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B卷(陕西版)(含解答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B卷(陕西版)(含解答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9 23: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B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广大的国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我国的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B.春节期间哈尔滨正在进行冰雕展,而海南岛的居民正在插稻秧
C.江西的同学们上午做课间操时,新疆的同学们正在吃午饭
D.我国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2.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小明2023年“双十一”在淘宝网上买了一套运动服,收件地址为“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XX路12号”,地址中的“白沙县”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
A.省级 B.国家级 C.县级 D.乡(镇)级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多东少
D.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4.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下面有关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每年人口数量增长很快
B.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我国已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D.我国已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现象
5.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的轮廓图。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这个民族所在的省区是( )
A. B.
C. D.
6.下列图片反应中秋佳节的图片是( )
A. B.
C. D.
7.下图为某地理老师讲“中国的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利影响有( )
①大河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②三级阶梯地势都很平坦,耕地资源都很丰富
③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
④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长白山—武夷山
9.我们自己的家乡铜仁市位于( )
A.亚热带、湿润区 B.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中温带、干旱区
10.立冬,是我国24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古代,把立冬当作是冬季的开始。(大概在每年的11月8日)下列现象,最可能在立冬时节出现的是( )
A.师梅的同学们穿着短袖在教室上课
B.此时桃花岭上的水库进入丰水期
C.师梅的同学们穿着秋季蓝白长袖校服在操场上做课间操
D.梅溪湖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11.下列河流流入北冰洋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
12.下列自然资源是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天然气 D.气候资源
13.四川省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分时电价的范围、执行方式、浮动比例以及建立尖峰电价机制。以下发电方式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
A.风能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14.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D.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15.云南省气象台2023年5月1日18时继续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监测,云南大部地区以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为主,提醒市民注意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是( )
①用洗菜水浇花②农业喷灌节水③宣传节水方法④工业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一水多用 B.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7.读铁路枢纽结构图,下列铁路线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京九线 B.②是京沪线 C.③是青藏铁路 D.④是京九线
18.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巴西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日本每年从巴西进口大量的咖啡豆。如图为日本和巴西位置图。据此完成日本进口巴西的咖啡豆,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19.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句谚语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A.风土人情 B.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日常生活
20.下列关于新疆农业发展的叙述,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盆地内部发展畜牧业 B.山麓地带发展灌溉农业
C.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水稻 D.塔里木河流域种植甘蔗
21.下图为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近港澳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
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C.京广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是沿海工业基地的共同优势
22.假如你要建一个服装厂,为取得好的效益,应将它建在( )
A.山区 B.牧区 C.远离城镇的农村 D.城镇或城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3.阅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全世界共有 个大洲, 个大洋。
(2)中国所在的大洲是 洲,东侧(右侧)濒临的大洋是 洋。
(3) 把地球平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4)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5)位于北极附近的大洋是 洋,位于南极附近的大洲是 洲。
(6)最小的大洲是 洲。
(7)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24.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的严重泄露。2023年8月,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开始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据专家估计,日本核污染水排放时间可能远超30年,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长期影响。(每空1分,共6分)
(1)据图可知,2012年至今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 火山地震带。
(2)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是因为日本位于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对 洋及沿岸国家影响最大。
(3)下列关于日本核废水产生和排放一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地理环境特殊,核电站位置选址要慎重考虑
B.核污染水往东排,对我国没有影响
C.环太平洋国家不应该建设核电站
D.核污染水的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4)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造成了超过7000人的死亡。此次地震位于 火山地震带。
