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宁夏中卫市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2021年5月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之一。下图示意宁夏年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属于( )
A.重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轻工业 D.资源开发产业
2.中卫市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湿润区 D.半湿润区
3.下列有关中卫市数据中心建设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电丰富,提供充足可再生能源②年平均气温较低,利于设备散热降温③太阳能丰富,提供充足可再生能源④风能丰富,提供充足非可再生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完成下面小题。
4.“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这句话说明了(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D.旅游业的重要性
5.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都属于农业
B.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C.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D.杂交水稻产量的大幅提高,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读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对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中阴影部分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农作物有小麦、油菜等
B.②区域春早严重,所在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C.③区域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D.④区域地处暖温带,多洪涝灾害
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读“南极智慧温室大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9.南极科考队员得以实现“蔬菜自由”的关键因素是( )
A.劳动力增加 B.交通发展 C.市场扩大 D.技术进步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读2020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甲地成为高余粮地区的突出自然优势是( )
A.昼夜温差大 B.光照充足
C.地广人稀 D.降水充沛
11.目前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经济发展,保护耕地
B.大面积垦荒种植粮食
C.实行跨区域调配
D.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
“北粮南运”是保障粮食区域供求平衡的“大动脉”。通过火车、汽车和轮船,将黑龙江、辽宁等地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读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东北地区调入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A.小麦、青稞 B.小麦、玉米 C.水稻、青稞 D.水稻、玉米
13.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港,是“北粮南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优势在于()
①港口自然条件优越②雄厚的科技力量
③发达的交通运输网④造船等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老铁路(昆明-万象)是“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其修建难度极大,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说明中老铁路沿线( )
A.山高谷深,河流众多 B.地势低平,开阔坦荡
C.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D.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15.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
A.石油、煤炭 B.天然橡胶、棕榈油
C.棉花、小麦 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16.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读农业生产景观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农业生产属于 (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 (填数字序号)地区,这里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2)①②两地区主要农业部门大约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说明降水影响两类农业部门分布的差异。
(3)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压力,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为此,我国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B
8.D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B
16.(1) 种植业 ① 耕地(水田)
(2)400
(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