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必修一 第4章检测卷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必修一 第4章检测卷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9 16: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
1.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某同学将pH分别为1,7,10的等量唾液淀粉酶滴入编号为甲、乙、丙的装有等量淀粉溶液的3支试管中,立即将3支试管置于85 ℃水浴中,10 min 后分别加入碘液,能出现蓝色的试管是(  )
A.甲试管 B.乙试管
C.甲和丙试管 D.甲、乙、丙3支试管
2.同一个体内的各类细胞所含酶的(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3.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可能是(  )
A.纤维素酶
B.0.5 g/mL蔗糖溶液
C.清水
D.10% HCl溶液
4.下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液面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5.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液泡膜
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6.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7.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8.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9.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
A.自由扩散功能 B.流动性
C.主动运输功能 D.选择透过性
10.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1.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大分子物质穿过核孔属于(  )
A.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
C.胞吞或胞吐 D.以上都不对
12.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固醇,自由扩散
B.性激素,协助扩散
C.蛋白质,主动运输
D.蛋白质,胞吞
13.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45 ℃,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C.氨基酸缩合速度加快
D.氨基酸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14.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润在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 的蔗糖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
A.蒸馏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
B.KNO3溶液、蒸馏水、蔗糖溶液
C.蒸馏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O3溶液、蒸馏水
15.把数条5 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质量浓度为0.10 g/mL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30 g/mL 的蔗糖溶液
D.在质量浓度为0.40 g/mL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16.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设计及结果。
试管 ① ② ③
纤维素悬液/mL 2 2 2
纤维素酶液/mL 1 1 1
反应温度/℃ 30 40 50
斐林试剂/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实验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指标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17.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18.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K+和Mg2+浓度依靠(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19.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X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Y/X值将变小
C.Y/X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X、Y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20.下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 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 b可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 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22.物质出入细胞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         ,B.        ,C.        。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发生变化 为什么                                   。
(3)乙醇、二氧化碳和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
23.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为3,5,7,9的盛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支试管中,保持30 ℃的温度,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
(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最低点位于同一pH所对应的直线上        。
(3)A是第   次实验,理由是           。
(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是                        ,因为                                   。
24.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在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
(2)在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    ,原因是        。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
25.科学家在研究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        ;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        。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    ,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
(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                     。
(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请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
1.解析:将3支试管都放在85 ℃环境中,酶均失去了活性,所以淀粉都没有被分解。
答案:D
2.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胞内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不完全相同。而催化剂——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同一个体内的各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相同。
答案:B
3.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此细胞被除去了细胞壁。纤维素酶能分解细胞壁,且保持细胞活性。
答案:A
4.解析:每吸出一次,蔗糖溶液浓度就减小一次,而a、b液面的高度差是由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决定的,随着吸出次数的增加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a、b液面高度差也越来越小。
答案:B
5.答案:D
6.解析:K+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D
7.解析:据图可知,该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既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
答案:C
8.解析:甲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对甲的运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乙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乙物质不能在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中运输。
答案:D
9.解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膜结构,利用的是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10.解析: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被转运分子的转运速率与浓度成正比,符合自由扩散的特点。曲线b表示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提高,转运速率增加,浓度较高时出现饱和现象,符合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受载体数量限制)。A项中,脂溶性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项中,自由扩散与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无关;D项中抑制细胞呼吸,停止能量供给,影响主动运输,但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无影响。
答案:C
11.解析:大分子物质穿过核孔,不属于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也不属于膜泡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
答案:D
12.解析:性激素和固醇都是脂质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D
13.解析:图示的过程为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的过程,由于温度升高后酶的结构发生改变,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所以导致蛋白质的消化变慢或不能被消化。
答案:B
14.解析:在上述几种溶液中,我们容易分析出蒸馏水的浓度最低,远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有膨胀的趋势,所以曲线a代表蒸馏水,排除B、D两项。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蔗糖是大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中,蔗糖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对应的应该是曲线c。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的KNO3溶液中,刚开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细胞膜上具有K+,K+,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对应的应该是曲线b。
答案:C
15.解析:据题图分析,马铃薯条浸在质量浓度为0.30 g/mL的蔗糖溶液中其长度基本不变,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此时蔗糖溶液的浓度。浸在低于质量浓度为0.30 g/mL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膨胀,其长度增加;浸在高于质量浓度为0.30 g/mL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其长度缩短。
答案:B
16.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看出,该实验只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只能判断在40 ℃时纤维素酶的活性比在30 ℃和50 ℃时高,无法判断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
答案:D
17.解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液浓度会升高,立即放入蒸馏水中,会吸水,细胞液浓度会降低,降低至实验的起始状态后会继续吸水,直至细胞壁的束缚作用限制了细胞的吸水,由此可见,甲>乙。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出入细胞,渗透作用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B
18.解析: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B
19.解析: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X是细胞的长度,Y是原生质体的长度,所以D项错误;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Y将增大,X仍保持不变,A项正确;若该细胞处于
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Y/X值将变小,B项正确;Y/X值大,表示细胞失水少,Y/X值小,表示细胞失水多,所以Y/X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答案:D
20.解析:大分子物质都不能直接跨膜运输,而是依赖细胞膜的胞吞和胞吐来实现。胞吞大分子不是任意的,要通过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才能进行;胞吐伴随着膜面积的增大和膜成分的更新;细胞摄取养分和排泄废物的基本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D
21.解析:b、c、d表示的转运方式具有的共同点是顺浓度梯度,属于被动运输,而且b、c、d的方向均为从细胞外到细胞内。b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为自由扩散(例如氧气的转运);c、d需要载体或通道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a、e表示的转运方式具有的共同点是消耗能量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a表示物质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例如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e表示物质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
答案:(1)选择透过性 (2)b、c、d (3)b a
22.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三种,即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是小分子穿过细胞膜的方式,它总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扩散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如题中A图曲线所示。协助扩散也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但必须由载体蛋白来转运,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达到饱和时,其扩散速度就会受到限制,如B图曲线所示。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蛋白数量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载体蛋白数量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如C图曲线所示。当加入呼吸抑制剂后,受影响的是主动运输,故C图曲线发生变化。
答案:(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加入呼吸抑制剂后主动运输(或C图)曲线发生变化。因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23.解析:萝卜磨碎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将H2O2分解为H2O和O2,从而使试管中H2O2的含量降低。认真分析题图中曲线是解题的关键,H2O2相对值越低,表明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1)过氧化氢酶 (2)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量的不同而改变 (3)二 酶量减少一半,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被分解的量也相应减少 (4)气体产生量与无酶催化时差不多 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会使其变性而失去活性,不再起催化作用
24.解析:(1)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合物发生反应,所以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2)随着反应时间推移,反应底物耗尽,生成物量不再增加。(3)酶催化反应,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结果,故画坐标曲线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物的量达到最大所需时间缩短,最终生成物的量不变。(4)酶的活性受pH影响,酶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会因结构改变而变性失活。(5)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影响酶活性,但不变性失活,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下降,且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
答案:(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此时底物已被耗尽
(3)见下图
(4)不变 在pH=2时酶已经失活
(5)C
25.解析: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又继续增加,说明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能量,也说明某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呼吸。
答案:(1)不再增加 继续增加 (2)ATP 主动运输 (3)抑制细胞呼吸(或抑制细胞合成ATP) (4)如图所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