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公开课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公开课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9 11:37:07

文档简介

《铁杵成针》课堂教学反思
在铁杵成针的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1.朗读训练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包括个人读、小组读、带拼音读、带停顿读、去掉拼音和停顿读、带标点竖着读、去标竖着读等。通过这些朗读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2.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查阅资料法、扩词法、填词补空法、联系上下文法和结合生活实际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演绎对话方面:我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老奶奶和李白的对话,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朗读时可能会出现语音不准确、语调不和谐等问题,需要我进行个别辅导;有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或理解错误,需要我进行引导和纠正;有些学生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表演不当或合作不默契等问题,需要我进行协调和指导。
总的来说,铁杵成针的课堂教学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共19张PPT)
李白
他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
他与杜甫合称为“李杜”。
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根据提示猜人物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借助魔棒读顺课文

huán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去掉拼音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去掉磨棒读
磨针溪,在象耳
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组内交流,说说课文的意思。
磨针溪的地理位置
磨针溪位于象耳山脚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传说
放弃
世间,世上
起因
离开
没有
谁在哪里干什么?
成功
太白感其意,还 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结果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对比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经过
他路过这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婆婆
正在
遇见
路过
李白会问什么呢?
问之,曰:“欲作针。”
指老婆婆
(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想要

演一演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启示:
做事只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大胆地说:
面对困难和挫折,失望气馁的时候,我想对自己说......
面对挑战和难题,畏惧退缩的时候,我想对自己说......
面对恐惧和害怕,准备放弃的时候,我想对自己说......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chu
铁杵成针①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方舆胜览·眉州》。铁
杵,用来春米或捣衣的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2溪,
铁棒。
②〔是〕这。
逢老媪方③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
针。”太白感其意④,还卒业⑤。
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
学业。
张勤焉幸
囊萤恭勤博贫焉逢卒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用这样的方法,我
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yin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03“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之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课题:铁杵成针
第一步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卒”,会写“逢、卒”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第二、三步 挖掘思政元素 学习古人知错就改、坚持不懈的精神。
匹配思政素材 1.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李白知错能改、支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2.学习古人知错就改、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四、五步 实施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情感认知 1.谈知导入,引出作者。 2.播放《铁杵成针》动画视频,导入新课。 3.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组词法)
探究新知情感体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停顿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生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其朗读,再全班齐读。 3.去拼音读。 4.解决文中两个多音字的读音:磨、还。 5.竖着读:古人写书是竖着排列,而且是从右往左写的。 6.去标点读: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是现代人根据古人意思自己加上去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的意思你们能明白吗? 7.【同桌合作】请同桌两人互相讲一讲课文的意思,遇到不太会讲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如果还不太会的,可以举手问问老师。 8.【班级交流】谁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古文的意思? 9.重点点拨 【出示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组词法解决这个句子,世组词世间、传组词传说、成组词完成、弃组词放弃。世间传说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时,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根据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了这座山是象耳山。 这句话也是这个故事的起因。事情有因就有果,请生去文章中找一找这篇课文的结果。 10.“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结果 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根据意思,确定“还”的读音。 11.【出示生字】“卒”,提醒学生写“卒”字需要注意的点。 12.对比前后李白的变化,找出原因。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经过这条溪的时候,看见老奶奶正在磨铁杵,疑惑地问道。老奶奶答道,想把它磨成针。 “之”代表老奶奶,学生找出“其”也是老奶奶的意思。
拓展升华情感内化 1.【小组活动】李白和老奶奶之间的对话。 2.【班级展示】请生上台表演展示。
第六步 反思总结 提炼升华 1.李白具有知错就改、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学业有成。 2.出示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联系生活,谈谈自己体会。 3.伴随古琴声,全班再次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