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随着环境工程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发展,水生植物浮岛成为人工湿地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浮岛对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成分,净化水质及降低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下图为某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 )
A.减缓热岛效应
B.美化城市环境
C.改善水体环境
D.调节河流流量
2.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水域是( )
A.青海湖 B.太湖
C.贝加尔湖 D.长江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多数地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打井,灌区机井普遍以水泵装机容量按时计费,机井开机时间越长,效益越高。反之则低,导致节水动力不足。下图为某地机井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示机井最常见于下列地区中的( )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关于图示机井灌溉方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需修筑明渠
B.占用耕地多
C.易引发地面沉降
D.水质清洁
5.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 )
A.增加机井数量
B.限制农田灌溉的用水量
C.推行机井水源开采完全市场化
D.对超量开采者给予处罚
金门岛地处厦门湾,距厦门市约10千米,岛屿面积151.65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为主,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并将供水工程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据此完成第6~7题。
6.金门岛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
A.储水条件差
B.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C.水污染严重
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量少
7.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的原因可能是( )
A.减少对地表生产、生活的影响
B.减少蒸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C.减少水体下渗
D.便于渠水自流
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1),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形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了城市菜园的梦想。英国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2),采用水耕栽培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据此完成第8~10题。
8.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主要是因为( )
A.交通运输发达
B.耕地面积不足
C.粮食生产过剩
D.人口年龄结构
9.与英国相比,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
B.科技发达,成本低廉
C.热量充足,蔬菜生长周期长
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10.目前垂直农业的发展,可以( )
①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②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第11~13题。
1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由于(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1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13.该“环境变迁”对下列国家的影响较大的是( )
A.英国 B.老挝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
一科研团队以碳循环为研究目标为某岛屿编制低碳城镇发展规划分别统计了碳源系统(碳的排放来源)、碳汇系统(碳的吸收消耗)和社会各排放部门碳的流量结构(见下图)。该岛植被覆盖率高,年均自然和人为共排放CO29.6万吨,自然生态系统共可吸收CO20.7万吨。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推测该岛屿最可能位于( )
A.山东省 B.浙江省
C.广东省 D.海南省
15.促进该岛屿碳源与碳汇系统趋向平衡的主要措施是 ( )
A.增加岛屿植被覆盖率
B.大量减少岛屿人口数
C.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D.扩大贝藻养殖的规模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 )
A.南沙群岛
B.内陆风电基地
C.横断山区
D.沿海火电基地
17.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 )
A.建设周期长
B.选址要求高
C.不易大规模推广
D.发展潜力大
18.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
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千米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下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源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20.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
A.缓解地面沉降
B.改善大气质量
C.减少地震
D.减少能耗
通常,底层海水pH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高于近海表层海水。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读2000—2012年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21~22题。
21.2000—2012年,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2.造成2000—2012年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
B.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
C.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
D.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图,完成第23~25题。
2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
24.“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
①减少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水源 D.技术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土壤,根蔸分蘖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只要略施些客土、垃圾等基肥,当年就能长成两米多高的植丛,并能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扩大。芒萁是亚热带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红壤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指示植物,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马尾松极耐干旱和瘠薄土壤,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瘤菌。福建一些水蚀严重地区,采取种植马尾松的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的方式,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
(1)分析福建水蚀严重区水土保持措施中地区植被演替的原理和过程。
(2)指出材料中所提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优良的原因。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其原油储量为59亿吨,天然气储量34670亿立方米。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下图为北海油气田分布简图。
(1)说出北海油气的开发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分析北海油气开发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占绝大部分。下表示意上海市垃圾分类说明。
