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课 题 自然灾害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用图文资料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结合我国地形和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知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地图地理信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注重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升保护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原因。 难点: 分析总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举例、自主合作探究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播放我国自然灾害的视频图片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灾害 第四节《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 通过学生看书回答自然灾害的概念 提出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1、自害的概念: 提示: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加上资源破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才是自然灾害。 承转过渡自然灾害种类多。主要分为两类。一般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解我国一些常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进行学习。 2、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探讨分析。 知道了气象灾害,我国的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3、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探讨分析和总结。 过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这些自然灾害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么这些自然灾害分布在什么地方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共同学习第二内容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最为频繁。2)、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3)同一地区。不但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出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2、讲述旱灾,洪灾,台风发生的分布地区和原因。 出示“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 3、讲述地震,泥石流,滑坡发生的地区及原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学 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己的自然灾害的概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 学生完成活动题,并回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
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复述本节课内容,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第四节《自然灾害》。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区分哪些属于自然大害哪些属于人为灾害。掌握了在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和成因。理解到了自然大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
板书 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概念 2、气象灾害 3、地质灾害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学案、作业、试题 课本P58活动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