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2023)信息技术九上 第二单元 活动一《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2023)信息技术九上 第二单元 活动一《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12-09 18:00:47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体验Python一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编程》
活动一: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分析问题
03
设计算法
04
目录
05
编写程序
06
运行、调试程序
09
07
10
08
课堂总结
知识链接
说说做做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理解和运用概念。
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运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技能,能够在实际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计算思维:提升基本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具体任务制定行动计划并有效执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激发对于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将编程运用到生活中,锻炼自身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培养优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猜硬币
新知导入
学习活动导览
体验python编程
1.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
运行,调试程序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
编写条件结构的程序
运行,调试程序
5.打印“九九乘法表”
打印输出五角星组成的图案
打印“九九乘法表
4.用计算机“写”古诗
分析问题
解决画竖线问题
解决显示故事文字问题
运行,调试程序
3.绘制美丽的图案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
编写循环结构的程序
运行,调试程序
新知导入
观看用七行代码叠一个大风车的视频 ,你感悟到了什么?
新知导入
编程的目的是产生指令,指挥计算机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这些指令要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编写。当然,要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仅仅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结合计算机的特点,按照一个个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进行。这在第一单元的图形化编程学习活动中,我们已经有了初步体验。在本活动中,我们将通过体验让计算机根据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 BMI)的过程,初步了解程序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的基本种类,以及程序编译与执行的基本过程。
分析问题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
运行、调试程序
得到结果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分析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需要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不全是条件清楚准确、结论唯一的情况。因此,需要找出对问题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确定解决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要确定在什么范围内考虑要解决的问题。这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被称作问题定义,即明确解决问题需要考虑的已知信息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最好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使问题的表达更清晰、更易理解。在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中,有的问题的前提和目标很清晰,求解的途径是已知的或容易获取的,能够通过形式化(或公式化)的方法描述和求解,如本任务的“计算 BMI 指数问题即为一例。有的问题是非数值类的数据处理,无现成的公式可循,这时就需要依靠分析问题来构造模型。
分析问题
下面以求解 BMI指数为例,体验如何将问题用编写程序的方式解决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身高、体重,利用公式来计算 BMI指数。
BMI指数=体重 (千克)/(身高x身高) (米2)
设计算法
计算 BMI 指数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公式,算法如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
开始
输入身高
BMI=体重/(身高x身高)
输入体重
输入BMI
结束
编写程序
1.选择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的第一步,是要选择用来编写程序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种类很多,目前比较流行的有 Java、C 和 Python 等语言。其中,Python语言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简洁、易读,可扩展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活动将选择 Python 语言来完成程序设计。
编写程序
2.编写程序
(1)打开 Python 软件的IDLE 运行环境,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 File”命令打开程序编辑窗口(编辑器),如图所示。
新建文件命令
编写程序
提示板:IDLE 是开发 Python 程序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人们可以利用它方便地创建、运行、测试和调试 Python 程序。启动IDLE 后首先出现的是 Python Shell。在提示符>>>”后面输入语句,按回车键后,IDLE 会自动执行该语句,返回相应结果。此外,IDLE还带有一个编辑器,用来创建 Python 程序。
