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四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9 08:16:46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题, 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D B B C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D D C C D D
21 22 23 24 25
C A A C D
1.D 2.D
【解析】1.由材料“数树深红出浅黄”可判断出树叶变成红色和浅黄色应为秋季 11
月,2 月月冬季,5 月春季,8 月夏季,排除 ABC;D 符合题意,故选 D。
2.“夜来霜”的成因是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水
汽凝结形成的,图中④是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D 对;①表示到达大
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发在白天,与“夜来霜”关系不大,A 错;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增强,发生在白天,与“夜来霜”关系不大,B 错;晴朗夜晚③表示地面辐射减弱是对
的,但不是直接相关,C 错;故选 D。
3.B
【详解】海水温度体现了海水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
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判断这三个
观测站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丙乙甲,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4.D 5.B
【解析】4.读图可知,①洋流所在海域水温自南向北递减,表明南部纬度更低,向北
纬度增加,因此应位于北半球,A、C 错;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
寒流,B 错,D 正确。故选 D。
5.图中显示,①洋流自北向南流,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逆流而行,速度减慢,A 错
误;图中显示,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动,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顺洋流而行,速度加快,B
正确;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C
错误;②洋流自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暖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D
错误。故选 B。
6.B 7.C
【解析】6.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
星”,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中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被称为小行星主带,小行星主带位于火
星与木星之间,环绕太阳公转,因此“袁隆平星”应位于太阳系,而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
银河系又属于可观测宇宙,故袁隆平星既在太阳系中,也在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中,ACD
错误。但“袁隆平星”位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因此“袁隆平星”并不位于河外
星系,B 正确,故选 B。
7.结合上题可知,“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小行星位于太阳系,均环绕太阳做公转运
动,C 正确。“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而地球属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它的体积
远比地球小,A 错误。“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主带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B
错误。“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体积质量很小,不可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大气层,D 错误。
故选 C。
8.A 9.C
【解析】8.读材料可知,“接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而对流层的平均高
度为 12 千米。因此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所以 A 正确。BCD 错
误。故选 A。
答案第 1 页,共 3 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9.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读材料可知,飞机在接近万米高空,飞机内
气压高,高空气压低,风从气压高处吹向气压低处,飞机挡风玻璃朝外脱落,不会往内砸
伤机长。故①错误。海拔每上升 100m 气温下降 0.6℃,此时飞机位于 9800m 高空,温度极
低。故②正确。挡风玻璃破裂后,进入机舱的湍急气流会使飞机产生剧烈颠簸。故③正
确。太阳辐射强对飞机迫降的影响较小。故④错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0.D 11.C
【解析】10.根据图中 P 点的气压分布,可知 P 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
半球向右偏,偏转为西北风,D 正确,ABC 错误,所以选 D。
11.根据图中信息,M、N、P、Q 四地中,M 点气压最高,P 点气压最低,AB 错
误,P 点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Q 地等压线较 MN 密集,风力较 MN 大,C 正确,D
错误,所以选 C。
12.B 13.A 14.A
12.根据所学知识,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夜晚时,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在山坡处
形成高压,山谷由于降温慢、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山坡冷而重的气流在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作用下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山谷的暖湿气流受冷气流影响,被迫辐合上
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随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又因为巴山谷底地带的水汽含量丰富,所含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故呈现“巴山夜雨涨秋池”,因此 B 项正确。A 项显示的
为谷风,根据所学知识,谷风主要在白天,因此 A 项错误。C、D 两项显示的是海陆风,
主要发生在滨海地带,因此 CD 错误。综上所述,B 项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3.由上题可知,夜雨的出现是因为在山风的影响下,山谷的暖湿气流被迫辐合上
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随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又因为巴山谷底地带的水汽含量丰富,所含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所以 A 项正确、B 项错误。夜雨出现后,受降水的影响
地表温度降低,因此地表温度降低是夜雨产生的结果,所以 C 项错误。夜雨的出现主要热
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 D 项错误。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D 错
误。故选 A。
14.根据所学知识,夜雨出现时会使夜间温度降低,但在白天,由于降水后空气中水
汽含量减少、云层变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变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地面温度升
高,进而使得昼夜温差增大,因此 A 项正确、D 项错误。地震主要由于板块运动导致的,
因此 B 项错误。夜雨出现时,受降水的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因此
C 项错误。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5.D 16.D 17.C
【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日地月三者一线,天体引
