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迄今已知惟一存在智能生命的星球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1 地球——人类在宇宙中的惟一家园
1.1 太阳系的结构
1.2 太阳的能量
1.3 行星地球基本参数
2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
2.1 地球自转
2.2 地月关系
2.3 地球轨道参数
2.4 星体影响和撞击事件太阳系的结构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固体地球内部结构 太阳的能量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能量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内部结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直径:1.4×106 km
太阳质量:地球质量( 6×1021t)的33.3万倍,
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
太阳平均密度:地球密度的1/4左右,水的1.41倍
太阳表面温度:6000K(=5726℃)
太阳核心温度/密度:1.5×107K /水的160倍
在这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了核聚变(4个H原子核聚变为1
个He原子核)作用。
1克H核聚变为He核所亏损的质量(按E=mc2公式),可产生:
6281x108J(或1500x108cal)的热能(相当于燃烧15t石油或2700t煤)太阳辐射与太阳常数 子
黑
阳
太
光球太阳大气最低的一层,即一般用白光所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厚度仅500公里左右] 。我们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基本上是光球发出的。因此,太阳的光谱实际上就是光球的光谱。色球层
色球层(chromosphere)是太阳大气中间的一层,位于光球之上。平时,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分子以及尘埃粒子散射了强烈的太阳辐射形成蓝天,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没在蓝天之中。只有在日全食时,观测者才能用肉眼看到太阳圆面周围的这一层非常美丽的玫瑰红色的辉光。它是由早期的日全食观测者发现的,于1869年 [同治8年] 由洛基尔和弗兰克兰命名。红色是由于色球光谱中波长为6562. 8埃的氢线Ha在亮度上占绝对优势的缘故。日冕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 日冕是太阳最外围大气。平时要观测日冕,需要用特别的日冕仪。日冕的范围很大,用日冕仪只可以观测到接近太阳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内冕。它的边界离太阳表面约有3个太阳半径那么远,或者说约为200万千米。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轨道之外。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内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于地球大气的十亿分之一,几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状很不规则,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呈扁圆形,结构也很精细,在太阳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动的“冕流”伸向远处,太阳极区则有一些纤细的羽毛状的“极羽”。 太阳活动与黑子周期黑子与黑子周期
名为黑子其实不黑,仅温度比 周围光球低1000oC±, 在明亮
光球反衬下呈暗黑色。
黑子是太阳表面剧烈活动所激 起的气旋涡。
黑子数量和分布范围出现较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黑子周期。蝴蝶图
周期开始:少量黑子首先出现 在南、北纬30°附近。
高峰期:大量分布在±15°
周期结束:最后出现在赤道 附近的黑子又都消失。
绘出的黑子时空分布图其形状很像一群蝴蝶,称为蝴蝶图。
黑子周期平均长度为11.1年。
蝴蝶图 太阳活动极大、极小年的日冕太阳黑子与人类日常生活 黑子周期高峰期容易发生磁暴:
1989-3-13魁北克全城停电事件;
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
指南针失灵、候鸟迷失方向;
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耀斑 太阳色球层中局部小区域的突然发亮,并迅速增强的现象,又叫色球爆发,它是各种太阳活动中最为剧烈的现象。位置在谱斑或光斑附近,且常在黑子群周围。耀斑在几分钟内形成,可持续存在几个小时。能量大多是紫外辐射,也发出强X射线,还有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所释放的能量极大,最大可达到10的25次幂焦耳,相当于百万吨级氢弹威力的100亿倍。粒子的运动速度比耀斑的光速慢得多,因而1、2天后才能到达地球附近。耀斑发出的辐射和粒子同地球磁场和电离层相互作用,会使地球上的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并出现极光。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耀斑和黑子有密切关系,它多出现在黑子区的上空,并有同一兴衰过程,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数与 北半球不同纬度带 降水量相关性 行星地球基本参数地球惟一性的物质基础:
行星质量、日地距“八”大行星基本参数比较地球与金星比较 惟独地球有磁场 太阳风与磁暴地球的惟一性 迫使科学家们去认真思考地球这颗行星能适宜于 生命繁衍特殊环境的原因: 行星的质量(最大的类地行星,决定了地球的重力、结构、 磁场等基本物理性质)和 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直接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和太阳风 对行星表面气体的驱赶能力) 是决定行星内部结构、表面特征及演化历史的 主要因素。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
及其地学意义
假定地球没有自转,那么要保持在同一经线上绕各自所在纬线一周,则这5个物体的相互位置要如左图的排列才能完成。
即要保持同一角速度,经线上各质点的线速度就要由两极向赤道越来越快。地球表面的温度(1988年6月) 地月关系月球基本参数
地-月系观察者位置——月球地球轨道参数星体间的相互影响
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
米兰科维奇学说
太阳系内的星体撞击彗木撞击事件引起的反思
公元前5万年形成的陨击坑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直径2km ,坑底白色处是建筑物地球上已知的陨击坑(1993年前) 地球既有幸,又要提高警惕!太阳系中的大行星(特别是木星)吸引了大部分小行星和彗星,使地球免遭撞击。
直径 >10km小星体撞击地球并摧毁全球生态系统(大灾变)的几率,大约每100百万年只有一次(上一次发生于65百万年前)。
太阳正常供应地球能量的寿命至少还有40亿年,人类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现有对近地小行星的监测网存在两大漏洞(南北不匀、存在死角)。
2000年9月仅在5天前预报一颗小行星(2000QW7)将“擦”过地球,如撞上地球则可能
毁灭15亿人!同年12 月23日凌晨,又有一颗事先未能预报的小行星(2000YA, 直径
50m)掠地而过,时速11.5万km, 相距地球仅80万km。
迄今已知最危险的小行星(2000SG344,直径约30-70米),可能于2071年接近地球。发生相撞的可能性为1/1000,由于两者“转向”一致,可能不会与地球“迎头相撞”。
国际上准备在南半球布置一批大望远镜,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决定投资2000万元建设国内最大的小行星望远镜站。课件17张PPT。辨别地理方向单元活动【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地图判读方向的一般步骤和规律,且能在地图上判读方向。
2、学会利用罗盘判定方向。
3、利用手表、太阳、北极星等生活中易见易得的事物,在野外判断大致方向。
分组讨论: 在日常生活当中,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都会用哪些方法或借用哪些事物大致辨别地理方向。考验一:“纸上谈兵” 1、一般地图(没有指向标) 2、含有指向标的地图 3、经纬网图 4、旅游图一、利用地图辨别方向问:威科姆科技位于中国水电大厦的 方向。 东南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问题:东北AB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A地位于C地的 方 正西cB地位于C地的 方 正南极地地区经纬网1、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劣弧优先)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南东1、利用罗盘辨别方向2、利用恒星辨别方向(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2)根据大熊座寻找北极星(3)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考验二:“野外实战”1、罗盘保持水平2、0°指向目标3、根据指北针确定目标方位注意:1、远离地磁
