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知道,你曾想写下这样一句话
——如有来世,我只愿在江南的青碧天下,撑一只船,烟雨任平生。不要这亡国昏君的千古骂名,也不要这词成天下的千古才名 我想,我对于李煜的感觉,并非只是单纯的喜爱,还有一种敬仰,钦佩,乃至于怜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李煜传》我共读了三十七遍,无一次不落泪,甚至于不忍卒读。
我喜爱他那种卓然而立的绝代风华,那种历尽沧桑后的赤子情怀,我亦敬仰他的波澜不惊,端方温良。我钦佩他以一种玩笑的方式支撑着破败南唐走过十载风云,而我更怜惜他那温良如玉的儒雅外表下,那疲惫,痛楚不堪的心灵,他的确是亡了国,但是我以为事情的真相并非是史书上几笔昏庸无道,溺于声色而已——试想,一个自幼研习儒家仁爱的君子,在刀光剑影的乱世逐雄之间毅然支撑十数载是何其的不易!与其说他是放纵,是沉溺,我倒更愿意说他,有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在历史给他戴上了昏君的帽子的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种怜惜,怜惜他才高八斗却其和弥寡的悲哀!可以说,因是他的才华,注定了他只能是个孤家寡人。想是宋玉早就说过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若无李重光》 我从来都不清楚历史会抹去多少东西,但是在如今,世人大都忘却了五代十国那政权纷起的峥嵘乱世,忘记了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铁血逐雄,忘记了那杯酒释兵权亦或是烛光斧影间的智谋虑略。甚至人们已然忘记了后主的朝代,后主的身份,乃至于后主的性别。但是,依然有太多的人,在心弦偶然被触动故作风雅之时,吟诵的是李煜的词句。在这一瞬间,豪权夺霸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只有他,他那寥寥几阕小令中调,依然傲立在淘尽风华的历史长河中,犹若一具丰碑,像他一般的,毅然,稳健而儒雅的端立着。此刻,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感动,夹杂着隐隐的酸涩。
——《若无李重光》我见过你的如画江山——走进李煜的《虞美人》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 词人信仰:佛教 百代词宗,千古一帝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相当造诣,尤以词为甚。谥文宪昭怀孝愍皇帝。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煜为词,善白描,攻意象,词境阔达。
“凡俗万物且入词,悲欢离合皆为境。”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1.把握节奏 :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往 事 知 多 少。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l2.找出韵脚:lllllll3.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诵读指导押韵特点:了、少、风、中、在、改、愁、流两句一换韵思考题: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愁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
更可能是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词人身在汴京未见故都情景,故用猜度语气写,含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不知新主人对它们态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追思、悔恨、满腔悲慨的心理活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
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何处?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显示自己内心的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滔滔不绝,绵绵无尽,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以水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能说清楚,这其中有多少离愁别绪,那些痛彻心扉的苦楚,已经在岁月中淡化为模糊的影迹。
而历代文人又总是将它填补成血肉之躯,一点点的活灵活现起来。
这句词,带着六朝烟雨,带着太多太多的感慨,带着太深厚太浓重的情怀。
而我们,每一个人读他的时候,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点触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的《竹枝调》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主要艺术手法——对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今昔对比,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小结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2、对比:
春花秋月-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已改朱颜
3、以乐景写哀情
4、比喻、夸张、设问望江南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愿在那洇染了西风的落寞归路上,他能一路好走,魂归那故时南唐,会心一笑,风发意气,挥腕再提一联绝唱,临风击节长歌,快意酣然。终不必,再垂泪伤怀。
终。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破陈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出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