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5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1五上·塔河期末)制造一个黑暗的场景,然后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2.在下列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
B.用太阳灶可以烧水做饭
C.峨眉佛光
3.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各个部分的样态如图所示,处于上游的是( )
A.
B.
C.
4.(2021五上·荆州期中)关于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5.下列哪项是光的弊端 ( )
A.太阳能热水器
B.激光手术
C.城市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
6.我们排队时,如果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明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7.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8.在做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地球内部的作用 B.地球外部的作用 C.人类的活动
9.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量相同
B.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高度相同
C.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11.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
12.(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13.白天在教室里,同学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14.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15.地震是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
B.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二、识图与作图题(21分)
16.小科同学的卧室的结构如图所示当外面的光来从阳台射入时,请你想办法帮他将光来引到室内照亮书桌。
17.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 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亮度适中
(3)请画出人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经过水面反射的线路图。
18.认识地球
(1)地球的内部结构 在图上填写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 (2)地壳的运动 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 。 (3)地球结构的模型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 、 、 三个圈层结构, 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9.从自制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外面的物体,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三、实验探究(共34分)
20.把泥土按30°的角度在两侧堆好(如图),在低洼处安上接水桶,在A坡种上草皮,B坡裸露不种任何植被,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相同的速度分别在两个坡面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水流运动的速度 引入水沟的水量 汇入水沟的泥沙量
A 水量少 泥沙量少
B 水量大 泥沙量大
(1)根据实验观测,请完成以上表格。
(2)分析以上实验情况,得出: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 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21.下图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 )
(1)在图甲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乙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人,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均填“能”或“不能”)
(2)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结论: 。
(3)在图乙中,将第 张卡纸向 移动,可以得到与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
22.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叫万花筒。根据下面简易万花筒的制作步骤,回答问题。
制作步骤:①准备三面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镜。
②将平面镜的反射面朝里用胶带将三面平面镜相互对着粘成一个三棱柱(形状类似于三棱镜)。
③用透明塑料纸将柱体一端封闭。
④用硬纸板将三棱柱包住,也可以用好看的彩纸代替。
⑤从开口的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
⑥将开口端用黑纸封好,中间剪个观察孔。
(1)万花筒由三面平面镜组成,再从开口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这些碎屑经过三面平面镜的作用,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万花筒是根据光的 制成的。
(2)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与万花筒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同”)。
(3)应用光的有关原理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 、 。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激光也被用作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一道纯能量束,使战斗悄无声息地进行了。
(1)激光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是白光,因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 (填“会”或“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2)激光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 能量密度。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折现象,为光的折射,三棱镜可将光折射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用太阳灶可以烧水做饭属于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峨眉佛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选C。
3.【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只有大石头能沉在河底,较小的石块会随流水运动。河流中的石块会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形成了鹅卵石、细沙等,因此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水流变慢,鹅卵石沉积在河床上,细沙继续随水流动,因此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务的鹅卵石。下游,水流变得织慢,细沙也不能随水流动,沉积在河床上,因此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4.【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利弊的认识,太阳能热水器、激光手术、光导纤维都是对光的利用,城市的玻璃幕墙反射阳光会造成光污染,属于光的弊端。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排队时,如果前面一位同学将前面所有的同学都挡住了,说明队伍是直的,这主要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遮挡时,无法再传播,会变成阴影。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用砂纸打磨是模拟风卷起沙子从岩石刮过的过程,打磨越快表示风越大。这种实验方法为模拟实验,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模拟地球内部力量。实验时我们会看到: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震动,然后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选A。
9.【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组土上覆盖草,对照组的土上没有草,两组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中国地形是东低西高。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流速大,冲击力大,土壤侵蚀更严重。
12.【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
1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发生地震时可以快速离开房间、躲在桌子下、可以躲进厨房里,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健康。故选C。
16.【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17.【答案】(1)反射
(2)A
(3)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水面比较平整,月光照在水面上又发生反射现象,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来判断前方的路况,如果前面比较亮,说明有水坑,需要避让。
(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较亮处是小水坑,是月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形成的。故选A。
(3)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8.【答案】弯曲形成褶皱;地壳;地慢;地核;从内到外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的构造由内而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慢,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岩层受挤压或伸拉过度,发生断裂错位形成断层。用像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先用红色的像皮泥做了一个直径厘米的小球,代表地核,再在这个小球上包了一层约1厘米的黄色橡皮泥,代表地慢;最后在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代表地壳;这样从内到外逐层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就做好
19.【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
20.【答案】(1)快;慢
(2)植被;植被
(3)乱砍滥伐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被侵蚀的开始。
(1)影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相同雨量和坡度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A坡种上草皮,所以水流运动速度慢;B坡裸露不种任何植被,所以水流运动速度快。
(2)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植被对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植被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21.【答案】(1)能;不能
(2)光沿直线传播
(3)2;左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影子产生离不开呈现影子的屏幕。
(1) 读图可知,图甲中,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能在纸上形成光斑,在图乙中,三张纸的孔洞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 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图乙中,若将第2张卡纸向左移动,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得到与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
22.【答案】(1)反射
(2)不同
(3)夜视仪;汽车后视镜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光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万花简是根
据光的反射制成的。
(2)太阳光经过三楼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这与万花简的光的反射原理不。
(3)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具。应用光的有关原理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夜视仪、汽车后视镜。
23.【答案】(1)一定不;会
(2)能;光束
(3)平面镜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1)根据题干可知,激光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楼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因为白光是复合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2)激光也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所以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制坚硬或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
