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精彩瞬间》教学设计
课题 捕捉精彩瞬间 教学对象 年级 预期时间 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摄影作品,从发掘蕴藏在大自然的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感动和美入手,分析摄影与绘画的共同之处,体会摄影家观察、捕捉物象特征和表现生活瞬间的本领,了解摄影作品中构图、用光的重要性。教材侧重于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的教学,提出了贴近学生洗涤的不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照相机的功能的摄影构图技术,并结合立意、光学和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拍摄,以达到启发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能力、诱发学生精神的目的。本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依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避免涉及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组织内容,以摄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活生生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审美水平的提升。由于摄影和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捕捉精彩瞬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领略摄影构图的特征和方法,解决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怎样拍好题材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等问题。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本课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体会美、创造美、捕捉美,最终起到丰富生活、美化心灵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摄影并不陌生,但对摄影艺术中立意、取景、构图、用光、抓拍技法等方面的知识仍然空白或欠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增进学生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赏析和摄影尝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摄影的立意、构图、用光等知识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结合构图和光学知识进行拍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赏析和摄影尝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摄影的立意、构图、用光等知识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结合构图和光学知识进行拍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思路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欣赏导入 展示课件中的摄影作品,随着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自拍下一张比它们还漂亮的照片?总结学生的回答后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就来学习《捕捉精彩瞬间》它会满足大家的心愿。《锦绣家园》2014年9月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永久收藏 《苍天厚土》组照获文化部2014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最高奖项——金路奖 学生探讨其中的美,并举手回答。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学习新知 1.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谢海龙的《我要读书》感觉如何?生:虽然画面上只有一个小姑娘,但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简洁,主体突出。师:这张《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当年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在2005年从安徽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一直以来,她非常关注希望工程,她业余时间最喜欢参加公益活动。生:白求恩大夫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岗位治病救人的感动故事。师: 《白求恩大夫》是摄影家吴印咸先生于1939年拍摄的一幅照片。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白求恩大夫这位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它不仅以独特的纪实性和完美的造型手段赢得了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而且为诸多表现白求恩大夫的文艺作品提供了权威的形象资料。 学生相互探讨,教师点名回答。 学生欣赏课本图片或观看教师所给课件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学习新知 2.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教师小结:视点是指相机的机位,即从何处去观察景物。当你确定了要拍摄的物象之后,首先要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把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视点。而这个视点,便是我们要采用的拍摄位置。最佳视点,应选择有利于主题表达的角度。各种角度都有各自的表现特点,只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那就是合适的角度。摄影者面对的景物,除了那些平面的绘画、图案、文稿、图表等,绝大多数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和底面,这些面各自展示出自己的特征。那么,从哪一个面去观察景物的形态才最美呢?我们应如何选择最佳视点?这需要从视点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三方面来考虑。3.拍摄角度与高度的选择。拍摄角度是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拍摄角度正面拍摄,具有庄重的感觉,在拍摄建筑物和景物中用得较多。侧面拍摄,较强的立体效果。 学生讨论什么叫视点,如何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并举手回答。学生观察、感受。请个别学生上台模拟拍摄动作。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学习新知 拍摄高度平角度拍摄,为人眼所习惯的正常拍摄高度,实际应用较多,拍出的画面正常。b.仰角度拍摄,下大上小,能强调建筑物的庄严雄伟。c.俯角度拍摄,能扩大背景的视野,使拍摄对象的正面和侧面及上面的结构都得到展示,增强了形象的立体感,使拍出的画面视野更加深远开阔,有居高临下的大俯瞰之感。 请学生上讲台体验拍摄角度对人像摄影的影响。 使学生从摄影体验中找到摄影的乐趣。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学习新知 4.光的运用。(1)正面光,也称顺光,从照相机背后面来下面投向被摄对象,其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因此立体感较弱。(2)侧光,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立体形态表现较好。逆光,来自被摄对象背后,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 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但逆光可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对象的线条。 用人造光源引导学生体验三种光在摄影创作中的特点和运用。 重视感观体验加快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速度。(课件、手电筒、自制补光板)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学习新知 5.摄影的基本构图方法: 三角式构图法对称式构图法非对称式构图法三分构图法对角式构图法斜线式构图法向心、放射式构图法X形构图、十字形构图S形式V形式Z形式L形式等 学生欣赏、讨论不同的构图形式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让学生观察课本及老师所给课件图片。丰富学生摄影构图的知识。(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三)作业布置 作业:拿一张比较硬的纸,在上面划矩形四边形的空,把通过空看到的景色用线条的方式表现下来。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我们本节课学习了: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欣赏了《我要读书》等多种著名的照片,从中悟出了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及视点的概念;摄影的角度与高度的选择;摄影的构图的多种方法;摄影艺术中光的运用。 学生回忆总结。 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摄影的相关知识加深印象。(课件)
八、教学板书设计
《捕捉精彩瞬间》立意视点角度与高度构图光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