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透明的
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
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体积。故选C。
2.(2022三上·杭州期中)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 )。
A.有质量 B.会流动 C.没有气味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会流动,易泄露。故选B。
3.(2022三上·杭州期中)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 )。
A.会湿 B.不会湿 C.会掉下来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会占据空间。故选B。
4.下列关于加快水的蒸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快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不符合题意。
B、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不符合题意。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的蒸发速度和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速度有关。
5.(2022三上·杭州期中)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水管会爆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水管会爆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故选B。
6.(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将纸折、剪成各种形状
B.木柴燃烧后变成灰
C.用糯米做成甜酒酿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水。这种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将纸折、剪成各种形状跟水的三态变化相同,木柴燃烧后变成灰、用糯米做成甜酒酿的变化过程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7.(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冰时,温度( )了,说明水向周围( )热量。
A.降低 放出
B.降低 吸收
C.升高 吸收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温度会降低,说明水向周围放出热量,故选A。
8.(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不属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轮胎 B.射钉枪 C.电风扇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篮球、轮胎、射钉枪等都应用了空气被压缩的原理,电风扇运用的是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的原理。故选C。
9.(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0.(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沙子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有的能够溶解,有的不能溶解,且能够溶解的物质的量也不一样。沙子无法在水中溶解,小苏打和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相同情况下,溶解食盐的量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故选B。
11.(2022三上·杭州期中)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吃火锅时,虽然没有往锅里放盐,但是汤底越吃越咸,这是因为汤里的水分不断蒸发,使得盐的浓度变高导致的。故选B。
12.(2022三上·杭州期中)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人们就是利用了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晶体。故选A。
13.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压缩到一定体积将很难再被压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气体具有弹性,有弹力,篮球、轮胎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力的性质、
14.(2022三上·杭州期中)篮球充气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可以被压缩 B.可以被扩张 C.透明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篮球充气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15.(2022三上·杭州期中)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会变得更小 B.会变得更大 C.没有明显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所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故选A。
二、作图与读图题(共20分)
16.(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它们的特点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把序号填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①液态②气态③无味④无色⑤会流动
⑥看不见⑦没有固定形状⑧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会占据一定空间。
17.(2022三上·杭州期中)看图并写出下列各摄氏温度计中的温度。
【答案】29℃ -11℃ 26℃ -4℃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计是用来测量大气温度的工具,读数时从0摄氏度开始读。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18(1)为6分,其余每空2分)
18.(2022三上·杭州期中)小红听说溶解的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她准备进行实验。
(1)除了这杯冷水,他还需要哪些材料?请你继续在图中圈一圈。
(2)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颗粒 溶解得快。
(3)还有 、 等方法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答案】(1)
(2)小
(3)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想要知道溶解的速度是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两杯温度相同的水、5克冰糖块、5克碎冰糖。
(2)改变物体颗粒大小可以改变溶解的速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颗粒小溶解的快。
(3)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
19.(2022三上·杭州期中)小明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1)他猜测:空气是有质量的。
(2)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的左端放人小皮球(刚充满空气),右端放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 )的状态。
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3)小明往皮球里打人20筒空气后,他发现了( )的现象,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平衡
B.皮球往下沉
C.皮球往上翘
(4)小明再将小皮球里的空气放出(变成刚开始的样子),将它与豆子进行比较,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
A.有可能平衡
B.皮球更往下沉
C.皮球往上翘
(5)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小明继续研究。现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人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 )。
A.绿豆比空气重
B.空气比绿豆重
C.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
(6)小明还尝试用其他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以下物品不适合做测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的是( )。
A.回形针 B.螺帽 C.米粒
【答案】(1)空气是有质量的
(2)A
(3)B
(4)A
(5)C
(6)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空气是有质量的,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入一个瘪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可以用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2)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的左端放人小皮球(刚充满空气),右端放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平衡的状态。
(3)小明往皮球里打人20筒空气后,他发现了天平会往皮球那端下沉,因为皮球那端增加了20筒空气的质量,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 小明再将小皮球里的空气放出(变成刚开始的样子),将它与豆子进行比较,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天平可能达到平衡。
(5)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小明继续研究。现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人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20筒空气的质量与6粒绿豆质量差不多,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
(6)小明还尝试用其他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这样的物品需要质量较轻,如回形针、米粒,螺帽较重,不适合做测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
20.(2022三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菲菲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8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她的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80 85 89 93 96 99 100 100
(1)在此过程中,菲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 图 (填“甲”或“乙”)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
(2)如图所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因为这部分的温度最 。
(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填“放”或“吸”)热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杯内水面降低
B.水温继续上升
C.杯口出现大量“白气”
【答案】(1)甲
(2)三;外焰;高
(3)吸
(4)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有气泡出现,气泡中是水蒸气,水在沸腾前后气泡是不同的,水在沸腾前气泡会由大变小,水在沸腾后气泡会由小变大。图甲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持续吸热。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烧杯内水面会降低;水温会保持不变;产生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杯口遇冷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选B。
21.(2022三上·杭州期中)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
(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 (填“甲”或“乙”)图甲 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
(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
A.让食盐蒸发
B.让水蒸发
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
(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
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
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
(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白糖和水 B.面粉和水 C.酒精和水
【答案】(1)甲;D;C;F;A
(2)B
(3)C
(4)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溶解了的食盐是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装置为图甲蒸发装置。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蒸发皿;②三脚架;③玻璃棒;④漏斗。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选择上图中分离食盐和水的装置时,目的是让水蒸发,食盐不会随着水蒸发,从而得到食盐。
(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
(4)图乙的装置属于过滤。根据固体物分离的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方法,面粉不能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透明的
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
