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9 18: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2022年11月全球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和深海养殖融合示范项目,在福建南日岛开工建设。下图为该项目设计平台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示范项目利用的海洋资源是( )
①生物资源——海水养殖②能源资源——风力发电③矿产资源——可燃冰④化学资源——海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福建省建设该项目的优势条件是( )
①渔业资源丰富②大风天数多,风力强劲
③人口密集,开发前景广阔④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屿 B.台湾岛位于我国南海
C.我国海岸线长达2.2万千米 D.台湾海峡是我国内海
4.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量砍伐红树林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
5.下列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
C.建设滨海湿地公园 D.伏季(6、7、8月)休渔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 )
A.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
7.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
A.保护海岸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涵养水源
海洋牧场被誉为“蓝色粮仓”,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读中国疆域图(图1)、全国海洋牧场示范区各海区分布比例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8.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与优越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下列选项能准确说明中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是( )
A.我国海岸线漫长,不利于发展海外贸易
B.我国西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C.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D.我国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9.结合“中国疆域图”“全国海洋牧场示范区各海区分布比例示意图”,判断下列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占比居前两位的依次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① C.③和④ D.④和③
10.从2015年到2022年,全国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初具规模,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以下不属于海洋牧场生态效益的是( )
A.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递增趋势
B.一些稀有甚至濒临绝迹物种纷纷在礁区再现
C.提高了周边海域渔民的捕捞产量和捕捞收入
D.对于水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减排固碳效果明显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国海洋自然环境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对中国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跨多个温度带 B.大陆架面积宽广
C.海水温度适中 D.近海海阔水深
12.下列关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全部的海洋生物资源
B.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已经不需要进口石油资源
D.布袋盐场是中国最大的盐场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现综合治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 )
①生物资源②矿产资源③森林资源④潮汐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严禁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B.提高海洋石油开发技术
C.加大对海洋生物的捕捞力度 D.制定海洋保护的法律法规
2022年10月19日晚,我国利用新的勘探技术,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到2025年,我国南海将建成“万亿方大气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提供充足的海底优质清洁能源。下图为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进行海底勘探的最大困难是( )
A.海面风浪较大 B.海上天气多变
C.海洋地质条件极端复杂 D.地壳运动活跃
16.“万亿方大气区”建成的意义有( )
①为区域建设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 ②有利于缓解海南岛海洋污染
③有利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 ④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惠。
材料二 6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海洋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近年来我国近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有些鱼在近海甚至绝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17.青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
18.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19.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你应该为祖国的“蓝色经济”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B
6.C 7.A
8.C 9.B 10.C
11.D 12.B
13.B 14.C
15.C 16.D
17.海水温度适宜;大陆架宽广 18. 过度捕捞 实行休渔期 19.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不污染水源、不过度捕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