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法】
朗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问:你们知道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吗?它的来历呢?
2.作者链接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合作·探究·展示】
一、感知内容,学习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朗读。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探究品味
1、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
一个 的世界
2、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3、改写神话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三、名词解释
想象和联想
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四、课堂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板书设计
街灯
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反馈检测】
一、基础训练题
1.对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不属于这首诗的特色的一项是(??? )
A.联想自然???? B.想象丰富??? C.意境美妙????? D.语言铿锵
3.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街灯和明星极为相似,互相比喻,使联想自然。
B.“缥缈的空中”是说天空摇晃不定。
C.写实为想象作了铺垫。想象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D.诗人之所以想象天上的自由幸福,正因为当时人民苦难深重。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代表诗集《________》《星空》等。
5.这首诗有写实,但更多的是想象。请指出诗中的想象部分。
6.想象部分是用哪个字来统领的?
7.想象的东西诗人却说得很肯定,说得似乎确有其事,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8.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传说中的大不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9.请你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方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福州·2002卷)
参考答案
一、1.A? 2.D? 3.B
二、4.郭沫若? 女神? 5.后三节诗是想象部分。? 6.“想”? 7.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要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黑暗统治下没有自由和幸福的现实生活的坚决否定和抨击。? 8.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当然不能照搬。引用传说(又何止是传说),又不能拘泥于传说,一切依主题的需要而定。
9.此题意在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23张PPT。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导入新课 问:你们知道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吗?它的来历呢?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品味诗句,感悟意境。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20年代初,诗人郭沫若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面对街市上的明灯,诗人也产生了联想,
在灿烂的星空的启发下,写下了浪漫气
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预习检测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代表诗集《________》《星空》等。合作探究展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的特点1、现代格律诗
2、全诗分为4节,每节四句
3、每句三个一节拍
4、偶句押韵,节奏和谐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第一节中的两个“街灯”含义一样吗? 不一样,前一个指人间现实中的“街灯”;后一个指想象中的街灯。2.“来往”与“闲游”可否互换?为什么? 不行。“来往”是牛郎骑着牛儿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不是在天河中闲游;他俩在天街无事游逛,只能说“闲游”。合作探究精读品析
3.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
又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什么?
诗中哪些景物是联想?哪些景物是想像?
补充知识:联想与想像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牛郎织女生活光明 自由 幸福 美好想象联想4、与民间传说相比,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街市》中有哪些不同的表现?郭沫若为什么要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做这样的改造?牛郎织女的传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以水深浪大的天河隔开,无法巧渡,每年只有农历七月七日那一天鹊桥相会。难得相见、涕泪涟涟、悲苦无奈。 联系背景思考
上个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 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这些诗收录在《星空》里。
作者为什么会有新奇的想像?
(诗人对天上的街市仙境的描写与传说中民间故事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天上美好 幸福人间黑暗 凄凉对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诗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延伸拓展 仿照例子,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例子: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1).雪花——茶
(2).钢笔——月亮
(3).夏夜——钢铁
(4).沙滩——车轮
这首诗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生活幸福的天上街市图,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黑暗的现实社会,但并不绝望,仍有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念,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课文小结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渺的幻想,表过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C、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D、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现实黑暗生活的逃避。
当堂小测c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结束语重点语段训练
《天上的街市》选段.回答问题。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③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④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诗中哪些部分是实写?哪些部分是想像?两者有什么关系?
2.诗中反复出现“定然”有什么作用?
3.“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能否改成“亮”或“闪”?为什么?
4.最后一节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流星”?
5.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参考答案)1.第①节是实写,第②③④节是想像、虚写,实写是为想像作准备的,想像是对实写的升华。 2.强调肯定,表现诗人坚信天上街市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著。 3.不能,“点”说明有点灯人,暗示天上的街市有幸福的人们生活。 4.用“朵”更能突出流星的美丽,暗合流星像花的比喻。 5.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