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08 22: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进修实验学校 12月月考练习
高二化学
考生 1.本卷共 8页,包括两个大题,19道小题,满分为 100分。练习时间 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知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当 已达平衡,若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 pH都减小,应
加入的试剂是
A. B. C. HCl D.
2. 能表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叙述是
A. 的导电性比 NaOH溶液弱得多
B. 的 的 pH大于 7
C. 的水溶液的 pH值小于 7
D. 的 跟 的 HCl恰好完全反应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 的烧碱和 的某一元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
B. pH相同的氨水和烧碱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氨水 pH下降得少些
C.同浓度盐酸中和 pH相同的氨水和烧碱溶液,所需盐酸体积相同
D.向一定量纯水中通入少量 HCl气体后, 值增大
4. 在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向橙色的 溶液中加
入 X溶液,可使溶液变黄,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加入 X溶液,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 X溶液可能是 NaOH溶液 D.再加入几滴浓 ,可使黄色溶液变为橙色
5. 室温下,向 溶液中逐滴滴加 溶液,
整个反应过程中无气体逸出 溶解的 均表示为 。测得混合溶
液的 pH随加入 HCl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的溶质主要为 NaCl、 、
B. b点溶液中
第 1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C. c点溶液中
D.取 d点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室温,溶液的 pH增大
6. 实验:① 溶液和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a,过滤得到滤液 b和白
色沉淀 c;②向滤液 b中滴加 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 c中滴加 溶液,
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 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 b中不含有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 AgCl转化为 AgI D.实验可以证明 AgI比 AgCl更难溶
7.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按 pH减小顺序排列
A. , , , B. , , ,
C. , , , D. , , ,
8. 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 都是强电解质
B. 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 溶液中的 减小
D. 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
9. 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已知: 1.6 × 10 24≈1.26×10-12,常温下,几种难溶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常数如下:
难溶电解质 颜色 Ksp
ZnS 白色 1.6×10-24
CuS 黑色 1.3×10-36
FeS 黑色 6.3×10-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浊液生成的原因是:Zn2++ S2 =ZnS↓
第 2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B.a中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ZnS (s) Zn2+(aq) + S2 (aq)
C.实验②和③生成黑色沉淀,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D.若在试管 b中滴加 1 mL 0.1 mol/L FeSO4溶液,白色沉淀可以转化为黑色沉淀
10.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B. 溶液与 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室温下, 的盐酸与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11. 下列实验“实验结论”与“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CO32-水解:CO32-+H2O OH-+HCO3–
相同条件下,测得相同体积的 0.1 mol/L的
B 说明稀盐酸中一定不存在 HCl分子
稀盐酸导电能力大于稀醋酸的导电能力
将充满 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C 说明反应:2NO2(g) N2O4(g) ΔH<0
玻璃球中红棕色加深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
D 形成了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CuSO4溶液, 产生氢气速率明显加快
12. 室温时,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溶液 pH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处存在
B. b点处存在
C.由 b到 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NH4++2OH-=NH3 H2O+H2O
D.图中 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d点
13. 某小组对 溶液与 Cu粉混合后再加 KSCN溶液的实验进行如下研究。①向 溶
液中加入过量 Cu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2天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有白色不溶物生成。
第 3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②取①中浅蓝色的上层清液,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出现白色浑浊。振荡后白色浑浊物增多,
红色褪去。经检验,白色不溶物是 CuSCN。
③向 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浑浊。放置 24小时后,出现白色不
溶物。已知:CuCl和 CuSCN均为白色不溶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白色不溶物的可能原因是
B.由③可知②中白色浑浊不是 与 直接反应生成的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被完全消耗了
D.实验表明:
14.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 在不同 的 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 图 1中曲线表示 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的关系。
