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C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四幅汽车牌照与所属省级行政中心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广州 B.乙——郑州 C.丙——贵阳 D.丁——南京
2.读下图,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轮廓与所示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 B.
C. D.
3.永年区隶属邯郸市,是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紧固件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蔬菜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永年区面积7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8.9万人,永年区人口密度约为( )
A.130人/平方千米 B.130人/平方米
C.1300人/平方千米 D.1300人/平方米
4.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
A.黑河---腾冲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D.漠河---腾冲一线
5.下列《人与自然》“真的假的”栏目中关于中国的解说,真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地跨寒带、温带、热带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有“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籽的比喻意在说明(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D.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7.到云南旅游参加“泼水节”活动,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土家族 B.傣族 C.苗族 D.壮族
8.古代典籍,如诗词、谚语,甚至一些歌曲中都包含许多地理知识。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下列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9.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为华北平原 C.③为云贵高原 D.④为四川盆地
10.世界众多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气候( )
A.季风气候显著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雨热同期 D.气候复杂多样
11.成语“粤犬吠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粤地(今南岭以南地区)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该省冬季很少出现降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为丘陵 B.河流众多 C.纬度低 D.地势低平
12.合理利用长江各河段优势发展经济的是( )
A.河段①②发展淡水养殖业
B.河段①②③沿线发展旅游业
C.河段①③发展内河航运业
D.河段②③发展水电业
13.下面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流量最大、流入印度洋、属于内流河的河流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14.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户外上体育课时遇到地震应尽快回到教室
B.地震发生时尽快乘电梯下楼
C.位于3楼的学生遇到地震尽快从窗户跳下
D.高层遇到紧急地震时可以躲到厕所角落并护住头部
15.中国的灾害性天气很多,下列气象灾害中不会发生在甘肃省的是( )
A.寒潮 B.热带风暴 C.沙尘暴 D.冰雹
16.下列有关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流区河流的汛期在冬春季节 B.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C.我国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17.以下选项,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阳光、铁矿 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材、雨水、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18.下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资源种类少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 D.人均占有量多
19.图片中反映的问题是(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20.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把什么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1.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水资源的多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海水淡化
22.读“引汉济渭”输水干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 )
A.提高汉江的水质
B.减轻渭河流域的寒潮灾害
C.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D.有利于改善渭河与汉江的航运条件,促进航运的发展
23.下列属于图中乙图例所示的是( )
A.铜矿、汽油 B.雷电、温泉
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
24.冬季一个坐火车旅游的人,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一路上他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沿哈大铁路线由大连到哈尔滨 B.沿青藏铁路由格尔木到拉萨
C.沿京九铁路由北京到九龙 D.沿兰新铁路由兰州到乌鲁木齐
25.读图,小王所乘火车运行的铁路线名称是( )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京广线
26.有一种回忆,叫做“双抢”,江南农村,最忙碌莫过于盛夏里的“双抢”。“双抢”指农村夏天抢收庄稼、抢种庄稼。水稻在南方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前将晚稻秧苗插下。因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如果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因此,农村有句俗话“立秋后插的秧苗,收不了稻谷,只能割来喂牛!”“立秋后插的秧苗,收不了稻谷,只能割来喂牛!”这句话反映( )与地理的关系。
A.日常生活 B.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风土人情
27.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于人们生产生活差异的影响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和柑橘是亚热带水果 B.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种植小麦 D.东北地区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28.美国近几年不断升级对中国的科技战,特别是在先进的芯片制造领域。但最近最新的华为mate60手机的发布,其中的高端芯片己经实现自主生产,让世界震惊。美国的打压,让我国的芯片国产化步伐加快。截止到今年七月份,国内总共生产了接近1400亿颗芯片,读我国主要省区芯片的产量图(单位:亿颗),完成下列问题。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传统制造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9.2023年9月25日,华为在深圳召开了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最让人意外也是为之振奋的是,华为Mate60系列完成了核心技术领域从0到1的跃迁,堪称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里程碑事件。从2019年5月15日到2023年9月25日,华为在1594天的极限生存下,终究再次成为大众视野中的焦点,太阳照常升起,曾经的全球智能手机王者涅槃重生。华为能取得技术突破最关键的因素是( )
A.市场广阔 B.科技力量雄厚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30.东北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种植的( )品质优良
A.小麦、玉米、大豆 B.棉花、花生、大豆
C.棉花、油菜、水稻 D.水稻、甜菜、花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中国的位置和疆域】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地处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地处 半球。
(2)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地处亚洲 部,太平洋 岸。
(3)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 (特殊纬线)从南部穿过,因此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地球五带)。
(4)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属于 国家(填“岛屿”、“内陆”或“海陆兼备”),其优越性体现在 。
32.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有哪两省既邻渤海,又临黄海?(2分)
(2)BC两省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指出图中D省区的简称 (2分)
(3)读图,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图中黑河—腾冲一线是人口地理界线,描述该线东南侧人口密度特点。(2分)
33.我国的四大高原:(4分)
(1)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 ;
(3) 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 ,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
