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素与物质分类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混用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但Na2O2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B.汽油、漂白粉、水玻璃、胶体均为混合物
C.“静电除尘”、“燃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3.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
B.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原理不同
C.酒精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D.“84”消毒液(有效成分:)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
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石灰乳 ②胶体 ③消毒用的酒精 ④有色玻璃 ⑤生理食盐水⑥云、雾 ⑦蔗糖溶液 ⑧蛋白质溶液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⑥ D.②③④⑤⑥⑦⑧
5.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A.CO2 B.H2O C.Na2O D.SO3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化合物MgO、AlCl3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②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
③SO3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④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化学键
⑤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②④
7.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大量食用亚硝酸钠容易导致中毒,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亚硝酸钠是一种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8.“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液体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是浊液 ④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⑥一段时间内可稳定存在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
C.①⑦ D.①④⑤⑥
10.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玻璃 B.酒精 C.胆矾 D.液氯
12.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一种写法 为6:02 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6. 02 ×1023相似。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8 g水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 NA
C.0.1molFeCl3·6H2O加入沸水中完全反应生成胶体的粒子数为0.1 NA
D.将22.4 L HCl配成1 L溶液,c(H+ )为1 mol/L
13.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除掉胶体中的氯化钠半透膜、蒸馏水、烧杯
B.碘水中碘的萃取分液漏斗、酒精、带铁圈的铁架台
C.粗盐的提纯蒸发皿、玻璃棒、温度计
D.海带在空气中灼烧三脚架、坩埚、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
14.日常生活中有“富硒西瓜”、“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硒、钙、氟、碘应理解为
A.元素 B.氧化物 C.分子 D.单质
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氨水 B.一水合氨 C.氯水 D.盐酸
16.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A.NaHSO4 B.CH4 C.NaHCO3 D.HNO3
17.《书·舜典》附亡《书》序:“帝鳌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金刚石 水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NO2 盐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NH3·H2O 食盐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A.A B.B C.C D.D
1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明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由碳的氧化物和氢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B.青蒿素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物理性质
C.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90∶11∶40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的制备是否成功
(2)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的性质,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 ,其原因是 。
②乙同学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③提纯胶体的方法是: 。
20.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60 mL。
②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 mL,再滴加1%的K2CO3溶液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③加热煮沸至液体变成透明红色。
④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 。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 。
2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 B. C. D. E. CuO F. G. H.
2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写序号)。
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氯化银 ⑧氯化钠 ⑨乙醇 ⑩蔗糖
23.(1)NaOH的摩尔质量是 。将4gNaOH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取出10mL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根据交叉分类法,请用直线将下面的酸与酸的分类连接起来
还可以补充的酸的分类标准有(只填一种): ,从而将酸分成 。
参考答案:
1.C2.D3.B4.B5.C6.B7.B8.D9.B10.B11.A12.B13.A14.A15.B16.D17.A18.C
19. 丁达尔效应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溶液变为红褐色 氯化铁溶液过稀,不能生成胶体 产生红褐色沉淀 渗析
20. 胶体 一条光亮的通路
21.BH
22. ③⑦⑧ ④⑥⑨⑩
23. 40g/mol 1mol/L 0.1mol/L 酸性强弱(或沸点高低),强酸、弱酸(或难挥发性酸、挥发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