(5)土耳其地震伤亡如此之多,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时逃往户外,躲到高大建筑物旁
B.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C.发生地震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D.现在人类不能对所有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25.2023年3月28日~31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我国海南博鳌举行。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海域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看图可知博鳌位于 带,其附近海域为 海,该海域西侧的越南与我们广西和 省接壤,该海域的 (岛屿)为我国领土最南端。
(2)如图所示,我国东部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 等矿产资源,从资源的再生角度看,该矿产属于 资源。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山水交错——走进乌蒙山区
乌蒙山区高原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和乌蒙山局部地图。

材料二:脱贫攻坚——梦想照进乌蒙山
乌蒙山区红光村平均海拔2200多米,气候高寒,自然条件恶劣。以往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量产值都很低。高寒气候反而有助于蔬菜种植,提升蔬菜品质,尤其是高海拔、强日照、早晚温差大等特,点,让种植高山冷凉蔬菜水分充足、品相好、病虫害少。
以前当地没条件,缺乏资金技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结合省里的产业发展政策,红光村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大规模推进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建成了千亩蔬菜基地。当地逐渐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1)乌蒙山区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与 (省级行政区全称)三省交界处,地处我国地势第 阶梯中的 (地形区)。(3分)
(2)乌蒙山附近区域内 、铁、磷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但在开矿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范滑坡、 等地质灾害。(2分)
(3)简述乌蒙山区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的原因。(2分)
27.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国人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图为浙江省龙井村茶园等高线地形图和西湖龙井茶名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图所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以 为主,最高处海拔高度在 米之间。
(2)图中①②③处能够俯瞰龙井村和茶园全貌的地点是 。(填序号)
(3)请分析龙井村茶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
(4)茶起源于中国,享誉世界。请就如何让我们的茶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谈谈你的想法。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我国的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故A错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这是造成冬季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故B正确。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可知,江西的时间比新疆早,故C错误。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D错误。故选B。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地址中的“白沙县”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C
【详解】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总人口数超过14亿,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AD说法正确。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即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选C。
4.B
【详解】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数量增长缓慢,A错误,B正确;我国仍然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也属于计划生育政策,C错误;我国目前还未出现明显的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现象,D错误。故选B。
5.B
【详解】读图可知,A是内蒙古自治区,B是云南省,C是黑龙江省,D是青海省。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这个民族所在的省区是云南省,故选B。
6.A
【详解】A描述嫦娥奔月,反应中秋佳节,A正确;通过对联可知春节,B错误;赛龙舟是端午节活动,C错误;赏菊是重阳节习俗,D错误。故选A。
7.A
【详解】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级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使大河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第一阶梯的耕地资源十分少,故①③④正确,故选A。
8.B
【详解】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正确。我国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季风区,以西是非季风区,长白山—武夷山位于第三阶梯内,A、C、D错误,故选择B。
9.A
【详解】铜仁市在贵州省,由所学知识知,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故选A。
10.C
【详解】立冬大概在每年的11月8日,我国处于秋季,秋季一般的穿着长袖外套,A错误,C正确;桃花岭上的水库进入枯水期,B错误;此时处于秋季,河流还未结冰,D错误。故选C。
11.D
【详解】澜沧江是大致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排除A;雅鲁藏布江是大致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排除B;黄河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排除C;额尔齐斯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D正确。故选D。
1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可再生资源是更新速度慢,短时间内无法更新,一般的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C正确;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均在短时间内能更新,是可再生资源,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源和地热资源等,ABD不符合题意。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火力发电是燃烧煤发电,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符合题意。故选C。
14.B
【详解】陡坡地带适宜植树造林,在缓坡开垦梯田,A错误;城市及农村住宅扩建不应占有基本农田,应杜绝乱占耕地的现象,B正确;大面积围湖造田,会导致生态破坏,C错误;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导致草场退化,D错误;故选B。
15.C
【详解】用洗菜水浇花、农业喷灌节水、宣传节水方法、工业循环用水都是节水措施,但中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做的是用洗菜水浇花、宣传节水方法,而农业喷灌节水、工业循环用水是生产中的节水方式,不是中学生日常能够做到的。①③组合正确,C对,ABD错。故选C。
16.D
【详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所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
17.B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于郑州,故A错误;图中②为京沪线,与陇海线交汇于徐州,故B正确;图中③为兰新线,与陇海线、包兰线交汇于兰州,故C错误;图中④为京广线,与沪昆线交汇于株洲,故D错误,故选择B。