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
2.(2022三上·杭州期中)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 )。
A.有质量 B.会流动 C.没有气味
3.(2022三上·杭州期中)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 )。
A.会湿 B.不会湿 C.会掉下来
4.下列关于加快水的蒸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快
5.(2022三上·杭州期中)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水管会爆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6.(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将纸折、剪成各种形状
B.木柴燃烧后变成灰
C.用糯米做成甜酒酿
7.(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冰时,温度( )了,说明水向周围( )热量。
A.降低 放出
B.降低 吸收
C.升高 吸收
8.(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不属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轮胎 B.射钉枪 C.电风扇
9.(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10.(2022三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沙子
11.(2022三上·杭州期中)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12.(2022三上·杭州期中)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13.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14.(2022三上·杭州期中)篮球充气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可以被压缩 B.可以被扩张 C.透明
15.(2022三上·杭州期中)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会变得更小 B.会变得更大 C.没有明显变化
二、作图与读图题(共20分)
16.(2022三上·杭州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它们的特点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把序号填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①液态②气态③无味④无色⑤会流动
⑥看不见⑦没有固定形状⑧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17.(2022三上·杭州期中)看图并写出下列各摄氏温度计中的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18(1)为6分,其余每空2分)
18.(2022三上·杭州期中)小红听说溶解的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她准备进行实验。
(1)除了这杯冷水,他还需要哪些材料?请你继续在图中圈一圈。
(2)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颗粒 溶解得快。
(3)还有 、 等方法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19.(2022三上·杭州期中)小明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1)他猜测:空气是有质量的。
(2)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的左端放人小皮球(刚充满空气),右端放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 )的状态。
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3)小明往皮球里打人20筒空气后,他发现了( )的现象,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平衡
B.皮球往下沉
C.皮球往上翘
(4)小明再将小皮球里的空气放出(变成刚开始的样子),将它与豆子进行比较,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
A.有可能平衡
B.皮球更往下沉
C.皮球往上翘
(5)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小明继续研究。现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人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 )。
A.绿豆比空气重
B.空气比绿豆重
C.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
(6)小明还尝试用其他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以下物品不适合做测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的是( )。
A.回形针 B.螺帽 C.米粒
20.(2022三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菲菲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8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她的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80 85 89 93 96 99 100 100
(1)在此过程中,菲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 图 (填“甲”或“乙”)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
(2)如图所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因为这部分的温度最 。
(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填“放”或“吸”)热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杯内水面降低
B.水温继续上升
C.杯口出现大量“白气”
21.(2022三上·杭州期中)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
(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 (填“甲”或“乙”)图甲 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
(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
A.让食盐蒸发
B.让水蒸发
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
(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
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
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
(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白糖和水 B.面粉和水 C.酒精和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体积。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会流动,易泄露。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会占据空间。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不符合题意。
B、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不符合题意。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的蒸发速度和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速度有关。
5.【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水管会爆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水。这种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将纸折、剪成各种形状跟水的三态变化相同,木柴燃烧后变成灰、用糯米做成甜酒酿的变化过程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温度会降低,说明水向周围放出热量,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篮球、轮胎、射钉枪等都应用了空气被压缩的原理,电风扇运用的是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的原理。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0.【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有的能够溶解,有的不能溶解,且能够溶解的物质的量也不一样。沙子无法在水中溶解,小苏打和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相同情况下,溶解食盐的量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吃火锅时,虽然没有往锅里放盐,但是汤底越吃越咸,这是因为汤里的水分不断蒸发,使得盐的浓度变高导致的。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人们就是利用了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晶体。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解答】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压缩到一定体积将很难再被压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气体具有弹性,有弹力,篮球、轮胎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力的性质、
14.【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篮球充气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15.【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所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故选A。
16.【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会占据一定空间。
17.【答案】29℃ -11℃ 26℃ -4℃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计是用来测量大气温度的工具,读数时从0摄氏度开始读。
18.【答案】(1)
(2)小
(3)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想要知道溶解的速度是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两杯温度相同的水、5克冰糖块、5克碎冰糖。
(2)改变物体颗粒大小可以改变溶解的速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颗粒小溶解的快。
(3)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
19.【答案】(1)空气是有质量的
(2)A
(3)B
(4)A
(5)C
(6)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空气是有质量的,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入一个瘪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可以用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2)在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的左端放人小皮球(刚充满空气),右端放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平衡的状态。
(3)小明往皮球里打人20筒空气后,他发现了天平会往皮球那端下沉,因为皮球那端增加了20筒空气的质量,初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 小明再将小皮球里的空气放出(变成刚开始的样子),将它与豆子进行比较,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天平可能达到平衡。
(5)20筒空气到底有多重呢。小明继续研究。现在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天平右端要再放人6粒绿豆才能恢复平衡,由此可推测20筒空气的质量与6粒绿豆质量差不多,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6粒绿豆的质量。
(6)小明还尝试用其他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这样的物品需要质量较轻,如回形针、米粒,螺帽较重,不适合做测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
20.【答案】(1)甲
(2)三;外焰;高
(3)吸
(4)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有气泡出现,气泡中是水蒸气,水在沸腾前后气泡是不同的,水在沸腾前气泡会由大变小,水在沸腾后气泡会由小变大。图甲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持续吸热。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烧杯内水面会降低;水温会保持不变;产生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杯口遇冷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选B。
21.【答案】(1)甲;D;C;F;A
(2)B
(3)C
(4)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溶解了的食盐是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装置为图甲蒸发装置。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蒸发皿;②三脚架;③玻璃棒;④漏斗。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选择上图中分离食盐和水的装置时,目的是让水蒸发,食盐不会随着水蒸发,从而得到食盐。
(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
(4)图乙的装置属于过滤。根据固体物分离的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方法,面粉不能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