2、读数时目光要垂直俯视图中罗盘所示的方向为西北指北针0刻度线水平气泡NESW首先将手表平置,然后将时针指向太阳所在方向,时针与12点刻度线夹角的平分线指示 南 方1、立竿见影法 对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来说,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物体的影子总是朝向北方(上午西北、正午正北、下午东北),因此可以利用地面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手表定向法 根据大熊座寻找北极星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考验三:“户外妙招”【回顾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地图判读方向的一般步骤和规律,且能在地图上判读方向。
2、学会利用罗盘判定方向。
3、利用手表、太阳、北极星等生活中易见易得的事物,在野外判断大致方向。
AB1、A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60°N30°N0°180°90°EC正北2、C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正西3、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西北牛刀小试2、读右图回答:
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
想挑战吗?C课件24张PPT。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复习课件1.1人类认识的宇宙 1、天体的概念
2、天体系统的层次
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公转的方向
2 、公转的轨道
3 、公转的速度
4 、公转的周期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点
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1.3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b、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2、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恒星日
3、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太阳直射点的变化1.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掌握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及地方时、时区和区时之间的有关换算
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太阳在地平线之下H<0°太阳位于地平线上H=0°太阳在地平线之上H>0°太阳日24h(360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
恒星日23h56?′4″(360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五带的划分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1)春分~秋分(夏半年):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移向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 ?? 。??? (3)D点地方时是????? 时,D点白昼长??? 小时。 ??? (4)A、B、C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 (5)假若B点的纬度为7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A点在B点的??????????方向。 (1)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_____。(2)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点,1月初地球位于______点。(3)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之间往返移动。(4) 地球从E点出发公转一周后,再回到E点,所需时间为________,这叫_____年。 (1)B点在A点的____方向,B点正值_____季,B点夜长_______小时。(2)A点的经度是_______,A点地方时是________点。
(3)D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5)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 。(2)图中AEC表示????????? 线,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时,B??????? 时,C??????? 时,D?????? 时.(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E地昼长????????? 小时。(5)此时????????? 半球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6)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 风。自转方向课件10张PPT。《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要点探究教材P11图1-2-2
本图以北半球为例,阐释地球自转的速度,其中,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读图应明确以下问题: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怎么样的?随纬度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由于地球是球体,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各地角速度均相等,而纬度不同,线速度也不同。两极即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
对于地球自转的描述包括其方向、周期、速度等,具体特征看下表:1一、产生昼夜交替
1.教材P12图1-2-3
本图主要展示了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极昼极夜现象,旨在阐释地球的昼夜交替产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其周期和意义如何?
提示: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地球不透明和地球自转两方面思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日常生活的一昼夜,适宜的昼夜交替周期对于地表气温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一、产生昼夜交替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判别晨昏线?
提示: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是垂直的关系,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的向西移动。判别晨昏线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第二种是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与昼半球相反。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成因、周期、意义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1二、产生时差
1.教材P12 图1-2-4
本图旨在展示时区的划分以及区时的变化规律特点,由地球经度和地方时的关系,明确以下问题:
(1)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早,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
提示:由于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是不一样的,即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时,每个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时区和区时
时区的划分如下图所示,对于区时的计算遵循以下法则: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一个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东加西减)
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日期减一天,向西日期加一天1三、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
1.教材P13 图1-2-5
本图展示了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称为地转偏向力。
(1)由图思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对左右两岸那边冲刷比较显著?
