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04 09:53:4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多么振奋人心的歌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这只雄狮已经醒来了: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沿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和文化特色上各有千秋。中国正式加入WTO,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骄傲与自豪!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学目标
1.结合前面学习的中国地理相关知识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发展特色,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复杂多样
众多
发展中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106页,思考下列问题
一、基本国情
(1)自然方面:中国自然条件_________,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2)人文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_____。
(3)自然资源:总量_ _ ,人均占有量较少。
(4)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丰富
1、阅读课文和下列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你知道中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及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形成多样的热量带;我国东西跨度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各地降水多少不同,形成多样的干湿地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的两侧气候不同;高山高原区形成垂直分异的气候;青藏高原上形成高山高原气候。我国东部面临太平洋,西部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东部地区,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
(1)找出中国沿边主要边境口岸,说一说,它们对当地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
(2)想一想,中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
(3)举例说明,中国沿边地区应如何发展经济?
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1)沿海地区:_____ 、长江三角洲和__________ _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2)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国家开放了一系列陆地 ,边界贸易发展迅速,旅游业成为_____省的经济支柱。
(3)黄河流域:___________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使长江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京津冀
珠江三角洲
云南
新亚欧大陆桥
对外交通联系
上海
武汉
重庆
自主学习教材106,107页,思考下列问题 :
二、区域特色
边境口岸
区域特色
沿海地区:
率先发展 拉动内地
沿边地区:
资源丰富 边界贸易
东方巨龙
腾空而起
(1)30多年来,中国积极 ,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 和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 。
(3)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中国在 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自主学习教材108,109页,思考下列问题 :
对外开放
联系
交流
世界
世界
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与世界
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
中国海军参加亚丁湾护航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中国领导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进出口贸易额 货物出口总额 货物进口总额 钢 煤 原油 发电量 水泥 化肥
排名 2 2 1 2 1 1 4 1 1 1
指标 棉布 谷物 肉类 籽棉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茶叶 水果
排名 1 1 1 1 4 1 1 3 1 1
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你有何感想?
材料一: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
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教材109,110页,思考下列问题 :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存在问题: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发了一系
列 问题。
2、解决措施:国家提出了调整 、
转变 的 战略。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图中反映了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大气污染
滥砍乱伐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阅读材料,说说为什么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等加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继续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积极发展科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季风
1/5
总量
国际
边界
课堂小结
2
世界
贸易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发展
方式
1.我国的领土和人口分别居世界的第几位( )
A.第一和第一 B.第一和第二
C.第三和第一 D. 第三和第三
2.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工业发展速度慢,地区发展平衡
C.西部地区工业优先发展与东部
D.东南沿海以重工业为主,机械工业占主导地位
3.中国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谷物、棉花、肉类、水果
B.谷物、大豆、肉类、水果
C.大豆、甘蔗、花生、水果
D.谷物、油菜、甘蔗、棉花
C
A
A
当堂检测
4.我国北方著名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北部湾渔场
D.莺歌海盐场、南海沿岸渔场
5.下列有关中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D.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
B
B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 B.已成为发达国家
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2.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俄罗斯 B.巴西 C.中国 D.印度
3.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4.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D.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5.下列区域与其经济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畜牧业 B.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最早
C.黄河流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D.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
6.有关中国区域特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海岸线及陆上界线漫长,利于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
B.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是我国最早成立的5个经济特区
D.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长江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7.下列有关中国参与国际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中国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B.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D.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8.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9.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21cnjy.com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10.关于我国各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塔里木盆地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 D.黄土高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1~12题。21·cn·jy·com
1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能够体现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设 B.神舟十号飞船升空
C.青藏铁路通车 D.中国维和部队的建立
14.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有利于( )
A.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家市场
C.控制我国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5.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互惠与共生 有家难回 农民的饭碗 所剩无几
A B C D
二、综合题
1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资源总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状况: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能源资源状况: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即使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矿产资源状况: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耕地资源状况: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2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的能耗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2倍(2011年)。
材料三 我国众多企业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都依赖进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7.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全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我国西部钢铁基地攀枝花附近建有________水电站。21教育网
(2)B为我国________市,上海________新区已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3)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 。
(4)从图中反映出的有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分析,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继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采取的措施有 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DCC) 6——10(DABCA) 11——15(ABDBA)
二、综合题
16.(1)以上材料说明:①我国虽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资源大国、经济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②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较低;③中国科技水平较低,且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2·1·c·n·j·y
(2)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①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②我国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从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而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③大力发展科技,培养高素质人才。(合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17. (1)(长江)三峡 二滩
(2)重庆 浦东
(3)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腹地宽广
(4)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水等自然资源;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良性循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