说说做做
尝试在 Shell 中输入一些语句,观察执行结果,
编写程序
2.编写程序
(2) 在编辑器中输入如图 2-1-5 所示的程序(语解释见表 2-1-1),单击“File-Save”菜单命令,将文件保存为“求bmi.py0
知识链接
第1行,注释
“#”表示注释
一行中,凡是“#”后面的内容都会在计算机执行语句时被忽略像这样在代码中只是用来解释说明而不会被执行的部分称为注释。添加注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代码。
知识链接
第2行和第3行,分别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浮点型数据,并将其赋值给变量height 和weight
input(),从用户处得到输入一一 一个字符串:
Python 用系统函数 input()来获取用户从键盘上输入的字符串。在Shell 中运行input(“请输入身高“)语句,屏幕上会出现“请输入身高”的提示文本。用户在键盘上输入 1.68 后,函数获取的是一个字符串“1.68。字符串是 Python 中常用的一种数据类型,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用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
>>>input(“请输入身高”)
请输入身高1.8
’1.68’>
知识链接
float( ),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据:
Python 用系统函数 input()来获取用户从键盘上输入的字符串。函数input()从用户那里得到的是一个字符串,为了便于后续的算术运算,需要将该数据从字符串类型转换为数字类型Python中常用的数字类型有整型和浮点型两种,整型的意义和数学中的整数是相同的,浮点型数据用来表示小数,利用函数 float()可以将字符串或整型转化为浮点型。
>>>float(‘1.68’)
1.68
>>>float(‘20’)
20.0
第2行和第3行,分别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浮点型数据,并将其赋值给变量height 和weight。
知识链接
height和weight,变量:
Python 用变量来记录各种对象,变量相当于这些对象的标签,变量所代表的对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变量”这一名字的由来。Python 中变量的名称由字母、数字和下画线组成,但不能以数字作为开头。
第2行和第3行,分别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浮点型数据,并将其赋值给变量height 和weight
知识链接
赋值符号“=”
Python 用“=”为变量赋值,赋值时,变量名写在符号左边,要赋予的对象写在符号右边。
>>> teacher=’Lee’
>>> teacher
‘Lee’
>>> teacher=12345
>>> teacher
12345
如上所示,可以随时重新给变量赋值,给变量赋值的同时确定了变量的数据类型
第2行和第3行,分别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浮点型数据,并将其赋值给变量height 和weight
知识链接
第4行,将变量height 和 weight的算术运算结果赋值给变量BMI
“/”,“*”除法运算符和乘法运算符
Pvthon 可以完成一些数学运算,常用的算术运算符有+、-、*、1,分别用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Python 会遵循正确的数学规则和运算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
>>>2+3*4
14
>>> (2+3)*4
20
知识链接
第5行,在屏幕上输出变量BMI的值
print( ),输出结果到计算机
Python 用函数 print()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屏幕上。print("你的BMI 指数值是 :"BMI),首先会在屏幕上显示括号中用引号表示的字符串,接着输出变量 BMI的值,最后换行。print函数还具有格式化输出功能。
>>> height=1.522
>>> print(height)
1.522
>>>print("身高为“,height,"米")身高为1.522米
>>> print("%.2f%height)
1.52
>>>print("身高%.2f%height,"米")
身高为1.52米
编写程序
提示板:本程序的结构是顺序结构。
如图所示,顺序结构就是由上至下、按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的结构,在Python中就是连续执行的一系列语句
说说做做
用 Python 语言编写并运行如下程序,用海龟作图工具实现第一单元活动 1的走路算法,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import turtle # 导入海龟作图工具
t=turtle.Pen() #定义画笔
t.forward(40) # 笔前进 40 个像素点
t.right(90) #笔右转 90
t.forward(40)
t.right(90)
t.forward(40)
知识链接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种类
计算机的本质是开关电路,开关在电路中只有两种状态:“开”和“关”对应“1”和“0”。一句指令是事先定义好的一段二进制字符串,一个程序是这样一组二进制字符串,这就是机器语言。它是计算机可以直接理解的最底层的语言,任何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最终都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人们将每一句机器语言根据其功能用语言符号代替,编写时直接使用语言符号记录,运行时再翻译成机器语言,这就是汇编语言。每一句汇编指令都恰好对应一条机器指令。将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就叫作编译。
知识链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应用程序不断出现,使用汇编语言显得冗杂困难,人们开始不断开发出更接近自然语言的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有很多种不同的高级语言有不同的使用领域和特点。常见的高级语言有 Java、C/C++、Python、Swift、Ruby、Scheme 等。
python语句
解释器解决语句
计算机执行
要将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交由计算机执行,同样需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在 Python 中,这个过程是逐句进行的,称之为解释,执行解释过程的就叫作解释器大致流程如上图所示。
知识链接
常用的数据类型
整型( int )
Python中用整型表示整数。如3、5、17 都属于整型。整型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如果运算的过程或结果超出了整数的范围,则 Python 会自动将其变成小数(浮点型)。
