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导学案教学资源包 第6单元 奇思妙想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导学案教学资源包 第6单元 奇思妙想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3 21:36:47

文档简介

诵 读 欣 赏
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
2.用口头语言描绘想像的画面,营造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赏析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诵读欣赏。
【教学法】
引导交流法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迢迢牵牛星》
【合作·探究·展示】
一、导入
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他们相遇是惬意的,相守的温馨的,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的别离,难得的相会。这样一个传说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具雏形,一同学习《迢迢牵牛星》
二、文学常识介绍
1. 古体诗,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
2. 内容大多写士子失意彷徨的苦闷,夫妻间的离愁别绪。
三、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 二读课文
要求:勾勒画面,复述情节
3. 情节描述
要求:抓住人物、环境、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
四、赏析诗歌
1.牛郎织女两个人物,主要写织女。
2.织女的活动(织而无丝)
3.为何无丝,又为何织?(思念亲人;排解内心苦闷)
4.对比《天上的街市》中天河“浅浅”“不甚宽广”,本文“清”“浅”却“相去复几许”。
《天上的街市》解放牛郎织女为写对光明、自由、幸福的追求与憧憬;
《迢迢牵牛星》写夫妻间的离恨与相思。
5.三读课文,对比《天上的街市》《迢迢牵牛星》的情感
6.课文如何更好体会情感(叠字,并标出)
7.重读叠字,四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本文以织女为中心展开想像,请据此想像牛郎怎样思念妻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合作?探究?展示】
过度:世间的思念远非亲人之间,李白也有不少思念友人之作,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文学常识介绍
李白(字、号、年代、小李杜)
李白及其他作家的送别作品
体裁:七言绝句 送别诗
二、释题
人物、事件、距离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找出压韵的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的景色(杨花、子规)
3.景物的特点
杨花: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
子规:啼叫声哀鸣(不如归去)
4.眼见飘坠的柳絮,耳闻子规哀鸣,本已撩人愁思,却又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事件)
5.小结:此景暗含了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
6.友人远去,诗人的情感何以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
7.再读课文,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四、拓展
1.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
如: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假设你是月亮,到了龙标。你将会对月亮说些什么。
五、学生小结
六、布置作业
收集相关名句,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课件17张PPT。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导入新课 诗以言情,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合作探究展示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预习提示:
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为何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 有人认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情景交融,想象独特”,试结合诗句说明。知识积累出处:组诗《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 无名氏作内容: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和士人的彷徨失意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评价: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联系已有知识,说一说你所知道的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一边是遥远的牛郎,
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
一扎一扎地穿梭织布。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
相思的眼泪如下雨般零落。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
相隔的距离又能有多远?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
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译文赏析思考 品读 — — 《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为何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
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
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
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 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句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情景相生。 “盈盈”写水美, “脉脉”写情深,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根据要求,找出对应的诗句:含蓄而深沉地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从形态和声响方面写织女勤劳的诗句直接描写织女相思之苦的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知识积累:互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 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也并非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知识积累:叠字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增强了全诗缠绵的情调。
试着分析诗歌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情景交融 想象奇特——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离愁别绪写景}不如归去漂泊无定杨花子规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