类别 定义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 日常生活垃圾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干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1)将下列垃圾按照上海市垃圾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填数码)
①消毒剂 ②过期药品 ③废弃书本 ④瓜皮果核 ⑤餐巾纸 ⑥易拉罐
类别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湿垃圾 干垃圾
数码
(2)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与焚烧。专家建议,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在确保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分类回收的前提下,采用以焚烧发电为主的处理方式,试分析其理由。
(3)说明践行“光盘行动”的现实意义。
2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目前种群数量约为8000只。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要湿地之一,湿地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残余高原平缓,湿地低凹。该地冬寒夏凉,有众多四季汩汩的泉眼,1月泉水水温恒为6.0℃,是一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是全国重要的黑颈鹤之乡。黑颈鹤每年10月左右从青藏高原来大山包等地越冬,第二年3月飞回青藏高原(如图1所示)。越冬期间约60%的时间在浅水区探啄食物,图2为大山包地区黑颈鹤粪便中植物部位片段的月份分布。
材料二 保护区所在的大山包乡,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2014年政府开展高原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实施环保扶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图1 中国黑颈鹤分布图
图2
(1)依据材料说明大山包湿地有利于黑颈鹤越冬的水文条件。
(2)据材料指出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的食物来源,并就此提出保护区需要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分析大气环流对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与大山包之间年内往返迁徙的影响。
(4)指出国家在大山包地区实施环保扶贫的合理性。
综合测评(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随着环境工程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发展,水生植物浮岛成为人工湿地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浮岛对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成分,净化水质及降低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下图为某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 )
A.减缓热岛效应
B.美化城市环境
C.改善水体环境
D.调节河流流量
2.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水域是( )
A.青海湖 B.太湖
C.贝加尔湖 D.长江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氮、磷等成分,净化水质并降低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浓度,改善水体环境。第2题,太湖位于亚热带区域,流域内污水排放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多数地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打井,灌区机井普遍以水泵装机容量按时计费,机井开机时间越长,效益越高。反之则低,导致节水动力不足。下图为某地机井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示机井最常见于下列地区中的( )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关于图示机井灌溉方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需修筑明渠
B.占用耕地多
C.易引发地面沉降
D.水质清洁
5.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 )
A.增加机井数量
B.限制农田灌溉的用水量
C.推行机井水源开采完全市场化
D.对超量开采者给予处罚
答案:3.B 4.C 5.D
解析:第3题,机井灌溉使用的是浅层地下水,采用漫灌的方式,最常见于华北地区。第4题,图示机井灌溉方式,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大量抽取地下水,易引发地面沉降。第5题,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对超量开采者给予处罚。限制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影响农业生产,不符合实际。增加机井数量、推行机井水源开采完全市场化不能达到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金门岛地处厦门湾,距厦门市约10千米,岛屿面积151.65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为主,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并将供水工程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据此完成第6~7题。
6.金门岛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
A.储水条件差
B.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C.水污染严重
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量少
7.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的原因可能是( )
A.减少对地表生产、生活的影响
B.减少蒸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C.减少水体下渗
D.便于渠水自流
答案:6.A 7.B
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151.65平方千米,面积小,储水少,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储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第7题,工程建设无论是明渠还是地下管道都对地表生产、生活有影响,都不利于水体下渗和自流,这些都不是主要目的;因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1),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形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了城市菜园的梦想。英国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2),采用水耕栽培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据此完成第8~10题。
8.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主要是因为( )
A.交通运输发达
B.耕地面积不足
C.粮食生产过剩
D.人口年龄结构
9.与英国相比,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
B.科技发达,成本低廉
C.热量充足,蔬菜生长周期长
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10.目前垂直农业的发展,可以( )
①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②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B 9.A 10.B
解析:第8题,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主要是因为陆地面积狭小,耕地面积不足,发展垂直农业可节约土地资源;新加坡为城市国家,城镇化水平高,耕地少,不存在粮食生产过剩;交通运输发达、人口年龄结构与农业垂直发展无关。第9题,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两国降水多且均匀,但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两国科技都较发达,新加坡土地稀少,地价昂贵,英国采用水耕栽培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两国生产成本都较高;新加坡纬度低,热量充足,蔬菜生长周期短;新加坡虽然位于赤道低压带,年降水量丰富,但是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地表水难以储存,灌溉水源不足。第10题,垂直农业的生产成本和能耗(如采用水耕栽培和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高,产品是蔬菜,难以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①④错误;垂直农业出现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相比于从农村运输蔬菜,垂直农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物流业的能源消耗,②正确;垂直农业依靠科技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③正确。
