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2.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其使用方法,进行了如下操作。根据酶的作用特点,你认为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B.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C.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D.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3.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时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说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4.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
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5.下图为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处于最适的环境条件,下列对于图中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无酶催化时该反应的活化能
B.若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10 ℃,则ab段会缩短
C.若把酶催化改成无机催化剂,则图中b点位置会下移
D.bc段表示酶为反应物提供的活化能
6.为验证酶的专一性,采用的最佳实验方案是( )
选项 等量的底物 分别加入 等量的酶 分别加入 等量的试剂
a组 b组
A 麦芽糖 葡萄糖 麦芽糖酶 斐林试剂
B 蔗糖 麦芽糖 蔗糖酶 斐林试剂
C 淀粉 蔗糖 淀粉酶 斐林试剂
D 淀粉 蔗糖 淀粉酶 碘液
7.图甲是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乙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升高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8.(多选)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可见1、2、3组出现蓝色斑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2组说明酶的作用受pH、温度的影响
B.第2组出现蓝色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第3、4组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D.本实验说明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9.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下降5 ℃,B点将下移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10.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pH=a时,e值减小,d值减小
B.pH=c时,e值为0
C.过氧化氢量增加时,e值不变,d值减小
D.温度降低时,e值不变,d值增大
11.右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
A.温度不同 B.pH不同
C.酶的量不同 D.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12.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其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某酶 2 mL 2 mL 2 mL
pH 8 8 7
温度 60 ℃ 40 ℃ 40 ℃
反应物 2 mL 2 mL 2 mL
A.甲物质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 ℃的环境下起作用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D.该酶在作用35 min后便失去活性
13.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条件接近于温度为30 ℃、pH=7
D.酶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不会再有活性
14.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溶液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B.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C.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会加快
D.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H2O2酶
15.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底物的反应,这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 ,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2)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是 。
A.氨基酸a+氨基酸b二肽+H2O
B.麦芽糖+H2O葡萄糖
C.CO2+H2O(CH2O)+O2
D.H2O2H2O+O2
(3)请在下表中写出两个与酶有关的实验中的自变量。
序号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①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②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16.下图中图甲为某兴趣小组利用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图乙为50 ℃时酶B催化纤维素分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据图甲分析,酶A和酶B中________受高温条件的影响更大。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____________。
(2)酶A和酶B能够将纤维素最终分解成________,该产物可与________试剂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若改用等量的酶A进行图乙对应的实验,请在图乙中画出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17.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中的Fe3+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现用肝脏研磨液、氯化铁溶液和人的新鲜唾液等材料,依下表设计实验,并得到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反应物 加入物质 条件 现象
1 H2O2 肝脏研磨液 室温 大量气泡
2 H2O2 氯化铁溶液 室温 少量气泡
3 H2O2 新鲜唾液 室温 无气泡
(1)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组合是 。
(2)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是 。
(3)实验1、3的现象出现差别的原因是 。
(4)实验1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为:A.肝脏研磨液已失效;B.过氧化氢已被彻底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 。
18.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当核糖体的蛋白质被分解后,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RNA。
答案:C
2.解析:嫩肉粉使肉片更嫩的原理是利用蛋白酶使肉片中的蛋白质部分分解,因此,要正确使用嫩肉粉,保证其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发挥作用。
答案:B
3.解析: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不变,因为酶在t2时已部分变性失活,A项错误;t1时,酶活性低,升高温度后酶活性会上升,B项正确;t2时酶活性因温度高会部分变性,而t1时酶活性低,但不会变性,所以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C项错误;t1时酶活性低,但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而t2时酶空间结构部分已被破坏,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造成曲线1与曲线2差异的原因是是否用化合物P对酶进行处理,相同底物浓度下,接受化合物P处理的组别(实验组)比对照组反应慢,说明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题干和坐标图均未提供反应的温度条件,反应温度升高可能对反应有利,也可能对反应不利,所以反应温度升高后,A点可能上移,也可能下移。