(3)激光也是光,所以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这是光的反射原理:但是实际上激光具有很强的能量,所以基本上不可能。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5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1五上·塔河期末)制造一个黑暗的场景,然后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折现象,为光的折射,三棱镜可将光折射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2.在下列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
B.用太阳灶可以烧水做饭
C.峨眉佛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用太阳灶可以烧水做饭属于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峨眉佛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选C。
3.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各个部分的样态如图所示,处于上游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只有大石头能沉在河底,较小的石块会随流水运动。河流中的石块会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形成了鹅卵石、细沙等,因此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水流变慢,鹅卵石沉积在河床上,细沙继续随水流动,因此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务的鹅卵石。下游,水流变得织慢,细沙也不能随水流动,沉积在河床上,因此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4.(2021五上·荆州期中)关于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5.下列哪项是光的弊端 ( )
A.太阳能热水器
B.激光手术
C.城市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利弊的认识,太阳能热水器、激光手术、光导纤维都是对光的利用,城市的玻璃幕墙反射阳光会造成光污染,属于光的弊端。故选C。
6.我们排队时,如果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明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排队时,如果前面一位同学将前面所有的同学都挡住了,说明队伍是直的,这主要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遮挡时,无法再传播,会变成阴影。故选C。
7.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用砂纸打磨是模拟风卷起沙子从岩石刮过的过程,打磨越快表示风越大。这种实验方法为模拟实验,故选B。
8.在做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地球内部的作用 B.地球外部的作用 C.人类的活动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模拟地球内部力量。实验时我们会看到: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震动,然后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故选A。
9.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量相同
B.植被覆盖、土地坡度、降雨高度相同
C.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组土上覆盖草,对照组的土上没有草,两组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故选C。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中国地形是东低西高。故选C。
11.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流速大,冲击力大,土壤侵蚀更严重。
12.(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
13.白天在教室里,同学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选A。
14.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故选C。
15.地震是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
B.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发生地震时可以快速离开房间、躲在桌子下、可以躲进厨房里,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健康。故选C。
二、识图与作图题(21分)
16.小科同学的卧室的结构如图所示当外面的光来从阳台射入时,请你想办法帮他将光来引到室内照亮书桌。
【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17.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 来判断前方的路况。
(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
A.较亮 B.较暗 C.亮度适中
(3)请画出人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经过水面反射的线路图。
【答案】(1)反射
(2)A
(3)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水面比较平整,月光照在水面上又发生反射现象,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来判断前方的路况,如果前面比较亮,说明有水坑,需要避让。
(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较亮处是小水坑,是月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形成的。故选A。
(3)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8.认识地球
(1)地球的内部结构 在图上填写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 (2)地壳的运动 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 。 (3)地球结构的模型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 、 、 三个圈层结构, 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答案】弯曲形成褶皱;地壳;地慢;地核;从内到外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的构造由内而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慢,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岩层受挤压或伸拉过度,发生断裂错位形成断层。用像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先用红色的像皮泥做了一个直径厘米的小球,代表地核,再在这个小球上包了一层约1厘米的黄色橡皮泥,代表地慢;最后在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代表地壳;这样从内到外逐层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就做好
19.从自制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外面的物体,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
三、实验探究(共34分)
20.把泥土按30°的角度在两侧堆好(如图),在低洼处安上接水桶,在A坡种上草皮,B坡裸露不种任何植被,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相同的速度分别在两个坡面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水流运动的速度 引入水沟的水量 汇入水沟的泥沙量
A 水量少 泥沙量少
B 水量大 泥沙量大
(1)根据实验观测,请完成以上表格。
(2)分析以上实验情况,得出: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 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答案】(1)快;慢
(2)植被;植被
(3)乱砍滥伐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被侵蚀的开始。
(1)影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相同雨量和坡度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A坡种上草皮,所以水流运动速度慢;B坡裸露不种任何植被,所以水流运动速度快。
(2)影响土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植被对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植被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21.下图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 )
(1)在图甲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乙中,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人,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均填“能”或“不能”)
(2)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结论: 。
(3)在图乙中,将第 张卡纸向 移动,可以得到与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
【答案】(1)能;不能
(2)光沿直线传播
(3)2;左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影子产生离不开呈现影子的屏幕。
(1) 读图可知,图甲中,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能在纸上形成光斑,在图乙中,三张纸的孔洞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 从两次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图乙中,若将第2张卡纸向左移动,三张纸的孔洞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得到与图甲相同的实验效果。
22.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叫万花筒。根据下面简易万花筒的制作步骤,回答问题。
制作步骤:①准备三面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镜。
②将平面镜的反射面朝里用胶带将三面平面镜相互对着粘成一个三棱柱(形状类似于三棱镜)。
③用透明塑料纸将柱体一端封闭。
④用硬纸板将三棱柱包住,也可以用好看的彩纸代替。
⑤从开口的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
⑥将开口端用黑纸封好,中间剪个观察孔。
(1)万花筒由三面平面镜组成,再从开口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这些碎屑经过三面平面镜的作用,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万花筒是根据光的 制成的。
(2)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与万花筒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同”)。
(3)应用光的有关原理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 、 。
【答案】(1)反射
(2)不同
(3)夜视仪;汽车后视镜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光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万花简是根
据光的反射制成的。
(2)太阳光经过三楼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这与万花简的光的反射原理不。
(3)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具。应用光的有关原理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夜视仪、汽车后视镜。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激光也被用作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一道纯能量束,使战斗悄无声息地进行了。
(1)激光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是白光,因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 (填“会”或“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2)激光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 能量密度。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1)一定不;会
(2)能;光束
(3)平面镜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1)根据题干可知,激光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楼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因为白光是复合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2)激光也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所以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制坚硬或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
(3)激光也是光,所以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这是光的反射原理:但是实际上激光具有很强的能量,所以基本上不可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