34.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中国年降水量及径流带分布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从干湿地区来看,水田主要分布在 。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图中的“少水带”与“平水带”的分界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3)我国华北平原主要位于径流带中的 (径流带名称),相比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配置不合理,这种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容易引发北方地区的 (气象灾害),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
35.读“中国局部铁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 线② 线③ 线
(2)①铁路干线自北向南依次跨越的干湿地区是 地区和 地区。
(3)图中三条铁路干线都与陇海线交汇,其中①与陇海线的铁路枢纽是 。
(4)青岛有10万吨小麦运往海口,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
36.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目前,我国铁路网呈“八纵八横”分布格局,大大缩短了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1)我国铁路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东部地区较 (填“密集”或“稀疏”),西部地区较 (填“密集”或“稀疏”)。
(2)在陆地上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填“铁路”或“航空”)运输。设计高速铁路时,为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选填字母)。
A.地形 B.气候
(3)相较于传统铁路,高铁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①北京至广州,Z(直达)字头列车大约需要22小时,G(高速)字头列车大约需要8小时,高速铁路具有 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客运运输效率。②高速铁路以电力牵引为主,不消耗石油、煤等燃料,减少了对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赣为江西省的简称,其行政中心是南昌,A错误;豫为河南省的简称,其行政中心是郑州,B正确;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其行政中心是南宁,C错误;鲁为山东省的简称,其行政中心是济南,D错误;故选B。
2.B
【详解】由图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广东省、省会广州;湖北省、简称鄂;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C
【详解】人口密度可大致反映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计算得出该地的人口密度为989000÷761≈1300人/平方千米,故选C。
4.A
【详解】我国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小部分分布在该线以西,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所以黑河-腾冲一线也就成了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A
【详解】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正确;我国没有跨寒带,B错误;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故C错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并不是“大聚居、小散居”,故D错误。故选:A。
6.B
【详解】维护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关系着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题干信息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启示我们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正确;未体现出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分布特点,ACD错误。故选B。
7.B
【详解】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泼水节大约在清明节后的4月13日至15日举行,B正确。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过赶年;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壮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等,其中具有民族特点的是三月三,排除ACD。故选B。
【点睛】
8.A
【详解】读图,根据我国山脉的分布可知,①是阴山,②是祁连山,③是昆仑山,④是雪峰山,A正确,故选A。
9.A
【详解】读图可知,①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A正确;②位于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B错误;③位于秦岭以南,为四川盆地,C错误;④位于巫山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错误。故选A。
10.D
【详解】不同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要求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尤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而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所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故选D。
11.C
【详解】粤为广东省的简称,广东省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冬季很少出现降雪,C正确。跟地形为丘陵、河流众多、地势低平无关,ABD错误。故选C。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长江上游河段,②为长江中游河段,③为长江下游河段,长江下游河段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A错误;长江全线都可以发展旅游业,B正确;中下游河段适合发展航运业,C错误;上游河段适合发展水电业,D错误。故选B。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①是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②是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③是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④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故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流量最大、流入印度洋、属于内流河的河流依次为①③②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D
【详解】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D正确;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A错误;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可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B错误;位于3楼的学生遇到紧急地震不可以从窗户跳下,C错误。故选D。
15.B
【详解】甘肃省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容易发生寒潮,A不符合题意;热带风暴即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甘肃位于西北内陆,不受台风影响,B符合题意;我国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植被稀少,土地裸露,提供了大量的沙尘,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容易出现沙尘暴,C不符合题意;冰雹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普遍和常见,在甘肃省较常出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D
【详解】外流区河流的汛期在夏秋季节,A错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咸水湖,B错误,我国河流的有无结冰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以南无结冰,C错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正确,故选D。
17.A
【详解】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玻璃、钢材、杂家水稻是经过人类加工、再培育的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B
【详解】由图中我国各种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值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源中,除了煤炭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较接近以外,其余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非常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差距更大,说明了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资源形势十分严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C
【详解】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其反映了草地因超载放牧而退化的问题,草场超载放牧,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我们要保护草原,依法管理,限制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使用,无法反映处牧业、耕地和森林破坏等问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D