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注:起始 ,不同 下 由图 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 1,
B.由图 2,初始状态 ,无沉淀生成
C.由图 2,初始状态 ,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D.由图 1和图 2,初始状态 、 ,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道小题,共 58 分)
15. ①醋酸、②盐酸、③一水合氨、④碳酸氢钠、⑤氯化钙、⑥氯化铵是实验室常见物质。
(1)写出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
(3)有关 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CH3COO-)>c(OH-)>c(H+)
b.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 CH3COOH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 pH=7
第 4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c.向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 CH3COONa固体,c(H+)减小
d.向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 Na2CO3固体,c(CH3COO-)增大
e.与同浓度盐酸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4)25℃时,pH均等于 4的醋酸溶液和氯化铵溶液,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电
离出的 c(H+)之比是______。
(5)向饱和 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 CaCl2溶液,可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无色气泡,结
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 。
16. 采用硫磺熏蒸处理药材会产生一定量的硫残留(其中 S元素为+4价),以下是一种简便且准确的分析测
定硫含量的方法。
I.样品预处理(均在室温下进行):
对 x g药材进行处理后,将逸出的 SO2全部收集溶于水形成溶液 X。加 NaOH溶液将溶液 X调为 pH≈10,
此时溶液总体积为 V mL(记为溶液 Y)。
资料:不同 pH下,含硫微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pH pH≈0.8 pH≈4.3 pH≈6.9 pH≈10
含硫微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H2SO3 HSO3 HSO3 :SO32 =1:1 SO32
(1)SO2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______。
(2)用少量 NaOH溶液将 X溶液 pH调至 4.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将 X溶液 pH调至 10时,SO2与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之比 n(SO2): n(NaOH)= 。
(4)关于室温下 pH≈6.9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c(OH-)·c(H+)=10-14
b.3c(HSO ) + c(OH-)= c(H+3 )+ c(Na+)
c.c(OH-)>c(H+)
II.电化学测定:利用右图电解装置进行测定。
通电片刻后停止通电,加入淀粉溶液。根据电流大小和电解效率理论计算共产生 amol I2。用溶液 Y对
停止通电后的阳极区电解质溶液进行滴定,到达终点时,共用去 V1 mL。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6)药材中硫残留量(其中含硫微粒均按 SO2计,M (SO2)=64 g·mol 1)为______mg/g。
17. 氯化钴(CoCl2)在工业催化、涂料工业、干湿指示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某钴矿石的主要成分包括 CoO、MnO、Fe2O3和 SiO2。由该矿石制 CoCl2·6H2O固体的方法如下(部
分分离操作省略):
第 5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资料:Mn2+生成Mn(OH)2,开始沉淀时 pH=8.2,完全沉淀时 pH=10.2
①上述矿石溶解过程中,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CoO溶于浓硫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溶液1中阳离子包括H+、Mn2+和______。
③已知pH=2.8时溶液中Fe3+完全沉淀。沉淀2是______。
④溶液2中含有Co2+和Mn2+。
i.已知:25℃时 Ksp[Co(OH)2] 1 10 15,当 c(Co2+)<1 10 5mol·L 1时可认为 Co2+完全沉淀。若向溶
液 2中加入碱溶液,常温下,当 pH=______时 Co2+完全沉淀。由此可知,通过调节 pH无法将Mn2+
和 Co2+完全分离。
ii.溶液 2中加入氨水和 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可用如下方法测定产品中 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其他杂质不干扰测定):
资料:i.M (CoCl2·6H2O) = 238 g·mol 1
ii.Co2+与 SCN 反应生成蓝色的 Co(SCN)2 ;Co2+4 与 EDTA以物质的量比 1:1反应,得到红色
溶液;后者的反应程度大于前者
取m g产品溶于水,向其中滴加几滴 KSCN溶液作指示剂。再用 c mol·L 1 EDTA溶液滴定,消耗 EDTA
溶液的体积为 vmL。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产品中 CoCl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用
m、v、c表示)。
18. 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H2C2O4)及其盐的性质。
(1)已知:H2C2O4 H+ + HC2O 4,HC O 2 4 H+ + C2O2 4
①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H2C2O4溶液与 KOH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向①中继续加入 K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K2C2O4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
母)。
a.c(K+) > c(C 2 2O 4 ) > c(OH ) > c(H+)
b.c(H+) + c(K+) = c(OH ) + c(HC2O 2 4) + c(C2O 4 )
c.c(K+) = 2[c(C O2 2 4 ) + c(HC 2O 4) + c(H2C2O4)]
(2)C 2 2O 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推测其有还原性。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C 2 2+2O 4 的还原性强于 Fe
的。为验证此结论,小组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向 10mL 0.5mol·L 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 0.5 mol·L 1
K2C2O4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资料: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
