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5节《功的原理》参考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5节《功的原理》参考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5-02 18:03:57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功的原理
学习目标:
(1)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
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是不是也能省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知识点1
完成课本本节“观察与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2)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和手移动的距离s
(3)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4)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
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杠杆不能省____。
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____。
总结: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注意: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反馈练习1
1.“功的原理”就是( )
A、物体做功决定于力的大小和物体受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B、利用任何机械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手所做的功;
C、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关于功的原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考虑到摩擦和机械自重,功的原理就不适用了
B、如果一个机械省力,另一个机械省距离,把这两个机械组合起来的装置可以既省力、又省距离
C、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一定小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
D、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同时又省距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但可以省功
B、省力的机械可以省功,但一定费距离
C、省距离的机械一定省力,但不省功
D、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不省功
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 )
A、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下才能省功
知识点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
可以省_______,或省_______,或改变动力的_______,使用方便等好处
例题:
已知光滑斜面的高为h,长为l。利用功的原理推导:将重G的物体匀速推上去,所用的推力F是多大?
反馈练习2
1、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
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2.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或者省____,但不能省____。
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的推力就是物体重的____。可见,当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推力越____,即越省____。
4.有一斜面高h=1米,长L=4米,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牛的重物在沿光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到达斜面顶端,根据功的原理。F=____牛,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为____牛,如果斜面高度不变,要使拉长更小些,则必须使斜面的长度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5.用一根杠杆把一个重120牛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匀速举高0.3米,而杠杆的动力作用点下降0.9米,则动力做的功是____焦,动力是____牛,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____(不计杠杆的重力和摩擦阻力)。
6.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在斜坡上走S形路线,他们这是为了( )
A.使人做的功少一点 B.使人省力一些
C.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反馈练习3
1.功的原理是个普遍的结论,对任何机械都_____,它的内容是_________。
2.用杠杆撬石头,若加在杠杆上的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200 N,杠杆在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0.5 m,则动力做的功是_____J,杠杆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_____J。
3.用一个动滑轮把货物吊起50 m高,人拉绳子做的功是150 J,则该货物重是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cm。
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____的(选填“存在”、“不存在”)。
5.通过斜面把物体移到高处,总比直接把这个物体抬上去要____些,所以说斜面也是一种机械。
6.要把重100牛的物体提升0.4米,使用杠杆时所做的功是____焦,使用滑轮组时所做的功是____焦(两种机械的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7.利用斜面把重物提升到某一高度,第一次用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4米的光滑木板做斜面,第二次用长为2米的光滑木板做斜面,则第一次移动重物所用的力是第二次移动同一重物所用力的____倍,两次所做的功之比是____。
8.关于功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机械不能省功,复杂机械也不能省功
B.功的原理只适用于滑轮组
C.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D.省力的机械可以省功,但一定费距离
9.沿光滑斜面把一物体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匀速拉到h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所做的功是W1;利用定滑轮(不计摩擦)将同一物体由地面匀速上升到h高处,所用的拉力F2,所做的功是W2,下述关于力和功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10.把一重物沿图所示的AD、AC、AB三个光滑斜面推向顶端A,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
A.沿斜面AD推,做功最多
B.沿斜面AB推,做功最多
C.沿斜面AC推,做功最多
D.一样多
11.盘山公路总是筑得盘旋曲折,因为( )
A.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的距离,根据斜面的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功
B.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显得雄伟壮观
C.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长度,斜面的原理告诉我们,高度一定,斜 面越长越省力
D.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是为了减小坡度,增加车辆的稳度
目标检测:
1.使用任何机械时,______所做的功,都___________不用机械所做的功,即使用机械____,这个结论叫做__________。
2.两个斜面,它们的高相等,斜面的长度___________的更省力。(填“大”或“小”)
3.将重G牛顿的物体沿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l米,高h米的斜面推到它的顶端,所用推力为F。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焦耳,利用斜面推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焦耳,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根据功的原理,则有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手直接把重为G牛顿的钩码提高h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做的功W1=______,用动力臂是阻力臂n倍的杠杆,将此钩码提高h米,需动力=______G,手移动的距离h2=__h,动力所做的功W2=______,可见W1______W2,由此验证了______的正确性。
5.光滑斜面长4米,高1.5米.将重200牛顿的物体沿斜面推上去,推力至少是________牛顿。
6.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在不考虑各种损失的情况下,总是能够省力的有:__________。
(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轮轴;(E)斜面。
7.使用简单机械,下面目的达不到的是( )
(A)省力 (B)省功 (C)改变力的方向 (D)少移动距离
8.某斜面的高是斜面长的1/3,若不计摩擦,600牛顿的重物沿斜面匀速上推时,推力的大小是( )
(A)200牛顿 (B)1800牛顿 (C)300牛顿 (D)720牛顿
9.沿光滑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长的用力一定小
(B)斜面高度小的用力一定小
(C)斜面高跟长的比值大的用力小
(D)斜面高一定,斜面长的用力小
10.已知光滑斜面的高为h,长为L。利用功的原理推导:将重G的物体匀速推上去,所用的推力F是多大?第五节 功的原理
(一)教材:鲁科版八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教学难点:实验结论的归纳得出功的原理
(五)教学要求
(1)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六)教具
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入、提问: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是不是也能省功呢?
2.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本节“观察与实验”。
学生自己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即手对杠杆(或滑轮)做的功与杠杆(或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否相等。
(2)明确实验中动力就是手的拉力,阻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
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钩码重G=mg。
(3)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起始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终了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米)和手移动的距离s(米)。
(4)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因为实验研究的是理想机械。
(5)按课文实验图9-5-1、9-5-2,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结论
①学生报告实验记录数值和实验结论。教师将几组数值记于黑板一或事先画好表格的小黑板)上。
②实验表明:
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F·s(焦)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焦)相等,即使用杠杆不能省功。
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F·s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相等,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功。
总结出功的原理并板书:
第五节 功的原理
1.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3.提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课文后“想想议议”)
要求答出: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方便等好处。
4.例题:P85例题。
教师板演讲解。首先弄清已知条件、物理过程。
三、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