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作
从生活中找“米”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如何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再让学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见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写作中加强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如何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怎样把搜集好的材料写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教学法】阅读+感悟+口头作文+写作
【课时】一课时
【自主·合作·展示】
一、导入新课
小结第三单元内容,导入作文课题。本单元所写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对人们来说是很平常的,即平中有奇,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可以说,这些作品无不来自于作者对生活
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即从生活掘取文章素材。
二、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释题:“米”指的是什么?(写作素材)
三、学生自由阅读《从生活中找“米”》
思考: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
四、学生自读课文并讨论自己从文中的发现,师巡视释疑。
五、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所读所感。
明确(投影):
1、作文得有“米”,“米”就是写作材料
2、“米”来自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米仓”
3、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必须做到“四多”,即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六、就上面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来说,写作材料怎样去获得。
1、自己校内外生活
2、他人或前人提供的资料
3、以生活和资料为基础的想像
七、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联系实际,口头作文。
话题:从“家中”“校中”找“米”自己命题,进行口头作文。
举例:在家中:洗衣、洗碗、帮父母做其它家务
在校中:学习、生活、和老师同学相处
八、写作
学生自己从生活中选取一段经历作为写作素材,自由命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作文得有“米”(写作材料)
“米”来自生活
从生活中找“米”
必须做到“四多”
(多留心、多观察、
多思考、多积累)
九、完成作文
【下水例文】
乡间人事
王志春
刚逢放假歇夏。雨,一连下了个把星期才算止住,我迫不及待地拎上钓鱼的“家伙”,出发了。这次我选定了村南田边河沟,位置确实不错,正处河道拐弯的内侧。河边一棵老楝树,干壮叶茂,洒下一大片阴凉。鱼和人一样,夏日也喜阴凉之处,根据我的经验判断这定是藏鱼之处。
试水深,打鱼食,不到十分钟,水面上的鱼泡泡开始聚拢活跃起来。赶紧,上鱼饵,下鱼钩,刚站定就有动静了。瞅准鱼浮子下窜回推之际提杆收线,一条泛着银色的鲫鱼被提出水面。不消多久,网袋里就有了七八条活蹦乱跳的鲫鱼,想到今天的收获不小,心里乐颠颠的。
正当我得意之时,身后猛然一声:“干什么的?”心里一惊,回头,原来是村里最会弄鱼的耿三。
耿三——大家都这么叫他,原名不详,四十岁上下,论辈分我要喊他爷。他是村里出名的“摸鱼鬼子”。这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少三百天跟水和鱼打交道,叉鱼,摸鱼,钓鱼,样样在行。据说,他用圩上长茎青草都能“钓”上三四斤的鱼。至今还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耿三一根草,四斤鲢一条。”
他见着是我,黑红的脸上挂起笑容,挤得眼睛边满是虫爬的皱纹。“我当是哪个呢?原来是先生(村里庄稼人对教师的很尊敬的称呼)在这里钓鱼。”稍一停顿,又接着问:“钓着没有?”我手一指网袋:“不大,小的多。” “哪个说的?” 他倒像受了刺激,一拎水滴滴的网袋,扬着眉毛扯着嗓子嚷起来,“先生啊,河里肯定有大的,就看你会不会钓了!”我倒想跟他理论,可又懒得理他。就在这当儿,只见鱼浮子漫漫悠悠往下沉,我知道可能是条鲤鱼,赶紧提鱼杆,弯曲变形的鱼杆和绷直的鱼线告诉我,水下是条大家伙。我屏气收线,鱼头出水,果然是一条红头大鲤。耿三又大叫起来:“我说得不错吧,不要硬拉,顺着它慢慢拖……”但兴奋的我手上早已不听使唤,只听“嘣”的一声,鱼线——竟断了。看到这情形,耿三比我还着急,一个劲地埋怨:“先生啊先生,我说你不会钓的,唉……”他见我脸色不对,不再往下说,怏怏地走了。
真是遗憾,收拾东西回家。刚走没几步,耿三却又气喘喘地到我跟前,手里还拎着条鲜活的红鲤鱼,足有五六斤,说:“你来钓鱼,难得,哪能让你空着手?拿上,尝个鲜。”没钓着鱼怎能赖别人?我死活不要。他却利索地把鱼往我的鱼兜里一塞,脸上又露出农村人特有的憨厚笑容,扔下一句:“明天再来钓啊,先生。”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家,妻子和母亲都惊讶于我今天颇丰的收获。我把遇到耿三的事跟母亲一通说,母亲一边杀鱼一边说:“你啊,还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就是耿三今年刚承包的鱼塘。最近发水,耿三鱼塘里的鱼跑的跑,死的死,你怎么还……”
我在一旁,顿时语塞。
多好的耿三爷,多好的农村人。
【构思解说】
“从生活中找米”就是要将平时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点滴瞬间,进行梳理、筛选,从中选择认为符合写作主题的材料构思成文。回想生活,我经常会回忆起农村人的淳朴的笑容,善良的言行。他们言语直率,他们待人真诚,他们豪爽大方……当我想把他们写下来的时候,“耿三爷” 这个人物不由自主地映在眼前,我写的的这件事因为来自生活,所以自然而富真情。在写作时我考虑的是如何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现,因此着笔的重点放在人物语言、神态、行为上,在行文结构和手法运用上注意铺垫和呼应,使得结尾水到渠成,感情真切而自然。
大千世界,风情万种,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到你的“米”,写出自己的美文,表现出生活的平凡之美。
【升格示例】
[原版亮相]
美的瞬间
也许是过于忙碌,也许是喧嚣的街市,也许……我总感觉生活是如此平淡,空气中还夹杂了些许冷漠,突然间想起:我已经很少为什么而感动、而震撼了。 出去透透气吧!
