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慎思而明辨》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开两朵,慎思而明辨》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9 08: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开两朵,慎思而明辨”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一、关于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
学习目标与内容
⑴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论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⑵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⑶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二、关于教材和设计意图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共有两组四篇思辨性文言文。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优秀士人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以史为鉴,积极思考而发出的“理性的声音”。倾听这些理性的声音,可以激发心怀天下、勇担责任、坚守道义的精神,也可以从中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第一组课文围绕国家治理选取了两篇文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讲君道,是贤臣劝谏皇帝要居安思危、善始虑终。《答司马谏议书》论臣道,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遂一反驳对方所加罪名,表明自己不同俗媚众、坚持推动变法的决心。第二组课文围绕国家兴亡选取了两篇文章。杜牧的《阿房宫赋》探讨了秦国速亡的原因,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苏洵的《六国论》阐发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希望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勿卑微软弱、苟且偷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篇教学设计是我们在有所侧重学完四篇课文之后进行的整合阅读,旨在提高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能力,思辨性表达的能力,能应用在高中生的写作之中,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四篇文章,学习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2.学以致用,让作文的论述更清晰,充满思辨之美。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思辨性阅读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四篇文章,思考每篇文章针对的现实问题、提出的观点、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思辨的过程需要梳理与组织。“明辨”的工具有很多种,图表、提纲、树形图和思维导图也是很不错的组织工具。本环节利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引导从整体上梳理论证思路,发现共同点。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解决对策。在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时事评论,则是通过对国家时事分析质疑,从而提升思辨能力。
第二环节:思辨性表达——写思辨性文章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颜氏家训
“忙”,是“心”加上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蒋勋
请综合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一、第一句陈述对象是“闲”,关键词是“习”,“懒”和“病”是“习”的“后果”;第二句陈述对象是“忙”,关键词是“太”,太的后果是“心灵的死亡”。把这两句合起来,写作时,论述对象应该是“闲”和“忙”,论述关键应该抓住“习”和“太”。而“习”和“太”指的是程度问题,即“过度的闲”和“过度的忙”都会有很大的危害。
二、正确理解“闲”与“忙”两个概念(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对这两个概念理解错误的问题)。“闲”指的是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跟“忙”相对);“忙”指的是事情多,不得空(跟“闲”相对), 或又指急迫不停地、加紧地做。
写作指导:
一、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紧扣“过闲与过忙都会有严重危害”这一主题来分析,这样就有几个分论点:
1.分析概念什么是“忙”什么是“闲”;(是什么)
2.过闲的危害;(为什么)
3.过忙的危害;(为什么)
4.闲不能成懒成病,忙不可失心。(怎么样)
5.要既不过闲也不过忙——适当休闲,愉悦身心;忙中偷闲,调节身心——闲忙要适度。既要遏制闲散,又要拒绝过忙过劳。(怎么办)
二、从哲学的角度,紧紧扣住“闲”与“忙”,谈“度”与“量”。“闲”要有限度,“忙”要有节制,有价值,不可透支自我。这里的“闲”可以理解为“逸”,“忙”可以理解为“劳”,劳逸结合,方为正道。
佳作展示:
好题目:
《忙中有闲,鲜活人生》
《忙闲适度,终有所成》
《忙而有序,闲中有趣》
写作不足:
一、偏于一点,只写闲,或只写忙。
二、不会扣题,从以下标题可以看出来。如:
(一)《闲修养心灵,忙创造精彩》
(二)《勤以修心,暇以养心》
(三)《闲有情趣,忙有意义》
(四)《勤做事易成》
三、偷换概念。不写“闲”,写“懒”;不写“忙”,写“勤”。懒指的是想做某事而不情愿付出行动,勤指的是做事尽力,不偷懒,不断地做,也指劳倦,辛苦。写“躺平”,躺平是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都不会有任何反应,或反抗,顺从、妥协、放弃、毫无作为;写“内卷”,内卷是指内部竞争,努力抢夺有限资源,导致个体收益与努力比下降。
五、课后作业——学会理性的表达。
课下组织一场辩论赛,从海报设计到辩题确定,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春风吹,天气暖,辩者相争,热血燃。
这言语的碰撞,
这思维的火花,
将会是地大最亮丽的风景线!
这场思辩的盛宴,愿你我共赴。
六、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思辨性阅读
第二环节: 思辨性表达
七、课后反思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在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中,我们应该正确权衡自己行为的价值,慎思而行,情责并重。思辨型的作文,就要做到让花开两朵,慎思而明辨。反思整堂课,虽然设想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作文“忙”与“闲”的辩证思考中,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谈,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