知识链接
浮点型( float )
Python 中用浮点型表示小数。如2.7、3.6、79.09 都属于浮点型浮点型数据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x10”(n必须为整数)在 Python中表示为aen,其中e不区分大小写,如1e3 表示1000.0。
知识链接
字符串(str )
字符或字符序列(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称为一个字符串。Python 的字符串一般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表示,如"123""abc""Great!"都属于字符串。如果键入一个数字而没有加上引号,则Pthon 会认为它是整型或浮点型。
两个字符串也可以做加法,相当于将两个字符串拼接起来。如“5"+"3”得到的结果是"53"。又如"hello"+"world",得到的结果是"helloworld"。
知识链接
布尔型( bool )
布尔型只有True和False 两个值。在Python中,这两个值被分别定义为1和0,且可以和普通数字相加。
知识链接
Python 提供了 type( )函数,用来显示数据的类型,示例如下
>>> a= ‘25.5’
>>> b=25.5
>>> type(a)

>>> type(b)

很多情况下,需要将数据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这称为类型转换可以利用一些类型转换函数来实现,如int( )、float( )和str( )。
知识链接
常用的类型转换函数
类型转换函数 作用 示例
inx(x) 将x转换为整型 >>>int(36.66)
36
>>>int(“23”)
23
float(x) 将x转换为浮点型 >>>float(15)
15.0
>>>float(“23.5”)
23.5
str(x) 将x转换为字符串 >>>str(89)
‘89’
知识链接
常用的python算数运算符
算术运算 python算术运算符 示例
加法 + 1+2=3
减法 - 3-1=2
乘法 * 2*3=6
除法 / 3/2=1.5
整除 // 3//2=1
求余数 % 5%2=1
幂 ** 2**3=8
运行、调试
程序
在Python的IDLE 编辑器中,选择“Run”菜单中的“Run Module”命令,或者按下 键,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分析程序有无错误。若有,尝试解决。
运行、调试
程序
提示:运行、调试程序时常会出现两类错误:一类是语法错误,如程序的书写格式不正确等运行程序时系统能够自动检查出语法错误并报错,指出出错位置;另一类是逻辑错误,即程序可以运行,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问题,或程序的结果不符合预期设计。
说说做做
阅读程序图及编译错误提示,讨论: 报错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程序图
编译错误提示
说说做做
报错原因:“height”未被定义,未被赋值。
将height=float(height)改成 height=str(height)
知识拓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27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
知识拓展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因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
第一代
(1946~1959)
电子管
几千(次/秒)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
几万~几十万
(次/秒)
第三代
(1964~1972)
中、小集成电路
几十万~几百万
(次/秒)
第四代
(1972~至今)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上千万~万亿
(次/秒)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生活中可以用python干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1.音乐合成
2.开发自己的游戏
3.图像处理和艺术创作
4.创作个性化的绘画
5.物联网和家居自动化
课堂总结
1.认识和学习了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了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
3.学习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环节。
课后作业
在课后,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计算机的特点,按照一个个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解决你疑惑的问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教学设计
课题 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这一课时教材编排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调试程序,说说做做和知识链接”的系列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道在生活中运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这些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九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理解和运用概念。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运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技能,能够在实际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计算思维:提升基本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具体任务制定行动计划并有效执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激发对于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将编程运用到生活中,锻炼自身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培养优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重点 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 学会运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师: 1.学习活动导航2. 观看在python用七行代码叠一个大风车的视频 ,加深对python的初步了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视频导入,引入本节课知识