大街上。
天阴沉沉的,看起来快要下雨了,大家都匆忙地赶路。我一边拨弄着路旁的柳条,一边漫无目的地四处望着。红绿灯那儿,一辆黑色的轿车疾驰而过,就在那一瞬,我看到两个行人不约而同伸手抓住了对方,向后退了一步,动作如此干净利落,就像是一场表演。 我的心为之一颤。 想看仔细一点,我走上前去,高一点儿的穿着很整齐,三十多岁的样子,矮一点儿的却是民工打扮,他的背佝偻着,或许年纪不小了。 雨终于开始下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脸上湿漉漉的。风吹来,身上凉凉的,我心里却一片温暖。
小店里。 雨越下越大,我躲进了路旁的商店里。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中年妇女。拍了拍身上的雨,我看到她正盯着我,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我一分钱也没有带,这个……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心里直打鼓——我听说有些开店的蛮不讲理,不买东西,不让出去的。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递过来一条毛巾:“擦擦头发吧,会感冒的!” 我感激地冲她笑笑,我感到自己的心也轻松起来。又是一个美丽的瞬间,我想。 风雨后。 雨停了。 天也很快晴了,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关怀,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那美丽的一瞬间……
【升格导议】
这篇文章以“美的瞬间”为题,描写了大街上和小店里两个感人而美好的瞬间,作文符合写作的要求,叙事有条有理,中心明确,写作内容来自生活,富有生活气息。不过对人物的刻画,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够具体生动,一些语言的表现力不强,应加润色。
【升格作文】
美的瞬间
也许是忙碌的日子让原本轻松的心变得沉重,也许是喧嚣的街市扰乱了我欣赏美的心情,也许……我总感觉生活平淡得像一杯白水,周身的空气中不免夹杂了些许冷漠,好像让我整个人都黯淡下来。 突然间想起:我已经很少为什么而感动、震撼了。 出去透透气吧!
大街上
天阴沉沉的,眼看一场暴雨不可避免,行色匆匆的人们各自赶着路。我一边拨弄着路旁的柳条,一边漫无目的地四处望着。突然,红绿灯那儿,一辆黑色的轿车疾驰而过,就在那一瞬,我看到两个行人不约而同伸手抓住了对方,向后退了一步,动作如此干净利落,就像是一场表演。 我的心为之一颤。 想看仔细点,我走上前去,高一点儿的穿着很整齐,三十多岁的样子,矮一点儿的却是民工打扮,他的背佝偻着,或许年纪不小了。 他们是父子、朋友,还是根本就素不相识?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只知道他们那同时伸出的手给了我最原始的感动与震撼。 雨如期而至,打在身上、脸上,觉得好凉,可是心里却一片温暖。他们的背影渐渐模糊,或许,他和他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短暂的瞬间怎样温暖了一个陌生的心灵。
小店里
雨,还在一个劲儿地下着,我躲进了路旁的副食品店里。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中年妇女。 拍了拍身上的雨,她正盯着我看,这才突然意识到我一分钱也没带,这个……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心里直打鼓——我听说有些店主蛮不讲理,不买东西不让出去的。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递过来一条毛巾,微笑着说:“擦擦头发吧,会感冒的!” 我感激地冲她笑笑,我感到自己的心也轻松起来。好一个美丽的瞬间,我想。 风雨后, 雨停了。 天很快晴了,我心里也一片晴朗。 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关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擦亮自己的眼睛,去感受这些瞬间的美丽。
【升格作文导评】
修改升格后的文章有四个特点:一是采用小标题结构全文,使文章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衔接自然;二是文章重点写了两个精彩的瞬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三是感情真挚,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四是注意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感受,心理活动的刻画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课件30张PPT。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从生活中找“米”写 作合作·探究·展示导入新课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平时有些同学聊天谈论学校生活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到这时候也开始犯难了。有一幅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情愁眉苦脸???????