Fe3++ 3C O2 [Fe(C O ) ] 3 K=1.6×10202 4 2 4 3
①取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 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用平衡移动原理
解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
②经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无 Fe2+,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 C O2 和 Fe3+2 4 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比较 Fe2+和 C O2 2 4的还原性强弱。
第 6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i.闭合 K,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取左侧溶液,______(填操作和现
象),证实 C2O2 4的还原性强于 Fe2+。
ii.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19. 为研究 FeCl3溶液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FeCl3溶液与碱、盐的反应
(1)①中主要发生了沉淀的转化,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
(2)对于反应②,同学认为其反应原理为“物质间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有同学提出沉淀中可能还有碳酸盐,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取样, ,证明沉淀中含有碳酸盐。
Ⅱ.FeCl3溶液与足量锌粉反应的探究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操作及现象如下:
操作 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 6.5 g锌粉,然后加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
入 50 mL 1.0 mol·L 1的 FeCl3溶液, 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
搅拌,充分反应 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已知:Zn的性质与 Al相似,能发生反应:Zn + 2NaOH ==Na2ZnO2 + H2 ↑
(3)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 。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 。
(5)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
i.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ii. 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产生气泡;
iii. 将 ii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并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iv.向 ii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无变化。
a.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b.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 Fe3O4,理由是 。
第 7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以下为草稿纸
第 8页,共 8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12 月月考练习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2分)
1 2 3 4 5 6 7
C C B B C B C
8 9 10 11 12 13 14
B C B B B C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58分)
15.(10分)
(1)NH3·H2O NH -4 + + OH
(2)NH4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H4Cl=NH4++Cl-,水中存在:H2O H++OH-,NH4+结合 H2O
电离出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 c(H+)>c(OH-),因此溶液显酸性.
(或写出正确的铵根离子水解方程式,并说明 c(H+)>c(OH-),溶液显酸性)
(3)c d (4)10-6:1(或 10-6或 1:106或 10-10:10-4)
(5)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HCO3- H++CO32- ,向溶液中加入 Ca2+,发生反应 Ca2++CO32-====CaCO3
产生白色沉淀,使 c(CO32-)减小,使平衡正移,c(H+)增大,发生反应 H++ HCO3-===H2O+CO2↑,
CO2逸出,产生大量气体。
16.(12分)
(1)SO2 + H2O H2SO3 H+ + HSO3
(2)OH-+ H2SO3 === HSO3 +H2O
(3)1:2 (4)a b (5)2I 2e == I2
(6)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7)
17.(12分)
(1)① 粉碎、加热 (写出一条即可) ② Co2+、Fe3+
③ Fe(OH)3
④ i. 9 ii. 将Mn2+转化为MnO2,除去Mn2+杂质,提高产物纯度
(2)滴入半滴 EDTA后,溶液由蓝(紫)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0.238cv
m
高二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2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18.(12分)
(1)① H2C O 2 4+ OH ==HC2O4 + H2O ② ac
(2)① 加硫酸,H+和 C2O42 反应,c(C2O42 )减小,Fe3++3C2O42 [Fe(C2O4)3]3 逆向移动,c(Fe3+)
增大,遇 KSCN变红
② Fe3+与 C2O42 生成[Fe(C2O4) ] 3 3 的反应速率快且限度大
③ i. 滴加 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ii. 避免发生 Fe3++3C2O42 [Fe(C O ) ] 3 2 4 3 ,干扰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19.(12分)
(1)3Mg(OH)2(s) + 2Fe3+== 2Fe(OH)3 (s) + 3Mg2+(不标状态不扣分)
(2)3CO32- + 2Fe3+ + 3H2O == 2Fe(OH)3↓+ 3CO2↑
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3)Fe3+ + 3H2O Fe(OH)3 + 3H+,Zn与 H+反应使溶液中 c(H+)降低,溶液温度升高,都会促进上
述平衡正向移动,出现红褐色 Fe(OH)3沉淀
(4)2Fe3+ + Zn == 2Fe2++ Zn2+
(5)a. Fe和 Zn
b. iii中,若存在 Fe3O4,稀盐酸与 Fe3O4反应产生的 Fe3+可与 Fe继续反应生成 Fe2+,导致在 iv中
检测不到 Fe3+,与没有 Fe3O4得到的 iv中现象相同
高二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2页)
{#{QQABLQKQogAIAABAABgCEQEICgCQkAACCAoORAAMIAAAw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