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中含2NA个HCl分子
B.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2.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每千克海水中一些主要盐类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K+ B.Ca2+ C.Na+ D.Cl-
3.若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CH4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6 NA
B.在0℃,101kPa时,22.4 L H2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
D.NA个CO分子和0.5 mol CH4的质量比为7:4
4.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10.8g H2O B.3.01×1023个CH4分子;
C.0.3mol NH3 D.标准状况下,11.2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
5.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1mol·L 1AlCl3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00 mL、1 mol L 1氯化钠 B.100 mL、2mol L 1氯化钙
C.150mL、3mol L 1氯化钾 D.75 mL、2 mol L 1氯化铁
6.配制的NaCl溶液,下列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7.工业上监测 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为SO2 + H2O2 + BaCl2 =BaSO4↓ + 2HCl。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L的双氧水溶液中含有 H2O2分子数目为 0.2NA
B.含0.02 mol BaCl2的溶液充分反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02NA
C.吸收 0.224 L SO2气体的分子数为 0.01NA
D.生成 2.33 g 的BaSO4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B.碳的摩尔质量为12g
C.阿伏加 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
D.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mol-1
9.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和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0.设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和含有氢原子总数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C.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NaCl中含有个NaCl分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 B.1摩尔H2SO4质量为98g
C.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D.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12.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用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C.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O2(标准状况),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80gSO3中含3NA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L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1NA
B.乙烯和乙醇蒸汽的混合物共0.1mol,充分燃烧后消耗O2为0.3NA
C.0.1mol14NO和14CO混合气体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5NA
D.常温下1LpH=1的H2SO4溶液中H+数目为0.2NA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gHCHO和CH3COOH混合物中H原子数为2NA
B.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数为2NA
C.一定条件下,6.4g铜与过量的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molH2O2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A
15.设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g铁粉与足量Cl2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1mol NH3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的SO3含分子数为NA
D.常温下,1 L 0.1mol·L-1 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1NA
16.在273K和101kPa条件下,将2g氢气、1.4g氮气和1.6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6.72L B.24.64L C.10.08L D.13.44L
17.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 g OH-所含电子数为9 NA
B.32 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2 NA
C.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时充分反应制得氯气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SO3所含S原子数目为0.1 NA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7g氢氧根离子(OH—)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B.7g乙烯(CH2=CH2)所含的电子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D.1molFe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失去电子都是3NA
19.用NaCl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 g。
(2)配制溶液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部溶解。
b.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c.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d.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 mL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f.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0.根据题意填空:
(1)3.01×1023个CO2分子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它与 gH2O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0.4molOH-的中有 个电子。
(2)同温同压下,SO3与SO2的密度之比为 ;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
(3)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28g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
(4)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21.(1)0.05 mol的硫酸钠中含有 个氧原子,与 g NaCl中所含有的Na+数目相同。
(2)质量都是 50 g 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填分子式)。
(3)0. 5 L 0.5 mol L-1FeCl3溶液中的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O2、SO2、SO3的质量之比为1:2:5,则它们的氧原子数之比为 。
22.卫生部发出公告,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安全无毒物质,带有结晶水,通常还含有CaO,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Na2O2)性质相似,都会与H2O和酸反应。
(1)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CaO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电子4 mol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O2=2CaCO3+O2
(2)写出过氧化钙(CaO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测定过氧化钙样品(含有CaO杂质)中过氧化钙的结晶水的数目,做如下实验:
实验一: 称取5.42 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mL。
实验二:另取同一样品5.42 g,溶于适量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7.0 g。
①5.42 g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 。
②该样品中CaO2·xH2O的x值为 。
23.(1)15.6g Na2X中含Na+ 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
(2)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 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 (用含NA的式子表示)。
(3)标况下,密度为1.25g/L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
(4)下列各项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有 。
①卤水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静电除尘 ④油水分离 ⑤血液透析 ⑥三角洲形成 ⑦酸碱中和 ⑧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 ⑨臭氧消毒
参考答案:
1.B2.D3.C4.B5.C6.B7.D8.C9.D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D
19.(1)5.85
(2)c b a d f e
20. 1mol 11.2L 18 4NA或2.408×1024 5︰4 3︰2 NA(或6.02×1023) 95g/mol MgCl2
21. 1.204×1023 5.85 NH3 1.5mol/L 1:1:3
22. C 2CaO2+4H+=2Ca2++2H2O+O2↑ 0.06 mol
23. 78g/mol L 42.86% ④⑦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