提示:地转偏向力遵循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发生偏转的规律。河流、洋流、大气等运动都遵循此规律。
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总结
1课件14张PPT。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带着目标学习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主学习1:读图“地球的公转”,了解公转的概况。太阳北极星椭黄道平面逆顺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快慢图解:地球公转的轨道与速度?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太阳地球公转的轨道远日点
慢
7月初近日点
快
1月初BADCFE比较ABCDEF公转速度的大小?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太阳地球公转的轨道远日点
慢
7月初近日点
快
1月初BADCFE活动:小组合作F>E>A>D>B>C练习题 (07江苏) 2、 8月24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B(08江苏)3.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D1、太阳直射点是什么?
2、黄赤交角:
(1)形成原因?
(2)意义?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
在 运动),周期为 (又叫一个 年)。 自主学习2:读图“黄赤交角”,思考以下问题。南北回归线间的周期性往返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 难点1:结合图“1-3-4”,深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完成以下表格。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21前后6.22前后9.23前后12.22前后北回归线
23°26′N赤道
0°南回归线
23°26′S赤道
0° 活动讨论1:在下面图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o26′N0o23o26′S太阳直射次数有何不同?练一练9、从“五一”劳动节到“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 ( )
A.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B.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C.一直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A练一练10、黄道面和地轴的夹角为 ( )
A. 黄赤交角 B 23026′
C 66034′ D 900
1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与黄道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D.其大小约为66°34′CC练一练13、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 )
A.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14、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 )
A.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B.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太阳光线的直线传播CBC课件9张PPT。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表面温度6000K4个氢原子核
1个氦原子核变聚太阳辐射能量每分钟=4亿吨煤的能量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表层结构包括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的表层结构和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表层结构和太阳活动月球对地球的影响(1)月相的概念
(2)月相的变化什么是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可以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变化,我们能够观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月相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
新月(朔)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望)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变化注:对比课本P9图1.10 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歌诀: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课件10张PPT。第一单元 综合检测课件1.某地终年昼夜长短相等,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收听到的格林威治时间为18点钟,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N和60E°的交点上 B.赤道与90°W的交点上
C.23°26′S和60W°的交点上 D.23°26′S与东、西经180°的交点上
2.9月23日北京时间6点钟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北京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 B.哈尔滨黎明前的黑夜
C.武汉阳光洒满大地 D.日本人迎着太阳去上班
3.当全球3月1日和3月2日的范围各占一半的时候,北京时间为( )
A.3月1日16时 B.3月1日8时 C.3月2日16时 D.3月2日8时
4.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白天比N地长
B.M地的白天比N地短
C.当N地为5日下午7时,M地是6日上午5时
D.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M地
ADDDB5.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其升旗仪式最早的一天是( )
A.五月一日 B.七月一日 C.八月一日 D.十月一日
6.当你站在西安大雁塔上,听到北京时间报时12点整时,大雁塔的塔影朝向:(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正北方
7.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 )
A.卫星 B.吉林1号陨石
C.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D. 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8.太阳能量来源于( )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强劲的太阳风
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ACA9.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的吐鲁番盆地
C.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的青藏高原
D.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的东北地区
?
10.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11.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
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
CDA12.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
( )
A.甲、乙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
B.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
C.甲、乙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
D.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
13.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
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
D. 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14.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一半的是( )
A.热带与温带分界的纬线圈 B.温带与寒带分界的纬线圈
C.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D.高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ABD15.经度相同的地方( )
A.昼夜长短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C.地方时相同 D. 季节相同
1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17.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速度:快→慢→快
B.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18.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 )
A.1980年12月21日4时 B.1980年12月20日4时
C.1981年1月16日17时 D.1980年12月20日10时CBACB19.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7°的海面上,沿着160°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在(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20.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21.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日影总是朝南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22.下面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相重合 B.不可能重合
C.每天都重合 D.只有在冬至日和夏至日重合
DADA23.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旗杆的正午影长与旗杆等长时,阳光直射下列哪条纬线(取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 )
? A.50°N B.0° C.5°S D.23°26′N
24.地球同步卫星的绕日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25.关于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地一年中的最大太阳高度达到90°,那么此地就在热带
B.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的规律
C.如果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D.五带中温带的四季变化最明显
26.甲地位于12O°E、40°N,乙地位于20°W、2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 B.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C.乙地位于西二区 D.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晚CCCA27.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 )
A,北京的昼在a段渐长,D点最长
B.悉尼的夜在c、d段渐长,D点最长
C.北半球的极昼在a段扩大,d段缩小
D.南半球在a、b两段都是昼长于夜
28.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为0°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东向西推进
D.晨昏线(圈)上日出的时刻为6点钟
BD分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南半球将进入 季。
(2)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C点的地方时是 ,B点在C点的 方向。
(4)飞机从B经E到D的飞行方向是 。
(5)若A点现在是星期二,地图上是
星期三的范围是 。 1222夏23°26′S(南回归线), 45°W 15点 西北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135°E —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