答案:A
5.解析: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A项错误;由于该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为最适条件,故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10 ℃后,酶活性会下降,导致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下降,b点上移,ab段会缩短,B项正确;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所以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项错误;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D项错误。
答案:B
6.解析:由于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如果使用斐林试剂鉴定,a、b两组都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A项错误;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被蔗糖酶水解后会有还原糖生成,a、b两组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项错误;淀粉可被淀粉酶催化水解,因此,反应完成后a、b
两组都没有淀粉存在,用碘液检测不合理,D项错误;淀粉和蔗糖都不具有还原性,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项正确。
答案:C
7.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促反应速率提高。本实验改变的只有温度,其他条件如反应物的量并没有改变,所以生成物的最大量在温度改变前后是一样的。
答案:B
8.解析:第1组唾液与酸混合、第2组煮沸唾液均导致唾液淀粉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与第4组进行对照,可说明酶的作用受pH和温度的影响,A、B正确;第3组
变蓝,说明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第4组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3、4组对照可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本实验没有用无机催化剂作对照,D错误。
答案:ABC
9.解析:麦芽糖酶把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均能发生颜色反应,故斐林试剂不能用于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答案:C
10.解析:pH=a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O2量达到最大时的时间增长,d值变大,最大O2量(e值)不变,A项错误;pH=c时,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但过氧化氢常温下也可分解,所以e值不为0,B项错误;如果过氧化氢量增加,产生O2量增多,e值会增大,C项错误;低于最适温度时,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过氧化氢彻底分解所需的时间延长,即d值增大,但O2的总量(e值)不变,D项正确。
答案:D
11.解析:某种酶催化某个反应,酶的量不同以及酶的活性不同,会影响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生成 物的量。反应底物的量不同,最终会影响生成物的量。
答案:D
12.解析:试管Ⅱ和试管Ⅲ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少,说明甲物质对酶没有影响,A错误;试管Ⅰ和试管Ⅱ的条件区别:试管Ⅰ温度为60 ℃,试管Ⅱ温度为40 ℃,由题图结果可以看出,试管Ⅰ底物没有分解,试管Ⅱ底物彻底分解,所以该酶比较适合在40 ℃环境下起作用,B正确;试管Ⅱ与试管Ⅲ条件区别:试管Ⅱ呈弱碱性,试管Ⅲ呈中性,由题图结果可看出试管Ⅱ底物分解彻底时所用时间短,所以该酶在弱碱环境中比中性环境中活性高,C错误;题图中曲线表示酶在35 min后底物被彻底分解,酶的活性并没有受到影响,D错误。
答案:B
13.解析:由图3可知:该酶能使麦芽糖分解,不能使蔗糖分解,该酶应该是麦芽糖酶,A错误;图1能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图2能证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图3能证明酶的专一性,三组实验都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B错误;由图1可以看
出,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接近于30 ℃,由图2可知,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pH接近于7,C正确;酶可以反复利用,发挥作用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错误。
答案:C
14.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A项正确;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H2O2的数量有限,H2O2全部被分解,B项错误;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H2O2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催化作用增强,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项正确;H2O2分解时产生O2,图中装置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H2O2酶,D项正确。
答案:B
15.解析:(1)酶和其他催化剂一样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2)由图示可知,反应前为一种物质,反应后分解为两种物质。(3)由①中可知底物是自变量,②中是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则温度是自变量。
答案:(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D
(3)淀粉、蔗糖(不同反应底物) 温度
16.解析:(1)由图甲可知,在40 ℃至60 ℃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酶A,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2)酶A和酶B能够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3)50 ℃时酶A活性大于酶B,故底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大于酶B。
答案:(1)酶A 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2)葡萄糖 斐林
(3)见下图。
17.解析:(1)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欲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应将酶的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比较(实验1和实验2)。(2)含有过氧化氢酶而且部分过氧化氢酶因为研磨操作已释放到细胞外的是肝脏研磨液。因此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是实验1。
答案:(1)实验1和实验2
(2)实验1
(3)肝脏研磨液有过氧化氢酶,新鲜唾液没有过氧化氢酶
(4)B 向实验1的装置中再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若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已被彻底分解
18.解析:(1)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且蛋白质含量越高紫色越深。该检测过程需使用试管,因对样液和试剂有使用量的要求,故还需用到量筒和滴管。(2)淀粉遇碘液变蓝色,随种子发芽时间的延长,胚乳蓝色块状物变小,说明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为验证发芽过程中胚乳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可依据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的特点,利用发芽前与发芽中的种子提取液分别
催化淀粉溶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淀粉酶组进行对照。试管1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其作用是排除淀粉液中含有还原糖。试管2、3添加的分别为发芽前玉米与发芽玉米的种子提取液,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有淀粉酶,预期试管3中应发生蓝色(刚加入斐林试剂)到砖红色的变化。试管4中理论上也应出现砖红色,但未出现预期结果,说明试管4加入的淀粉酶已失活。
答案:(1)双缩脲 ①②③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②发芽前玉米 ③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