横批:写不出来??
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文章生动有趣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点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探讨作文应如何选材。
(课件展示)从生活中找“米”――校园生活作文选材训练 ——学会选材从生活中找米训练目标: ⑴学会从生活中找“米”;
⑵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 训练重点: (1)学会从生活中找“米”。
(2)选材要新。阅读P119短文,了解写作内容从生活中找“米”作文得有“米”(写作材料) “米”来自生活必须做到“四多” 多留心
多观察
多思考
多积累 什么是选材: 蜜蜂采花酿蜜,首先是能够发现鲜花唐代诗人罗隐咏蜜蜂的诗句有“不论平地与高山,无限风光尽被占”,要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花都能感受到才行;其次,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走进校园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学们之所以怕写作文,就是因为缺乏写作材料。这写作中的“米”从哪儿来?完全来源于生活。 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大家来到中学已经半年了,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应该不少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两个多月来的校园生活。
讨论一下: 小结: 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大家来到中学已经两个多月年了,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应该不少了。都注意到了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像军训、运动会、校庆活动等这样的集体活动。还有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排座位、 考试、 值日、发奖活动以及初中生活的很多第一次。同学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现在回想起来,是如此的清晰与真切。同学们也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话可以讲。学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真真切切地观察生活,笔下才有话可写。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彩的,有趣的同学、尽职的老师、生动的课堂、 热闹的文体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有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你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 分享快乐瞬间PLAY 校园生活
师生互动的课堂
花样繁多的美食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精彩激烈的体育运动
扎实紧张的学习与交流
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
《我的校园生活》
佳作展示1.在选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在选材上各自有什么独到之处范文一:
《美的瞬间》
美的瞬间 也许是过于忙碌,也许是喧嚣的街市,也许……我总感觉生活是如此平淡,空气中还夹杂了些许冷漠,突然间想起:我已经很少为什么而感动、而震撼了。 出去透透气吧! 大街上 天阴沉沉的,看起来快要下雨了,大家都匆忙地赶路。我一边拨弄着路旁的柳条,一边漫无目的地四处望着。红绿灯那儿,一辆黑色的轿车疾驰而过,就在那一瞬,我看到两个行人不约而同伸手抓住了对方,向后退了一步,动作如此干净利落,就像是一场表演。 我的心为之一颤。 想看仔细一点,我走上前去,高一点儿的穿着很整齐,三十多岁的样子,矮一点儿的却是民工打扮,他的背佝偻着,或许年纪不小了。 雨终于开始下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脸上湿漉漉的。风吹来,身上凉凉的,我心里却一片温暖。 小店里 雨越下越大,我躲进了路旁的商店里。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中年妇女。拍了拍身上的雨,我看到她正盯着我,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我一分钱也没有带,这个……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心里直打鼓——我听说有些开店的蛮不讲理,不买东西,不让出去的。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递过来一条毛巾:“擦擦头发吧,会感冒的!” 我感激地冲她笑笑,我感到自己的心也轻松起来。又是一个美丽的瞬间,我想。 风雨后。 雨停了。 天也很快晴了,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关怀,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那美丽的一瞬间…… 文章有四个特点:
一是采用小标题结构全文,使文章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衔接自然;
二是文章重点写了两个精彩的瞬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三是感情真挚,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
四是注意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感受,心理活动的刻画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请大家畅所欲言,寻找“优质米”的共同特点 选材要紧扣中心 乐观向上
关键是“真”------写真事抒真情
着眼要“小”------小事件大主题
立意要“新”------发掘材料新意
“趣”味要浓------写出事件理趣
请大家各显神通,贡献 找“米”高招 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
和这个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的手腕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本质,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
是不一样的。 ——福楼拜福楼拜的意思是要具体地表现一个事物,就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就需要仔细地观察。要学会体验生活。其实就是“通过实践来感性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是拿自己的心去比一下别人的心,想一下在某种情况下,自己会怎样,从而体会人家也会怎样。老舍曾说过:思索的时间长了,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
要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分析材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文章立意才深刻。 要学会阅读吸收要善于、勤于积累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细观察——抓特点
亲体验——抒真情
深思考——巧立意
勤积累——精选材作为中学生来说,写作材料怎样去获得? 1、自己校内外生活
2、他人或前人提供的资料
3、以生活和资料为基础的想像只要大家学会选材,写作的“米缸”就永远都是满满的。话题: 从“家中”“校中”找“米”自己命题,进行口头作文。 举例: 在家中:洗衣、洗碗、帮父母做其它家务 在校中:学习、生活、和老师同学相处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