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梳理说明内容,判断说明顺序,学习说明的条理性。
2.品味生动优美,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点:
1.梳理说明内容,判断说明顺序 。
2.品味生动优美,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都流行穿越,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你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时何地,你将如何判断季节呢?比如说这样的一个场面,这是什么季节? 关于春天有哪些诗句?我们根据柳树吐新芽判断是春天;如果是这个画面呢?有什么样的诗句?荷花盛开是夏天的标志;那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来判断秋冬两季的呢?
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2.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一代宗师。他突出的贡献就在地理学和气象学。
(课前同学们已熟读了课文,疏通了字词。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可以选择朗读、速读、跳读、默读等方式,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二、梳理说明内容
(好,现在我们看到第一题,······)
1. 什么叫物候?什么是物候学?1-3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4-5
(为了具体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影响,第五自然段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物候观测,选择适宜的农事活动)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6-10
(文中有没有标志性词语?那我们看到决定物候变化的因素,他们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思考?由主到次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作者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那我们继续根据以上图片来理解一下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一幅图:内蒙古跟海南有什么关系,同一经度,纬度不同,这体现了南北差异。三月的内蒙古还是白雪皑皑,可是海南天气十分好,阳光明媚,所以这体现的南北差异对我们物候有影响。北纬南纬 东经西经
第二幅图:这个体现什么?同一纬度不同经度,因为大连靠海(结合书本内容)温和,而内蒙古草原早已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而大连还显得比较寒冷。
第三幅图:我们来看下高下差异,天山山顶白雪皑皑,而天山的半山腰,你看那些肥羊,只只膘肥体壮,因为水草丰美,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高下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因为春夏时节,越高越冷,所以山上白雪皑皑,半山水草丰美。
第四幅图:我们来看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你们觉得现在越来越冷还是越来越暖?现在全球变暖,你看古代三月的长城植被很绿,但是现在三月的长城开始吐新绿,这说明现在气候变暖。
(现在来看到第四个问题)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
(有哪些关键性的词语,根据关键词我们知道有几点?那么,我们根据刚才的说明内容来理清全文的说明顺序,你认为本文是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同学回答)
5.理清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由现象到本质 逻辑顺序
(通过4、5题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不仅整体顺序合理,逻辑性强,而且局部的说明顺序也条清缕晰。)
(通过刚才的内容梳理,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以给人介绍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可是本文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运用既准确又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读一二段,感受语言的美)
三、体会说明语言
(一)听读文章1、2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用词形象生动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本文的语言为什么这么美,就是因为用了这么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还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原因有两个。所以同学们自己来总结一下,说明文语言风格有哪两类?既然作为一篇说明文,它的语言还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同学们找找哪些句子体现了严谨性的特点。)
(二)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
(在这里,老师也为大家出示了一些句子我们一起来看)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表态,定性,删去意思就变了,xx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学以致用
(除了课文,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我们看到下面这首诗,你能用物候知识解释它吗?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仿 写 练 习
仿照第一幅图上语句,为第二幅图配上适合的语言 你看那水中的蝌蚪, 不就像游动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说明内容,理清了说明顺序,体会了说明语言,那么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说明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下来去收集······)
五、作 业
收集一些有关物候的农谚供同学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