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用题专项攻略:分数的意义(拔高篇)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1.五(1)班共有25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5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
(1)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暑假,东东和明明到图书馆看书,东东每4天去一次,明明每6天去一次。8月13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他们下次相遇是什么时候?
3.过年了,妈妈买回了一些水果。
(1)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2)葡萄的千克数是橘子的几分之几?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人民公园是1路和3路汽车的起点站。1路汽车每10分钟发车一次,3路汽车每8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
5.把一张长4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且正方形尽可能的大,最少可以裁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6.同学们去永州市柳子街进行研学旅行,男同学有24人,女同学有20人,现在把男、女同学都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且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此时男、女分别有几个学习小组?
7.请你猜一猜.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6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几?
(2)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大是多少?
8.传说汉朝大将韩信用一种特殊方法清点士兵的人数,他的方法是让士兵先列成三列纵队(每行三人),再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最后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他只要知道这队士兵大约的人数,就可以根据这三次列队排在最后一行的士兵是几个人,而推算出这队士兵的准确人数.如果韩信当时看到的三次列队,最后一行的士兵人数分别是2人,2人,4人.并知道这队士兵约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你能很快推算出这队士兵的人数吗?
9.有一筐苹果不到50千克,分装在礼盒里,每盒装8千克正好装完;每盒装10千克也正好装完。这筐苹果有多少千克?
10.一袋糖果,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或25个小朋友后,最后都剩下3粒.这袋糖果至少有多少粒?
11.一盒糖果,5个5个地数,或者6个6个地数都正好数完.请问这盒糖果最少有多少个?
12.有一箱苹果2个2个地数差一个,3个3个地数和5个5个地数也都正好差一个,这箱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13.爸爸妈妈都在上班,爸爸上3天休息1天,妈妈上5天休息1天,如果6月27日两人都在休息,下次他们同时休息是在几月几日?
14.班里要购进一批图书,班长小明先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每人只能选一种.)
课外读物 科普类 历史类 童话类 文学类 合计
喜欢的人数 10 8 16 6
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把表中的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李明的身高相当于张军身高的,相当于王琦身高的,张军和王琦相比,谁更高一些?把你的思路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16.一个分数是,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减去多少?
17.如图,一个正方形的花圃,其中的种月季花,玫瑰花的占地和月季花同样大,海棠花的占地是月季花的3倍。
(1)在图中分别表示出三种花占地的大小。
(2)月季花和玫瑰花一共占这块地的 。
(3)海棠花比月季花多占这块地的 。
(4) 花和 花合起来一共占这块地的。
18.有一堆糖,如果4块4块数,则多2块,5块5块数,则多3块,6块6块数,则多4块。问:这些糖至少有多少块?
19.有一包糖的数量在40块以内,把它分给6个人或是分给9个人都可以正好分完,这包糖最少有几块 最多有几块
20.一副扑克牌52张,最上面红桃A,每次把上面的10张放到下面,顺序不变,问:进行多少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最上面的那张仍然是红桃A?
21.星期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一般情况下学校使用的国旗为4号国旗,长144cm ,宽96cm。请算出学校国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2.一个假分数的分子是29,把它化成带分数后,整数部分、分子、分母是三个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连续自然数,求这个带分数.
23.甲数是乙数的三分之一,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54,甲数是多少 乙数是多少
24.一次会餐准备了A,B,C三种饮料.餐后统计,三种饮料共饮用了65瓶,平均每2人饮用一瓶A种饮料,平均每3人饮用一瓶B种饮料,平均每4人饮用一瓶C种饮料,参加会餐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1)
(2)
【分析】由题意可知:五(1)班共有25幅书法作品参赛,5幅作品获奖,全校255幅参赛作品。
(1)求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用五(1)班获奖作品数除以全班参赛作品数即可;
(2)求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用五(1)班参赛作品数除以全校参赛作品数即可。
【详解】(1)5÷25=
答: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
(2)25÷255=
答: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的实际应用。
2.8月25日
【分析】由题意可知,它们下次相遇经过的天数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两人在图书馆相遇的日期加经过的天数即可。
【详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两人经过12日再次相遇。
8月13日+12日=8月25日
答:他们下次相遇是8月25日。
【点睛】此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他们下次相遇需要经过的天数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3.(1);
(2);
(3)葡萄的千克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分析】(1)求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用橘子的千克数除以苹果的千克数即可;
(2)求葡萄的千克数是橘子的几分之几,用葡萄的千克数除以橘子的千克数即可;
(3)比照前两问可以提问葡萄的千克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详解】(1)12÷15=
答: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
(2)8÷12=
答:葡萄的千克数是橘子的
(3)葡萄的千克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答案不唯一)
8÷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的实际应用。
4.40分钟
【分析】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后又同时发车需要的时间,就是这两路汽车每发一次车间隔的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10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
答: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40分钟又同时发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两路车同时发车的最少的间隔时间就是10和8最小公倍数,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24个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的边长是4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求出40和15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算出长方形的长边可以裁几个,宽边可以裁几行,最后用长边上的个数乘宽边上的行数,求出正方形的总个数。
【详解】15=3×5
40=2×2×2×5
所以15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5,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可以分:40÷5=8(个)
宽边可以分:15÷5=3(个)
一共可以分成:8×3=24(个)
答:最少可以裁24个这样的正方形。
【点睛】理解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正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6.每组最多有4人;男同学有6个小组;女同学有5个小组
【分析】要把男、女同学都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且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求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求男、女分别有几个学习小组,用男女生人数分别除以每个小组的人数即可。
【详解】24=2×2×2×3
20=2×2×5
所以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即每组最多有4人。
24÷4=6(组)
20÷4=5(组)
答:每组最多有4人;男同学有6个小组;女同学有5个小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理解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求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解题的关键。
7.15;90
【详解】试题分析:(1)即求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把45和60进行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2)同时是6和5的倍数必须满足:末尾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此题求的是同时是6和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末尾是0,那么十位最大是9,进而得出结论.
