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09 22: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坐轮椅上吊打希特勒,破格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学习目标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认识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面临的严峻形势。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从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当时的美国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相关史事:繁荣背后隐藏危机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背景
材料一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增长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效率却猛增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在减少。1910年,每个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已低于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到1929年初,证券市场的投机狂热已经失去了控制。仅在这一年的头6个月中,美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发行额就达46.99亿美元,比1926年全年的发行额(43.57亿美元)还要高。纽约股票价格指数也从1929年1月的193,上升到1929年9月的216。然而,到1929年夏季,证券投机狂热的不断升温和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已经使美国的金融结构失去平衡。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全解析》
结合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背景
①具体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但工人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开始的标志(导火线):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
一、从繁荣到危机
3、表现
材料一 农产品大量“过剩”,粮食价格下降速度大大加快。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48.2,下降了54%。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70%,大豆、棉花 、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有5000家银行倒闭。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550万辆汽车,但在1931年,它们仅生产了250万辆。1932年7月,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时,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一、从繁荣到危机
材料三
结合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一、从繁荣到危机
结合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激增;农民收入减少。
材料四
3、表现
一、从繁荣到危机
4、特点
结合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
一、从繁荣到危机
5、影响
结合视频,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影响:
①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②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政治危机。
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二、罗斯福新政
1、概况
结合视频,梳理罗斯福上台的相关史事。
时间
目的
特点
1933年3月
为了应付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二、罗斯福新政
2、内容
结合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材料一 该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 ——3月9日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材料二 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1933年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规定,900万工人在蓝鹰标志下工作。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
材料三 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二、罗斯福新政
2、内容
稳定金融秩序;恢复国民对经济的信心。
国家协调生产活动,防止生产过剩,促进生产复苏
增加就业机会
稳定社会秩序
二、罗斯福新政
3、影响
结合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一 1936年,美国的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1937年,国民总收入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二、罗斯福新政
3、影响
结合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工业生产恢复柱状图
积极性:①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恢复,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识拓展: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
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
积极
局限性
课堂检测
1.“20世纪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该模式(  )
A.使美国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B.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本质
D.是美国在维护原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
2.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的经济政策。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通过颁布法律控制了经济秩序 B.实行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
C.政府干预经济对美国影响深远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
C
课堂检测
3.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健全社会立法
C.恢复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D.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4.罗斯福新政时期一共创建了69个新的联邦政府部门,如公共工程管理局通过大兴土木来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等。这反映出美国(  )
A.政府职能大大拓展 B.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C.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D.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A
A
课堂检测
5.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终止市场”,但“终止市场”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据此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给美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了贫苦人民的生活 B.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D.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6.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罗斯福所说的“行动”的特点是(  )
A.建立健全社会立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恢复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D.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D
B
课堂检测
7.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这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
C.整顿金融体系 D.推行“以工代赈”
8.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境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D.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A
D
课堂检测
9.人类文明发展源远流长,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才可以实现文明和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埃及文明的类型与关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类型形成对照,是一种帝国文明而非城市文明。尼罗河流域与关索不达米亚不同,……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埃及文明的类型及保持长期延续的原因。
帝国文明;埃及的周围有天然屏障(沙漠或海岸),使其免受外族侵犯;尼罗河沟通埃及交通,便利的航行条件有利于埃及保持统一。
课堂检测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一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腊古典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的文明成就一例。
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荷马史诗》、雅典帕特农神庙等。
课堂检测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3)材料中“迅速、大胆、果断的行动”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一行动有何特点?
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课堂检测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4)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写出一点即可)?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课堂检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期间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正确口号。列宁在战争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鼓舞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出列宁对俄国革命的理论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贡献。
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课堂检测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摆脱“内忧外患”局面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中的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的改革者具有长远眼光?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课堂检测
材料三 罗斯福以其强有力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主义。罗斯福说:“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边缘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通过新政在美国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罗斯福是一位有远见的、有魄力的、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摘编自王春良、祝明等主编《世界现代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干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