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1.1《沁园春·雪》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1.1《沁园春·雪》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1 11: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选自初中语文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是一个诗歌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颂歌,本词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用意甚深。
《沁园春 雪》写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一、说教材有感情地诵读本词;
品味词中精炼优美的语言;
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心。二、说教学目标有感情地诵读本词;
品味词中精炼优美的语言。重点难点三、说教法本课主要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
诵读法四、说学法1、诵读法
2、小组讨论,动脑、动口、动手
3、圈点勾画江山如此多娇五、说过程《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二)写作背景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三)明确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2、品味词中精炼优美的语言;
3、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心。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qìn ráo hán(四)检查预习 质疑朗读mǎngguǒxùn
fènshǔ朗读欣赏(五)朗读欣赏,整体感知注意:停顿、节奏、重音、感情小组讨论
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结合书下注释边理解边注意,处理好每句的朗读技巧,朗读课文。
分组诵读训练(六)走进雪国,感受诗人形象。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广阔博大、豪迈情怀(1)词的上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词领起?
这个字底下展现了哪些具体景观?所见景观都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 ?
(3)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化静为动,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4)上阕末尾三句词是写的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词的意境。
2、合作探究 品味鉴赏小组 合作 讨论 探究 教师引导点拨 文章的过渡句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诗人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七)俯仰古今,探寻诗人心路评古说一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各抒己见颂 今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八) 激扬文字,品味语言魅力,演绎诗人生命之美 诗词的语言凝练而形象,特别有表现力。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朗读比赛,在氛围中感受诗人洋溢的生命之美。(九)徜徉诗路,吮吸民族文化之蜜 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搜集的毛泽东诗词 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
抒发诗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情

点评历史英雄
赞美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对革命前景充满激情的展望(十)梳理总结高山之巅历史之巅目的:再次品评全词,感受诗的意象,体会诗情,领会上片写景与下片抒情的关系。作 业 布 置: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板书设计上阕:景:北国雪景(望)

写景抒情,赞壮丽山河。
  
?下阕:评:古代帝王(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沁园春 雪
   毛泽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