【详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D正确;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导致土地环境问题,B错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应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方式,而不是基本国策,AC错误。故选D。
21.A
【详解】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A正确。兴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B错误。开采地下水要适度,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C错误。我国西部地区深入内陆离海较远,而且海水淡化成本过高,故海水淡化不适合在全国推广使用,D错误。故选A。
【点睛】
22.C
【详解】“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可提高渭河的水质、和寒潮灾害无关、渭河和汉水不相通,故ABD错,能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故C正确,本题选C。
【点睛】“引汉济渭”工程是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组成,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从陕南汉中市洋县、佛坪县的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渭河流域,可解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个新城,渭河两岸长安区、临潼区、兴平市、富平县等11个区县以及渭北工业园区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
23.D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以判断乙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或能量,属于自然资源。森林和海盐是自然资源;汽油、雷电、化肥、大米不属于自然资源,排除ABC,选D。
2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读题干题意可得,此人旅行的路线是自北向南,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沿京九铁路由北京到九龙是自北向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D
【详解】由图可知,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是京广线,D正确;京沪线是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A错误;京哈线是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线,B错误;京九线是北京到香港九龙的铁路线,C错误。故选D。
26.C
【详解】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题干中描述的现象是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故选:C。
27.B
【详解】苹果是温带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故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故B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故C错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故D错误。故选B。
28.D
【详解】芯片的研发设计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是众多科研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D正确。重工业、轻工业、传统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而芯片的设计耗用劳动力少,科技投入比重大,有别于重工业、轻工业或传统工业,ABC错误。故选D。
29.B
【详解】华为取得技术突破离不开众多科研人员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依靠的是雄厚的科技力量,与“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A
【详解】东北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黑土肥沃,生长期长,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品质优良,A正确。棉花、花生主要在暖温带,油菜、水稻主要在亚热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1.(1) 东 北
(2) 东 西
(3) 北回归线 北温
(4) 海陆兼备 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邻国多,疆界绵长,便于同亚欧各国的交往与合作。
【分析】本题以“中国疆域图”为资料,涉及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我国的经纬度范围大约为:北纬4°至北纬53°之间,东经73°至东经135°之间。故我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3)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接近50度,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32.(1)辽宁、山东
(2) 藏族 内蒙古
(3)人口密度大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人口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我国的行政区分布及简称、民族分布、人口分布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既邻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省和山东省;辽宁省位于渤海以北,山东省位于渤海以南。
(2)由图可知,B西藏自治区和C青海省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图中D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图中黑河-腾冲一线是人口地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
33.(1)世界屋脊
(2)一望无际
(3)黄土
(4)崎岖不平
【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考查了学生对我国地形区的识记能力。
【详解】(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是青藏高原的特点。
(2)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
34.(1) 季风区 湿润区
(2)800
(3) 平水带 春旱 新增答案空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中国年降水量及径流带分布图、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水土配置、自然灾害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从干湿地区看,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降水线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图中“少水带”与“平水带”的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3)读图可知,我国华北平原位于径流带的平水带,相对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这种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容易引起北方地区的春旱。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跨流域调水。
35.(1) 京广 京九 京沪
(2) 半湿润 湿润
(3)郑州
(4)水路
【分析】本题以中国局部铁路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重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干湿区、省会、铁路枢纽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京广铁路;②是连接北京与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③是连接北京与上海的京沪线。
(2)由图可知,①京广铁路自北向南依次跨越了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两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
(3)根据所学知识,①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于郑州;②京九线与陇海线相交于商丘;③京沪线与陇海线交汇的城市是徐州。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重或者急需,数量不大,而且运输距离远,宜用航空;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宜用公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宜用铁路或水路运输,青岛、海口临海,那么青岛有1万吨小麦运往海口,选择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因为两城市均为海港,10万吨运输量大,又不易变质,海运最廉价。
36.(1) 不均匀 密集 稀疏
(2) 铁路 A
(3) 速度快 非可再生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部分铁路干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铁路的分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高铁的优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国铁路分布不均匀,由图示信息可知,东部地区较密集,西部地区较稀疏。
(2)在陆地上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价格高,运载量小。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设计线路时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跟气候关系不大,A正确、B错误。故选A。
(3)北京至广州的G(高速)字头列车大约需要8小时左右,比Z(直达)字头列车少约14个小时,这说明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的优势;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以电力牵引为主,不消耗石油、煤等燃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