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能是因为
班级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A.风化物粒径较小
B.降水较少
C.坡度较陡
D.河流较长
地理
姓名
山地气候与地形起伏关系密切。在周围山坡国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速小、湍流交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
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国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而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
得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所谓的“冷湖”。而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
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的“暖带”。据此完成6一8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6.“冷湖”更容易发生在
符合题目要求的。
A.晴朗的夜晚
B.晴朗的白天
我国某地(25N)中学生于某日做太阳视运动观测,发现该日北京时间12:41太阳高度最
C.阴雨的夜晚
D.阴雨的白天
大,为88.5°,日落时间为19:30。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太阳视运动平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同当
7.与同一山地的“冷湖”地区相比,“暖带”地区
地北极星观测仰角互余。据此完成1一3题。
A.初霜较早
B.作物发育较早
1.下列城市与该地距离最近的是
C.终霜较晚
D.作物发育较晚
A.桂林
B.杭州
C.南京
D.哈尔滨
8.下列关于“暖带”和“冷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2.该日日落时,当地太阳方位为
A.“暖带”和逆温关系密切
B.“冷湖”地区不利于天文观测
A.西南
B.正西
C.西北
D.正北
C.“暖带”都出现在阳坡
D.“冷湖”与焚风关系密切
3.该日,学生观测到太阳升起后的轨迹及其与地平面的夹角,最接近的是
半潜式平台是移动式海上平台的一种,由浮筒、甲板和连接构件(如立柱)等组成,执行工
B.
65太
作任务时,向浮简和立柱内注射压载水,浮简和立柱下沉,平台呈半潜状态,作业完成后,排出
浮筒和立柱内的水,平台浮起。珠海市的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内,国内首座半潜式波
C.
D.
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矗立其间(如图)。这是一个集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休闲渔业等功
如图为我国某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一5题。
能于一体的“海上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时形地卜部
録份布区
编彬地巾部
扇形地卜部
的等带
聚器置地卜水位地格
4.由图可知
9.基于坐底式平台而设计的海上半潜式养殖平台,主要考虑的是抵御
A.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
B.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大
A.风浪能力
B.海冰撞击
C.扇缘带适合种植甘蔗
D.扇形地下部地表径流变大
C.海水压力
D.海水侵蚀
高三期中·地理第1页(共8页)
高三期中·地理第2页(共8页)·地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叁专答案及解析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
一、选择题
9.A【解析】半潜式养殖平台不是固定的,漂浮在海上,
1.A【解析】由材料可知,当地该日在北京时间(120E
可移动,会受到风浪的影响,因此主要考虑的是抵御风
地方时)12:41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浪能力:该平台所在海域基本不会发生海冰撞击,且抵
12:00,该地与120E地方时相差41分钟,根据计算可
御海冰撞击、海水压力、海水侵蚀主要是通过建造平台
知,经度大约相差10°,“东早西晚”,故当地的经纬度约
的材料来实现。
为(25N,110E),桂林距离该地最近。
10.B【解析】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也会带来一定的
2.C【解析】当地(25°N)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太阳
污染;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不是固定的,可移动,养
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故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日
殖的水域大:波浪能能源供给并不稳定:半潜式波浪
出、日落偏北的角度较大,该日日落时,当地太阳方位
能养殖平台的饵料主要为人工投放。
为西北。
11.C【解析】“海上牧场”并不能预防各种海洋灾害,
3.B【解析】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当地日出东
①错误;“海上牧场”可以利用波浪能发电,保障能源
北,故图中右边为东南,左边为西北,该日当地位于太
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以北,正午太阳在正南,因此太阳应
安全,②正确:“海上牧场”使用半潜式平台,可以在距
为东北升,逐渐向东南方向运动,即图中向右上升起。
离海岸较远的海域进行养殖,可以拓展国家发展空
太阳视运动平面和地平面的夹角与北极星观测仰角互
间,③正确;“海上牧场”使用半潜式平台,可以在距离
余,在北半球,北极星观测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因此
海岸较远的海域发展水产养殖,有利于减轻近海海洋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面夹角应为65°。
污染问题,④正确。
4,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貌为冲积扇,属于流12.C【解析】海南岛蒸发量大,①正确。海南岛地形以
水堆积地貌。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应逐
山地和丘陵为主,②错误。植被有涵养水源等作用,
渐变小。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绿洲分布,因
但对水系密度的影响小,③错误。海南岛地形以山地
此该冲积扇应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合种
和丘陵为主,降水汇流速度快,且陆地面积小,河流短
植甘蔗。由冲积扇顶部到边缘,地下水位变浅,说明水在
小,④正确。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拾穗者的杂货铺
流动过程中下渗明显,因此扇形地下部地表径流变小。
13.B【解析】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
5.D【解析】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流水的搬运能
强,沟谷数量多,水系密度大。
力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从上游14.A【解析】土地平整、打坝淤地可以减少黄土高原沟
到下游,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河流较长,被挟带至扇
谷数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①③正确。土壤深
形地下部和扇缘带的砾石很少。
翻和作物轮作不能降低水系密度,②④错误。
6。A【解析】由材料可知,“冷湖”发生在地表辐射强烈15。A【解析】由材料“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
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向谷底倾泻
而增加”可以推断,胸径越大,乔木越高大,相应的板
(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
根越大、数量越多。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处在多雨、潮
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夜晚时没有太阳辐射且
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地表辐射冷却作用显著,更容易
湿的气候条件下,高大乔木树冠较大,易被摧倒,故板
根主要起到支撑乔木生长的作用
形成“冷湖”。
7.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暖带”热量条件好,因16。D【解析】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
此霜期短,初霜迟,终霜早,生长期长,作物发育较早。
枯枝落叶掉落到地面后很快就会腐烂,土壤形成的过
8.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逆温现象是指空气在
程快,土层较厚:植物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板根属于根
垂直方向出现上热下冷的情况,故“暖带”通常伴随着
系的一部分,对乔木种群的扩散基本无影响:雨林地
逆温,逆温层形成后,“暖带”更容易出现,二者关系密
区温度高、水分充足,微生物对有机质(枯枝落叶等)
切。“冷湖”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空气静稳,云量少,
的分解快,营养物质大多集中在浅层土壤中,因此板
风速小,扬尘少,利于天文观测。“暖带”不一定都出现
根生长在浅层土壤中更利于充分发挥其呼吸和吸收
在阳坡。焚风是干热风,“冷湖”是冷空气下沉,二者差
养分的功能,而不是因为深层土壤板结阻挡了根系
异显著。
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