18.B
【详解】日本和巴西海洋相隔,距离遥远,日本进口巴西的咖啡豆,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运量大,运费低的海洋运输,B正确;航空运输运量小,运费高,不适宜咖啡豆的大量进口,A错误;日本和巴西之间没有公路和铁路相通,CD错误。故选B。
19.C
【详解】“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反映的是不同时间种植不同农作物,即农业生产与地理的关系。故选C。
20.B
【详解】盆地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不适宜发展畜牧业,A错误;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以发展灌溉农业,B正确;气候干旱,降水少,不适合水稻生长,C错误;甘蔗是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B。
2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临近港澳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A正确;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B错误;京沪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错误;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较为缺乏,D错误。故选A。
22.D
【详解】服装厂的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因此假如要建一个服装厂,为取得好的效益,应将它建在劳动力充足的城镇或城郊。故选D。
23.(1) 7 4
(2) 亚 太平
(3)赤道或0°纬线
(4)北
(5) 北冰 南极
(6)大洋
(7)巴拿马运河
【分析】本题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共7个小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从图示来看,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四个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中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我国东侧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3)赤道把地球平均分为北半球与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
(4)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约是南半球陆地面积的2倍。
(5)位于北极附近的大洋是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位于南极附近的大洲是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6)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千米,排在世界大洲的第七位。
(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24.(1)环太平洋
(2) 欧亚 太平
(3)A
(4)地中海—喜马拉雅
(5)D
【分析】本题以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为题,涉及地震带、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2012年至今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该区域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的核污染水若排入海洋,对太平洋及沿岸国家影响最大。
(3)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地理环境特殊,核电站位置选址要慎重考虑,A正确;我国与日本隔海相望,核污染水往东排,会影响我国,B错误;环太平洋国家可以建设核电站,但是要做好核污水的处理,C错误;核污染水的排放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D错误。故选A。
(4)土耳其位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地震时逃往户外,应远离高大的建筑物,防止倒塌砸伤,A错误;地震主要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灾害,B错误;发生地震时,乘电梯易被困或有电梯坠落的危险,C错误;现在人类不能对所有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D正确。故选D。
25.(1) 热 南 云南 曾母暗沙
(2) 天然气 非可再生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东部海域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到我国的行政区划、海洋国土、海洋资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中可知,博鳌位于海南省,位于南北回归之间,位于热带,其附近海域为南海,南海南端的曾母暗沙为我国领土的最南端,越南与我国广西省和云南省接壤。
(2)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我国东部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就属非可再生资源。
26.(1) 贵州省 二 云贵高原
(2) 煤 泥石流
(3)海拔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且地势崎岖,山地地形封闭,交通不便,阻挡与外界交流,加剧贫困。
【分析】本题以乌蒙山区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我国省区是分布、地势阶梯分界线、自然资源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乌蒙山区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与贵州省三省交界处;喀斯特地貌广布,位于云贵高原,地处地势第二阶梯;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2)读图可知,乌蒙山附近区域内煤、铁、磷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当地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夏季降水丰富,在开矿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范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蒙山区海拔高,气候高寒,自然条件恶劣,且当地交通不便,不方便与外界交流,市场不广阔,地势崎岖,山地地形封闭,阻挡与外界交流,加剧贫困;为缓解当地的贫困问题应该发展交通,加强与外界交流,加大宣传,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帮助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27.(1) 丘陵 350 -400米
(2)①
(3)排水性好,且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
(4)提高茶叶质量,做好宣传,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分析】本大题以浙江省龙井村茶园等高线地形图和西湖龙井茶名片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农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图中等高距是5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图所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最高处在350-400米之间。
(2)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山顶,海拔300米以上,能够俯瞰龙井村和茶园全貌;②海拔在100米以下,能看到龙井村,北龙井村挡着视线,看不到茶园;③处被左侧的山脊挡住,看不到茶园。
(3)茶树生长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及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的环境,由图可知,龙井村茶园分布在坡地,排水性好,且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适合茶树生长。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茶起源于中国,享誉世界,让我们的茶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我们应该提高茶叶质量,做好宣传,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以茶为主题的国际交往活动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