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学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地形地势特征》是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的地形地势、辽阔的疆域,这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地形地势特征是亚洲地形地势的具体和深化。它又是中国自然环境的开篇,为后面学习我国气候特征和河流湖泊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大都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把问题设计到游戏闯关活动中。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探索奥秘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
2、通过读图说出我国各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及分界线。3、了解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4、通过本节学习,树立人地和谐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重点和难点:
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中国地形图地形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分钟)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视频歌曲串烧《好汉歌、长江之歌、长歌行》然后回答问题:视频中的河流从黄河到长江到百川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的流向都是?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发思考,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呢?这种地势特点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板书)(设计意图:采用视频音频导入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明确目标(课件展示),让学生阅读,画出关键词,带着目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意图: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
(三)讲授新课(35分钟)。
1、自主学习
(1)读课本 22页、北纬 36°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
(2)观察中国地势阶梯示意图,完成问题 2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归纳我国地势特征,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2、检查自学效果:找两名同学指图讲解并评判矫正。
3、点拨指导: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读图的一般方法,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提取图中信息。(意图:巩固提高读图、归纳和总结能力)
过渡:为了加深对我国地势特征的了解,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
4、游戏闯关第一关、搭地势建模型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利用身边的书、本等搭建我国地势模型。(要求:时间 2分钟,能体现我国地势特点)课堂评价一:找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模型,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搭建地势模型,进一步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课堂练习一图 A和图 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第二关:标海拔、找分界结合课本内容和地图册,在(黑白版)中国地形图上,勾画三级阶梯分界线、写出代表山脉,并标注三级阶梯的海拔。(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获得快乐)
课堂评价二:小组内评价,找出差异,选出优胜者,使学生养成公平公正的评价习惯。选出有问题的同学上台展示,以便帮其分析原因,纠正错误。在优胜者中抽查代表上台展示,予以鼓励.两分钟速记:(为第三关做准备)在中国地形图上,把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圈画出来,速记两分钟!
第三关:爱比拼、才会赢把标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图片拼在相应的阶梯位置,明确每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课堂评价三:三个小组代表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小组间评价,选出优胜组和问题组,进行展示,评价纠错。(意图: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公平竞争习惯)
师:利用课件展示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堂训练二:
(设计意图:学练结合,巩固新知)
5、活动探究
(1)结合图文资料讨论探究: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2)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并评判矫正。
(3) 师:用课件演示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交通的影响。
(意图: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用 2分钟时间回顾本节内容,说出你的收获?(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总结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
(意图;本设计,提纲擎领,脉络清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对着板书,用 2分钟时间识记本节主要内容(为检测做准备)
(六)课堂达标: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西高南低
2、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高原是:(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3.读我国“沿 32°N地形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我国所有外流河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在地势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D. 这种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4.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部高东部低
5.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类型 B.平均海拔 C.相对高度 D.山脉走行
7.山东省位于()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8.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
A.一级阶梯内部 B.二级内部 C.三级内部 D、阶梯交界处
(七)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攀山越岭,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