讲授新课 在本活动中,我们将通过体验让计算机根据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过程,初步了解程序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的基本种类,以及程序编译与执行的基本过程。一、分析问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调试程序——>得到结果分析问题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分析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需要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找出对问题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确定解决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要确定在什么范围内考虑要解决的问题。这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被称作问题定义,即明确解决问题需要考虑的已知信息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问题最好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使问题的表达更清晰、更易理解。下面以求解 BMI指数为例,体验如何将问题用编写程序的方式解决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身高、体重,利用公式来计算 BMI指数。BMI指数=体重 (千克)/(身高x身高) (米2)二、设计算法编写程序1.选择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一步,是要选择用来编写程序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种类很多,目前比较流行的有 Java、C 和 Python 等语言。其中,Python语言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简洁、易读,可扩展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活动将选择 Python 语言来完成程序设计。2.编写程序(1)打开 Python 软件的IDLE 运行环境,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 File”命令打开程序编辑窗口(编辑器),提示板:IDLE 是开发 Python 程序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人们可以利用它方便地创建、运行、测试和调试 Python 程序。启动IDLE 后首先出现的是 Python Shell。在提示符>>>”后面输入语句,按回车键后,IDLE 会自动执行该语句,返回相应结果。此外,IDLE还带有一个编辑器,用来创建 Python 程序。说说做做尝试在 Shell 中输入一些语句,观察执行结果(2) 在编辑器中输入程序单击“File-Save”菜单命令,将文件保存为“求bmi.py0知识链接 语句解释1.第1行,注释“#”表示注释一行中,凡是“#”后面的内容都会在计算机执行语句时被忽略像这样在代码中只是用来解释说明而不会被执行的部分称为注释。添加注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代码。2.第2行和第3行,分别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一个浮点型数据,并将其赋值给变量height 和weightinput(),从用户处得到输入一一 一个字符串Python 用系统函数 input()来获取用户从键盘上输入的字符串。在Shell 中运行input(“请输入身高“)语句,屏幕上会出现“请输入身高”的提示文本。用户在键盘上输入 1.68 后,函数获取的是一个字符串“1.68。字符串是 Python 中常用的一种数据类型,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用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input(“请输入身高”)请输入身高1.8’1.68’>3.float( ),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据Python 用系统函数 input()来获取用户从键盘上输入的字符串。函数input()从用户那里得到的是一个字符串,为了便于后续的算术运算,需要将该数据从字符串类型转换为数字类型Python中常用的数字类型有整型和浮点型两种,整型的意义和数学中的整数是相同的,浮点型数据用来表示小数,利用函数 float()可以将字符串或整型转化为浮点型>>>float(‘1.68’)1.68>>>float(‘20’)20.04.变量:Python 用变量来记录各种对象,变量相当于这些对象的标签,变量所代表的对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变量”这一名字的由来。Python 中变量的名称由字母、数字和下画线组成,但不能以数字作为开头。5.赋值符号“=”Python 用“=”为变量赋值,赋值时,变量名写在符号左边,要赋予的对象写在符号右边。>>> teacher=’Lee’>>> teacher‘Lee’>>> teacher=12345>>> teacher12345如上所示,可以随时重新给变量赋值,给变量赋值的同时确定了变量的数据类型第4行,将变量height 和 weight的算术运算结果赋值给变量BMI6.“/”,“*”除法运算符和乘法运算符Pvthon 可以完成一些数学运算,常用的算术运算符有+、-、*、1,分别用来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Python 会遵循正确的数学规则和运算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2+3*414>>> (2+3)*420第5行,在屏幕上输出变量BMI的值7.print(),输出结果到计算机Python 用函数 print()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屏幕上。print("你的BMI 指数值是 :"BMI),首先会在屏幕上显示括号中用引号表示的字符串,接着输出变量 BMI的值,最后换行。print函数还具有格式化输出功能.>>> height=1.522>>> print(height)1.522>>>print("身高为“,height,"米")身高为1.522米>>> print("%.2f%height)1.52>>>print("身高%.2f%height,"米")身高为1.52米提示板:本程序的结构是顺序结构。如图所示,顺序结构就是由上至下、按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的结构,在Python中就是连续执行的一系列语句说说做做用 Python 语言编写并运行如下程序,用海龟作图工具实现第一单元活动 1的走路算法。