下图示意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第11~13题。
1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由于(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1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13.该“环境变迁”对下列国家的影响较大的是( )
A.英国 B.老挝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
答案:11.A 12.B 13.A
解析:第11题,图中发生该“环境变迁”的各地区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由于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12题,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第13题,海平面上升对岛国影响最大。
一科研团队以碳循环为研究目标为某岛屿编制低碳城镇发展规划分别统计了碳源系统(碳的排放来源)、碳汇系统(碳的吸收消耗)和社会各排放部门碳的流量结构(见下图)。该岛植被覆盖率高,年均自然和人为共排放CO29.6万吨,自然生态系统共可吸收CO20.7万吨。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推测该岛屿最可能位于( )
A.山东省 B.浙江省
C.广东省 D.海南省
15.促进该岛屿碳源与碳汇系统趋向平衡的主要措施是 ( )
A.增加岛屿植被覆盖率
B.大量减少岛屿人口数
C.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D.扩大贝藻养殖的规模
答案:14.A 15.C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碳源系统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推测出该岛屿的工业比较发达,山东工业发展较好,资源比较丰富,化石燃料使用较多。在社会各排放部门碳的流量结构中,供暖的占比最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供暖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所以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不符合题意。第15题,从碳源控制、碳汇建设和碳平衡推进等方面加强低碳管理,如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来降低能源活动相关的碳排放,继续重视林业碳汇建设工作及加强湿地碳汇保护,定期更新发布碳平衡时空评价结果,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 )
A.南沙群岛
B.内陆风电基地
C.横断山区
D.沿海火电基地
17.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 )
A.建设周期长
B.选址要求高
C.不易大规模推广
D.发展潜力大
18.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
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答案:16.B 17.D 18.C
解析:第16题,电池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发电站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所以四个选项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地区是内陆风电基地,风能发电站是利用大气运动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量与用户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较大,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可以有效利用风能;南沙群岛和横断山区用电量少,对电能的调节和存储需求较小,且横断山区水力发电量大,对电能的调节采用抽水蓄能电站为佳;火电站可以人工控制发电量。第17题,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水电站选址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电池储能电站选址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只考虑电能和用户需要;电池储能电站适宜大规模推广;目前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第18题,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供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所以大型储能电站具有经济效益。
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千米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下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源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20.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
A.缓解地面沉降
B.改善大气质量
C.减少地震
D.减少能耗
答案:19.C 20.B
解析:第19题,由“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可知,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不成熟。第20题,干热岩资源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是清洁能源,其有效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通常,底层海水pH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高于近海表层海水。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读2000—2012年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21~22题。
21.2000—2012年,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2.造成2000—2012年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
B.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
C.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
D.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
答案:21.B 22.A
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2000—2012年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态势,总体呈下降趋势。第22题,胶州湾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着入海径流流入胶州湾,导致海域内藻类大量死亡,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大幅减少,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表层海水pH下降。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图,完成第23~25题。
2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
24.“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
①减少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水源 D.技术
答案:23.B 24.C 25.D
解析:第23题,“鱼菜共生”模式较适合在水系发达和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第24题,该农业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实现了循环,减少了农业废弃物;使产品具有多样性,增加了农民收入。第25题,“鱼菜共生”的农业模式,主要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土壤,根蔸分蘖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只要略施些客土、垃圾等基肥,当年就能长成两米多高的植丛,并能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扩大。芒萁是亚热带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红壤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指示植物,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马尾松极耐干旱和瘠薄土壤,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瘤菌。福建一些水蚀严重地区,采取种植马尾松的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的方式,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