潮力大,海水潮位高,潮汐现象最为明显,形成天文大潮,D 正确;农历初八和二十二前
后,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相垂直,天体引潮力相互削减,引潮力小,形成的海水潮位较
低,为天文小潮,C 错误;潮汐现象与阳历日期无关,AB 错误。故选 D。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海水养殖、船舶进出港口,以及赶海(落潮时到海边捡
拾贝、藻类等现象)都要利用潮汐特点,研究海水的涨落规律,ABC 不符合题意;研究海
水淡化不需要利用潮汐特点,D 符合题意。故选 D。
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不是江水的周期
性涨落现象,A 错误;钱塘江大潮具有观赏价值,同时蕴藏的能量巨大,可以利用潮汐现
象进行发电,能转化为能源,B 错误;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潮水涌来时越往里路越
窄,使海水迅速上涨,涌起的潮位高,C 正确;杭州湾口朝向东方,夏季的东南风加剧潮
水上涨形成大潮,D 错误。故选 C。
18.C 19.D
【解析】18.砂田覆盖砂石,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削减了地表径流,缝隙大、增加了
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故 ABD 错,砂石覆盖可以阻隔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故 C
正确。
19.白天,砂石覆盖层吸收太阳辐射快,升温快,并将热量传导到土壤中,砂石覆盖
层能将土壤表层与空气隔开,减少土壤因蒸发和辐射而消耗热量,故 A 错;夜晚,砂石覆
盖层降温较快,故 B 错,砂田能够在降雨后减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从而增加土壤水分下
渗,淋溶土壤中的盐分,故 C 错 D 正确。
答案第 2 页,共 3 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20.D 21.C
【解析】20.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为①有机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②为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③为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④为淀积
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D 正确,ABC 错。故选 D。
21.生物是土壤形成的最活跃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C 正确,排除 ABD,故选 C。
22.A 23.A
【解析】22.岩石经过风化变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故②是成
土母质,B、C 错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变为腐殖质,①为腐殖质,D 错误;A 正确。
故选 A。
23.同一地区,山顶气温较低、水分较少,风化作用较弱,细小风化物容易流失,成
土母质颗粒粗;山前平原气温较高,水分较多,风化作用较强,且易堆积细小风化物,成
土母质颗粒较细。因此,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 土
壤类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4.C 25.D
【解析】2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秋季是观赏银杏叶由绿变黄的最佳季节,银杏
叶片宽大,呈扇形,颜色变化明显,说明银杏林属于典型落叶阔叶林,C 正确;热带雨林
是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银杏不属于热带雨林,A 错误;常绿阔
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B 错误;针叶林是
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银杏不
属于针叶林,D 错误。故选 C。
25.从材料可知,北京、浙江、云南纬度依次变低,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气温越
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晚,故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D 正确;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
热量因素,和地形、土壤和水源没有必然关系,ABC 错误。故选 D。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题, 共 50分。)
26.(共 18 分,每空 2 分)。
(1) (6 分) 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 (6 分) B A 小
(3) (6 分) 沙丘(风力堆积) 西北 a
27.(共 16 分)
(1) (6 分)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 (6 分) ① ⑤ 海陆间循环
(3) (4 分) 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减轻城市内涝;增加下渗,
提升地下水含量,提高城市地下水位;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
多;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土壤水分增多,蒸发增多,使城市中空气湿度增大。(合理即
可给分,至少答出两点,每点 2 分,共 4 分)
28.(共 16 分)
(1) (8 分) 温暖湿润 上升 中生 爬行
(2) (2 分) D
(3) (4 分) C A
(4) (2 分) B
答案第 3 页,共 3 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下图为“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4-5小题。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分,共 8页。考试时间为 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25 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小题。
4.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
5.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①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B.受②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C.①处洋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②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
1.刘禹锡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描写的景色最可能出
现在( ) 1999年 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据此完成
2.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晴朗的夜晚,大气云量稀少( ) 6-7小题。
A.①太阳辐射增强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6.试推断“袁隆平星”,不属于( )
C.③地面辐射减弱 D.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 A.可观测宇宙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银河系
3.下图是太平洋 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曲线图。图中三个地点都 7.关于“袁隆平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位于北半球,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体积与地球相似 B.位于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
C.环绕太阳运动 D.四周被厚厚大气层所包围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 3UB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
飞机从重庆起飞,在接近万米(约 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机长凭
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飞机迫降在成都,挽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完成
8-9小题。