import turtle # 导入海龟作图工具t=turtle.Pen() #定义画笔t.forward(40) # 笔前进 40 个像素点t.right(90) #笔右转 90t.forward(40)t.right(90)t.forward(40)知识链接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种类计算机的本质是开关电路,开关在电路中只有两种状态:“开”和“关”对应“1”和“0”。一句指令是事先定义好的一段二进制字符串,一个程序是这样一组二进制字符串,这就是机器语言。它是计算机可以直接理解的最底层的语言,任何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最终都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人们将每一句机器语言根据其功能用语言符号代替,编写时直接使用语言符号记录,运行时再翻译成机器语言,这就是汇编语言。每一句汇编指令都恰好对应一条机器指令。将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就叫作编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应用程序不断出现,使用汇编语言显得冗杂困难,人们开始不断开发出更接近自然语言的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有很多种不同的高级语言有不同的使用领域和特点。常见的高级语言有 Java、C/C++、Python、Swift、Ruby、Scheme 等。python语句-->解释器解决语句-->计算机执行要将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交由计算机执行,同样需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在 Python 中,这个过程是逐句进行的,称之为解释,执行解释过程的就叫作解释器大致流程如上图所示。常用的数据类型整型( int )Python中用整型表示整数。如3、5、17 都属于整型。整型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如果运算的过程或结果超出了整数的范围,则 Python 会自动将其变成小数(浮点型)。浮点型( float )Python 中用浮点型表示小数。如2.7、3.6、79.09 都属于浮点型。浮点型数据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x10”(n必须为整数)在 Python中表示为aen,其中e不区分大小写,如1e3 表示1000.0。字符串(str )字符或字符序列(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称为一个字符串。Python 的字符串一般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表示,如"123""abc""Great!"都属于字符串。如果键入一个数字而没有加上引号,则Pthon 会认为它是整型或浮点型。两个字符串也可以做加法,相当于将两个字符串拼接起来。如“5"+"3”得到的结果是"53"。又如"hello"+"world",得到的结果是"helloworld"。布尔型( bool )布尔型只有True和False 两个值。在Python中,这两个值被分别定义为1和0,且可以和普通数字相加。Python 提供了 type()函数,用来显示数据的类型,示例如下>>> a= ‘25.5’>>> b=25.5>>> type(a)>>> type(b)很多情况下,需要将数据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这称为类型转换可以利用一些类型转换函数来实现,如int()、float()和str(),常用的类型转换函数常用的算数运算符运行,调试程序在Python的IDLE 编辑器中,选择“Run”菜单中的“Run Module”命令,或者按下 键,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分析程序有无错误。若有,尝试解决。提示板:运行、调试程序时常会出现两类错误:一类是语法错误,如程序的书写格式不正确等运行程序时系统能够自动检查出语法错误并报错,指出出错位置;另一类是逻辑错误,即程序可以运行,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问题,或程序的结果不符合预期设计。说说做做阅读程序图及编译错误提示,讨论: 报错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报错原因:“height”未被定义,未被赋值。将height=float(height)改成 height=str(height) 知识拓展: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27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因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第一代(1946~1959)电子管几千(次/秒)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几万~几十万(次/秒)第三代(1964~1972)中、小集成电路几十万~几百万(次/秒)第四代(1972~至今)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千万~万亿(次/秒)3.生活中可以用python干些什么有趣的事情?1.音乐合成2.开发自己的游戏3.图像处理和艺术创作4.创作个性化的绘画5.物联网和家居自动化 作业布置在课后,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计算机的特点,按照一个个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解决你疑惑的问题。 学生理解、思考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学生通过知识链接与代码内容结合,使其更好理解计算机语言。思考、讨论、用 Python 语言编写并运行程序。阅读知识链接相关内容。运行,调试程序完成说说做做。学习知识拓展内容。完成作业 将课程内容进行概述,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知识技能,铺垫后续学习增进学生知识技能,学与用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运行、调试程序,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探索程序的深度应用,并在编程的过程中能够从程序的正确性、完整性、实用性上进行思考。
课堂练习 完成书上的说说做做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认识和学习了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了用基本的编程语言解决基本问题3.学习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环节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内容
板书 一、分析问题二、设计算法三、编写程序四、运行,调试程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