(1)分析福建水蚀严重区水土保持措施中地区植被演替的原理和过程。
(2)指出材料中所提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优良的原因。
答案:(1)种植马尾松的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作为先锋植物,覆盖水蚀区域,形成的阴凉湿润环境为芒萁提供了生存环境,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长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最终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
(2)提高了区域优势植物的存活率,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
解析:第(1)题,需结合各类植被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分析。根据材料,马尾松、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贫瘠土壤,先种植马尾松、类芦和斑茅,改善区域大气湿度和光照条件,芒萁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故先形成阴凉湿润的环境,再种植芒萁,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长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第(2)题,关键在于理解植被种类越丰富,保持水土的效果越好。根据上题分析,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其原油储量为59亿吨,天然气储量34670亿立方米。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下图为北海油气田分布简图。
(1)说出北海油气的开发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分析北海油气开发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石油开采易泄漏,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石油运输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破坏海洋环境和海岸带环境。
(2)增加石油供应,保障石油安全;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增加国家收入;影响工业布局;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解析:第(1)题,主要从油气开发造成海洋污染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体现在能源安全、工业布局与发展、增加就业及收入等方面。
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占绝大部分。下表示意上海市垃圾分类说明。
类别 定义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 日常生活垃圾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干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1)将下列垃圾按照上海市垃圾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填数码)
①消毒剂 ②过期药品 ③废弃书本 ④瓜皮果核 ⑤餐巾纸 ⑥易拉罐
类别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湿垃圾 干垃圾
数码
(2)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与焚烧。专家建议,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在确保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分类回收的前提下,采用以焚烧发电为主的处理方式,试分析其理由。
(3)说明践行“光盘行动”的现实意义。
答案:(1)
类别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湿垃圾 干垃圾
数码 ③⑥ ①② ④ ⑤
(2)占用土地资源少;减量效果好;产生电能;处理速度快;减少病菌滋生。
(3)减少食物浪费;减少厨余垃圾,减轻环境压力;培养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判断出,①消毒剂和②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③废弃书本和⑥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④瓜皮果核属于湿垃圾,⑤餐巾纸属于干垃圾。第(2)题,采用焚烧发电为主的处理方式可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产生电能。与填埋相比,采用焚烧发电为主的处理方式减量效果好,处理速度快,可减少病菌滋生。第(3)题,从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
2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目前种群数量约为8000只。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要湿地之一,湿地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残余高原平缓,湿地低凹。该地冬寒夏凉,有众多四季汩汩的泉眼,1月泉水水温恒为6.0℃,是一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是全国重要的黑颈鹤之乡。黑颈鹤每年10月左右从青藏高原来大山包等地越冬,第二年3月飞回青藏高原(如图1所示)。越冬期间约60%的时间在浅水区探啄食物,图2为大山包地区黑颈鹤粪便中植物部位片段的月份分布。
材料二 保护区所在的大山包乡,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2014年政府开展高原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实施环保扶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图1 中国黑颈鹤分布图
图2
(1)依据材料说明大山包湿地有利于黑颈鹤越冬的水文条件。
(2)据材料指出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的食物来源,并就此提出保护区需要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分析大气环流对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与大山包之间年内往返迁徙的影响。
(4)指出国家在大山包地区实施环保扶贫的合理性。
答案:(1)冬季少雨,大面积湿地水位下降(有大面积浅水觅食区);缓坡有众多泉眼(众多泉水区域可夜栖);水源地无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优良)。
(2)来源:植物营养体(植物茎、块茎)。
措施:保护湿地高寒草甸植被(退耕还草);黑颈鹤核心活动区移民搬迁(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人工投放谷物、薯块等;耕作区麦类、薯类收获适当遗留。
(3)冬季受高空西风控制,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酷寒干燥,黑颈鹤难以生存;滇东大山包地区温和湿润,适宜黑颈鹤越冬。夏季受偏南气流影响,青藏高原温暖湿润,适宜黑颈鹤繁殖。
(4)有利于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流域联动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越冬期间约60%的时间在浅水区探啄食物”可知,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湿地水位下降,提供了浅水觅食区;根据“湿地低凹”“有众多四季汩汩的泉眼”可知,该地栖息地较多;根据“1月泉水水温恒为6.0℃,是一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可知,该地水质优良。第(2)题,11月至次年3月,粪便中以植物茎、块茎为主,说明冬天黑颈鹤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茎、块茎,结合示意图综合分析可知,高山草甸是越冬黑颈鹤的栖息地,因此应该保护高寒草甸植被,实行退耕还草;同时,核心区的居民要进行搬迁,减少对黑颈鹤的伤害;可以投放谷物、薯块等,保障食物供给。第(3)题,题目限定词是“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冬季盛行高空西风,受其影响,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酷寒干燥;滇东大山包地区海拔较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温和湿润,适宜黑颈鹤越冬;夏季受偏南气流影响,青藏高原温暖湿润,适宜黑颈鹤繁殖。第(4)题,国家实施环保扶贫,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有利于全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可以使生态优先发展,也可使流域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