候,同学们有哪些美好的期盼?
精读品析炒年货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禽备年糕送灶王换门神除夕夜放鞭炮拜新年春节习俗时间顺序
条理清晰
过年大家谈今昔对比说说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与现在有何异同?这些不同说明什么?
说一说: 现在过年有哪些新方式?
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想一想:过年的风俗,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晨曦出现的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在新年来临之际,我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新春的祝愿,祝你平安幸福。大家一起写贺新春短信练一练正方:过年在新时期仍有意义,应延续这个
风俗.
反方:过年已失去原有的作用 ,可
以取消这个风俗.辩论题 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让所有的人都轻松愉快地过上舒心年。
未来怎样过年才更健康快乐? 春节包含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来过年呢?
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一些既不失春节的含义,又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过年建议。 课后练习 除了春节,你还了解哪些民风民俗?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你知道吗?下课以小组搜集资料,整理成文。争当小作家愿大家的每一天都像过年一样的
精彩、快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结束语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含的乡土风情,进一步体会民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概括文中所写的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3、生动传神的语言
4、清晰的线索,严谨的结构
【教学法】
1、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
【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属相吧,但是你们知道什么是“本命年”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看看“本命年”是什么?他回想的又是什么?
2.作者链接
刘绍棠(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3.给下列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簸箕( bò )小贩(fàn )涿州(zhuō )鬏(jiū )
渍(zì )邪魔鬼祟(suì )骚扰(sāo )
阖家(hé ) 磕辞( kē )栗子( lì )
秫秸(shú jiē ) 大吃大嚼(jiáo )
脚丫子( yā ) 捅进( tǒng)
4.解释词语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返老还童:由衰老恢复青春
自卖自夸:自己卖什么就夸什么好,比喻自我吹嘘?
【自主·合作·展示】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并明确本文写了几件事?
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糕点、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夜、拜新年
2、过年如此隆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劳动成果
②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③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二、分析课文第五段、第一段
1、提问
谁能告诉我“本命年”是什么意思?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2、提问
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12第二、三、四…(24、36、48…)
3、提问
班上同学有12岁的吗?谁能告诉我,本命年有什么讲究?为什么?生答:系红腰带、穿红裤头、腰上系大钱…师明确:为了避邪、祈福、平安。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老百姓最朴素情感的表现。
4、提问
写一篇文章的时间,作者多大年龄?从哪可以看出来呢?生答:60岁,最后一段。
5、学生齐读第五段
6、提问
作者60岁,恰逢他的本命年,他回忆起什么往事?(过春节)
7、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不是,从第一段可看出。
8、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提示:“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衬托)
二、分析课文第二至第四段
1、齐读第二段
2、教师范读第3段
提问1:
请同学们找出第三段中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四个词语程度逐步加深,升级,用来表现作者对过年的感受很恰当。
(发烧:指非常迷恋专注,狂热爱好)
提问2:
同学们过年是如何过的呢?作者小时候又是如何过的,有没有和你相同的呢?
(讨论)
①和我们现在相比,作者那时候过年似乎有趣多了。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我们看,他们在忙什么呢?
提示:腊月初一晚上,家家户户忙什么?(炒年货)
②忙着忙着就到什么时候了?(腊八)要吃什么?书上说,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舍不得吃,…不愿放下筷子。这不矛盾吗?(课后第二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第二段(板书):
(运河) 地方特色:鲜明
春节
(过年、大年) 乡土风味:浓郁
第四段(板书):
腊月初一: 炒年货 预热
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
买糖果…………… 增温
挑绒花
杀牲畜 红
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 火
送灶王
换门神…………… 发烧
正月初一: 拜新年
【反馈检测】
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烙饼( ) 簸箕( ) 大吃大嚼( ) 吆喝( ) 腌渍( ) 骚扰(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雨后初晴,太阳绽放着灿烂的笑靥,荷塘里的花儿竞相开放,那丰yú( )的体态张扬着生命的活力,水珠儿在荷叶上嬉戏……看着这qǐ( )丽的风景,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zhù( )立在曲曲折折的荷塘边,让那满地qìn( )人心脾的香气浸润全身。
3.找出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两句,并修改。
国务院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①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有资料显示,②此规定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用量减少2/3左右,③即每年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超过100万吨。专家认为,在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公众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同时,④还需要进一步生产和研发相关替代品。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4.你知道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吗?
①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
②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坑烫得能烙饼。( )
③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④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5.相约名著。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前行的力量。请你结合读过的名著中的人物及其精神品质写一段话,送给汶川灾区的中学生,鼓励他们早日走出伤痛的阴影。
答:
(1.略 2.? 腴 绮 伫 沁3.? ①在“使用”后加“制度”(成分残缺);④把“生产和研发”改为“研发和生产”(不合逻辑)。4. 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对偶5.示例:还记得保尔吗,他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希望你们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鼓起信心,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重点语段训练
本命年的回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1.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介绍了过年的哪些风俗?你家乡过年时还有哪些不同风俗?请选择一两例来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为什么“舍不得吃”?可是为什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这种特殊的感受你是否有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2.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的特点。?3.炒年货、吃腊八粥? 其他略? 4.人们希望来年的生活更加美好。? 5.“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
作者
刘绍棠(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