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0课:下雨了
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知道线条,线条在生活中无所不在,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生活中离不开美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得能力。
教材分析 《下雨了》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学期中“有趣的生活”单元中的一课。按照新课程标准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一课的内容,具体的讲:就是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等方式大胆地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欣赏美术作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由于一年级孩子的学情,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画出五颜六色的雨伞,略微了解雨中人的动态和形象。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准备上课。
导入新课 播放下雨的录像: 大雨、暴雨、小雨、雷阵雨…… 观察和感受下雨时的过程情景。 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复习,提问: 雨是怎样形成的?下雨时自然界有什么变化? (讨论发言:地面的水蒸汽上升遇冷空气形成。乌云、闪电、雷声、雨滴……)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播放课件: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学生作品。 同学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人与环境的表现方法。 (说一说下雨时所见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动态和雨具的使用方法。) (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组内进行分析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答。)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学生绘画 板演: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人物动态,教师加以指导和添加。 引导学生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下雨时你见到的情景、有趣的事,你在雨中…… 3.提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生动地表现雨中的人物并添加环境。 (观察了解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学习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学生完成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组织讲评 学生自评、互评并交流。 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学们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人物活动和雨中的趣事。我们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及时画下来。
板书设计 10、下雨了 动态 情绪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