8.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9.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 ②机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太阳辐射强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1页 共 8页 ◎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2页 共 8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下图为亚洲东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10-11小题。 每年 8月,“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会吸引众多游客。下图为钱塘江大潮
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7小题。
10.图示 P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15.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时间一般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A.阳历初一和十五前后 B.阳历初八和二十二前后
11.图示 M、N、P、Q四地中( ) C.农历初八和二十二前后 D.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
A.M地气压最低 B.N地气压最高 16.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是( )
C.P地风力最强 D.Q地风力最小 A.发展海水养殖 B.船舶进出港口 C.赶海 D.研究海水淡化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7.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完成 12-14小题。 A.是江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12.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描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 B.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
C.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使海水迅速上涨
D.西北风加剧潮水上涨形成大潮
A. B.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 10~15cm的砂石层覆盖,发
展农作物种植。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良好。下图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
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 18-19小题。
C. D.
13.“夜雨”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山谷盛行上升气流 B.山谷盛行下沉气流
C.地表温度较低 D.人类活动较少 18.砂田土壤含水量高于裸田,主要原因是砂田( )
14.“夜雨”出现对该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下渗量
A.使该地区昼夜温差增大 B.多地震现象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减少地下径流
C.空气湿度增大 D.温度降低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19.与裸田相比,砂田( ) 秋季是观赏银杏叶由绿变黄的最佳季节。10月底至 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
A.白天升温较慢 B.夜晚降温较慢 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 12月
C.不易充分接纳雨水 D.易淋溶土壤盐分 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 24-25小题。
读某自然状态下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 20-21小题。 24.银杏林属于(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5.不同地区,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 3题, 共 50分。)
26.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共 18分,每空 2分)。
20.下列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
21.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 22-23小题。 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 (填字母)处
分布,乙在 (填字母)处分布。图甲所示地貌的沉积物从扇顶到扇缘,
堆积物颗粒逐渐变 。
22.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①②分别代表( )
A.腐殖质,成土母质 B.腐殖质,地貌
C.气候,地貌 D.气候,成土母质
23.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明显的变化,下列排序
正确的是( ) 丁
A.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B.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 (3)图丁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 地貌 ,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 D.黏土--沙土--壤土--砾质土 地区,图中迎风坡为 (填字母)。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5页 共 8页 ◎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6页 共 8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6分)。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图 2
(1)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是:① ,④ ,⑤ 。(6分)
(1)地层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图 1中,若地点
(2)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季风的环节是 (填序号)。目前我国正在进 1的 C岩层含有煤炭,则 C岩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 (温暖
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和 (填序号)环节最密切。由①③④⑤组成的水循环类 湿润/寒冷干燥);地点 3缺失 B岩层可能是由于该处地壳 (上升/下沉)
型是 。(6分) 而被侵蚀;若 A岩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岩层最有可能形成于 代,
当时 动物大量盛行。
(3)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城市水循环的意义(4 分)。
(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年轻的岩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3)图 1中的各岩层主要分布在图 2地球内部圈层的 ( 填字母)圈层中;
28.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图 1)和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图 2), 图 2右图中对地表建筑物具有强烈破坏性的是 波(填字母)。
完成下列问题(共 16分,每空 2分)。
(4)研究人员根据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让人
们赢得黄金逃生时间。该系统( )
A.可以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B.首先接受 B波信号,触发预警
C.离震中越近,该系统有效预警时间越长,预警意义越大
D.在地震发生时,能帮助人们迅速乘电梯逃离出建筑物
图 1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 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DQCQoggAABIAABhCEQHYCgGQkAACAKoOQBAMMAAAQ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