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沪教版5.4《放下你的鞭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九年级下沪教版5.4《放下你的鞭子》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1 11: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九·一八日军侵入沈阳城日军在沈阳城墙上向中国军队进攻1937年,名演员崔嵬、张瑞芳演出抗日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 一、读一读作揖( ) 糟蹋( ) 伶俐( ) 抚养( ) 俏皮( ) 掷钱( )
骚动( ) 滑稽( ) 鲁莽( ) tàmǎngyīlínɡfǔqiàozhìsāojī 这是一部“ ”,又称“活报剧”,是一种反映 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
街头剧具有很强的 、 、 、 , 它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代的最热门的话题。
抗战前期,戏剧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街头剧、活报剧和独幕剧非常活跃。当时影响最大的有《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关于“街头剧” 街头剧时事新闻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说说你对题目“放下你的鞭子”的理解 “放下你的鞭子”的含义是:放下欺压同胞或亲人的鞭子,寻找苦难的根源;放下欺压同胞或亲人的鞭子,转头勇敢地对准侵略者。复述故事情节,理清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东北地区沦陷后,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无以为生;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的父女俩到处流浪,卖艺为生。当女儿无力进行演出时,其父手持皮鞭痛打女儿,于是义愤填膺的群众纷纷谴责老汉:“为何鞭打自己的女儿?放下你的鞭子!”由老汉鞭打女儿,青工及众人认识到父女悲惨流落的根源,萌发了一股反日热情。 探究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分组情况:
一小组展示----探究点1 二小组点评----探究点1
三小组展示----探究点2 四小组点评----探究点2
五小组展示----探究点3 六小组点评----探究点3
探究点4抢答1.本文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并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卖艺汉——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难民。(流浪内地,东北难民的缩影)。在他乡流浪卖艺,沾染一些江湖习气,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
香 姐—— 十分乖巧懂事——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同情。
青 工——他是个热血青年,是个进步青年。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觉悟,善于启发,是正义的化身,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路见不平,挺身而出。2.青工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青工开始对卖艺汉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见义勇为,与他殴打在一
起,后来对老汉的生活感到同情,同时激发他强烈的爱国情感。
3.老汉和香姐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汉和香姐在青工的影响下,由原来的叹息自己命不好,忍受屈辱,到后来,明白了受苦的根源。
4.本文的中心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该剧通过对卖艺汉父女为代表的沦陷区人民流亡生活的叙述和描写,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蒋介石卖国集团的滔天罪行,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激情。 本文表现了人们群众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如何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下你的鞭子》形式简短,形象鲜明,意义深远, 无论在哪 演出,都 激 起观众 对日寇的极大仇恨,在民族危 亡的紧 急关头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汉打香姐众气愤——设下悬念
      青工挺出汉放鞭——照应题目
     香姐道出其中因——悲惨境况
     青工感召众对敌——众志成城控诉侵略
号召反抗
放下你
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