解:(1)45=3×3×5,
60=2×2×3×5,
所以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答:这个数最大是15;
(2)由分析可知:该两位数的个位是0,十位是9,即两位数最大是90.
点评: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8.347人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类似于孙子定理,又叫同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分组时,只要余数相同,求总数;此题先明白韩信当时看到的三次列队,最后一行的士兵人数分别是2人,2人,4人.是说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少3人,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少3人,所以总人数应该是5和7的公倍数少3人,只要找出在300﹣﹣400间的人数,再找符合先列成三列纵队(每行三人)看到2人,所以总人数应该是3的倍数多2人即可.
解:由题意可知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少3人,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少3人,
所以总人数应该是5和7的公倍数少3人,先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5×7=35,且这队士兵约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
就找公倍数在300﹣400之间的312、347、382,
同理,又因为成三列纵队(每行三人列)多2人,所以总人数应该是3的倍数多2人,最终符合题意的是347.
答:这队士兵约有347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问题,根据韩信当时看到的三次列队,最后一行的士兵人数分别是2人,2人,4人.可知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少3人,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少3人,所以总人数应该是5和7的公倍数少3人,再求5和7的公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4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苹果的重量是8和10的公倍数,且小于50,据此解答。
【详解】50以内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50以内10的倍数有10,20,30,40。
符合题意的是40。
答:这筐苹果有4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10.103粒
【详解】试题分析:由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或25个小朋友后,最后都剩下3粒,可知;这袋糖果减去3粒后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或25个小朋友就没有剩余,即这袋糖果减去3粒后是20和25的公倍数,要求至少就是求出20和25的最小公倍数后,再加上3即可.
解:20=2×2×5,25=5×5,
所以20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5×2×2×5=100,
所以这袋糖果至少有:100+3=103(粒);
答:这袋糖果至少有103粒.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这袋糖果减去3粒后是20和25的公倍数.
11.30个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求最小公倍数问题,求出5和6的最小公倍数问题即可解决.
解: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5×6=30;
答:这盒糖果最少有30个.
点评:此题属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问题,能够根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29个
【分析】因为2个2个地数差一个,3个3个地数和5个5个地数也都正好差一个,那么苹果个数就是2,3和5的公倍数减1,至少有多少个就是2,3和5的最小公倍数减1.
【详解】2,3和5的最小公倍数:2×3×5=30,
30﹣1=29(个).
答:这箱苹果至少有29个.
13.7月9日
【分析】爸爸每工作3天休息1天,4天一个循环,最后的一天休息;妈妈每工作5天休息1天,6天一个循环,最后的一天休息;要让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找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从6月27日后第12天,爸爸、妈妈下一次同时休息。6月30天,还有30-27=3(天),7月还需要12-3=9(天),据此解答。
【详解】5+1=6(天),
3+1=4(天),
6=2×3,
4=2×2,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即12天后,爸爸、妈妈再次同时休息。
30-27=3(天)
12-3=9(天)
答:下次他们同时休息是在7月9日。
【点睛】此题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作为下一次同时休息需要的天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40,1;<<<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统计表可得,一共调查了10+8+16+6=40人,把总人数看做单位“1”,据此用喜欢每种课外读物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解答问题;
(2)再把上面得出的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即可解答.
解:(1)一共调查了10+8+16+6=40(人),
喜欢科普类的:10÷40==;
喜欢历史类的:8÷40==;
喜欢童话类的:16÷40=;
喜欢文学类的:6÷40==;据此完成表格如下:
课外读物 科普类 历史类 童话类 文学类 合计
喜欢的人数 10 8 16 6 40
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
(2)因为总人数一定,且6<8<10<16,
所以<<<.
点评:此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15.王琦
【分析】李明的身高相当于张军身高的,即李明身高:张军身高=6∶7;李明身高相当于王琦的,即李明身高:王琦身高=3∶4。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李明与王琦身高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8。据此即写出李明、张军、王琦身高的连比,由此即可看张军和王琦相比,谁更高一些。
【详解】由题意:李明身高∶张军身高=6∶7
李明身高∶王琦身高=3∶4=6∶8
由李明身高∶张军身高∶王琦身高=6∶7∶8
由此可知:三人中王琦最高
答:张军和王琦相比,王琦更高一些。
【点睛】此题也可先把张军的身高看作单位“1”,然后再表示出来李明与王琦的身高,再比较。
16.1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16÷(16-12)
=16÷4
=4
20-20÷4
=20-5
=15
答:分母应减去15。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通过减去的数转化成倍数关系。
17.(1)
(2)
(3)
(4)月季花、海棠花
【详解】(1)海棠花占:1×3=3份
即海棠花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2)+=
答:月季花和玫瑰花一共占这块地的。
(3)﹣=
答:海棠花比月季花多占这块地的。
(4)+=
答:月季花和海棠花合起来一共占这块地的。
故答案为:,,月季花、海棠花。
18.58块
【详解】4=2×2 6=2×3 4、5、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60-2=58(块)
19.最少18块 最多36块
【解析】略
20.26次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把从第一次移动10张到若干次移动后,红桃A再次出现在最上面看做是一个周期;可以先求出这一个周期一共移动了多少张牌,也就是求出52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52=2×2×13;
10=2×5;
所以5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13×5=260;
260÷10=26(次);
答:进行26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最上面的那张仍然是红桃A.
21.
【详解】96÷144=
22.4
【解析】略
23.18;54
【解析】略
24.60人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