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屹、鼎”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潮、滚”等生字,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屹立”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作业本梳理课文描写的三个画面,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读——画——想”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结合图片、文字想象画面,感受潮来前钱塘江大潮的“平静”。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作业本梳理课文描写的三个画面,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读——画——想”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结合图片、文字想象画面,感受潮来前钱塘江大潮的“平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中央广播电视台正在招募直播解说员,你们想参加吗?(出示《火烧云》和《荷花》的照片),两位学生进行解说。
2.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处新景观,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潮”),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过渡:接下去,让我们走进钱塘江大潮这一处景观。(出示学习任务一)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一想钱塘江大潮是一处怎样的景观。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钱塘江大潮是一处怎样的景观?(随机板书:天下奇观)
3.在词语中感受“天下奇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词语,指名读(指导读准多音字“号”háo),齐读词语。
(2)教师板贴词语,学生读词语。
(3)给这些词语分类,你会怎么分?(预设:一类是描写人的,一类是描写潮的)
(4)如果让你摆一摆这些词语,你会怎么摆?(请一生上台摆)说说理由。
(5)师生合作梳理课文:当浪潮来临之前,海面——风平浪静,海潮大堤上——人山人海,人们——昂首东望;午后一点左右,浪潮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顿时——人声鼎沸;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平静。
(6)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投影反馈订正。
(7)结合作业本,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画面。(随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同时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
4.请小小解说员看着黑板,解说一下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同桌练说——请生上台说——评价)
三、研读课文,重点感悟
过渡:如果要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觉得哪个画面最合适?(潮来时)那为什么作者要写潮来前的画面呢?
1.学习第2自然段(出示学习任务二)
自由朗读第 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完后圈出这段话描写的景物。
(1)生自由完成任务,请一生上台圈景物,交流反馈。
(2)生齐读景物,发现写作顺序:由远到近。
(3)如果让你给这个画面选择一个词,你会选“热闹”还是“安静”。(预设:安静)
(4)课文中又是怎么写出钱塘江的安静的,出示句子: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齐读)
①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钱塘江的平静?(横卧——给卧换个“词”——画面体会“横卧”)
②钱塘江是怎样“横卧”在眼前的?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③再齐读句子,加上动作读一读
④小结方法,板书:读——画——想
2.方法迁移,学习其他句子
(1)独学——小组讨论——交流。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①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平静”?(薄雾、笼罩)
②出示两幅图,哪一幅更平静?说说理由。
③齐读,想象画面。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①哪个词感受到“平静”?(屹立),字典理解“屹立”
②想象画面——指名读(强调“屹立”)——齐读。
3.概括画面:江静。
4.给语段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
5.这一段除了写“江静”,还写了什么?(板书:人多)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推荐“朗读小能手”读。
(2)想象说话:大家昂首东望,有的 ;有的 ;有的 ,等着,盼着。(引导学生抓住观潮人的动作、样子进行想象)
(3)生想象说话。
6.潮来时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为什么作者要写潮来前的画面呢?(衬托潮来时壮观的景象)
四、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句子,画关键词,然后想象画面,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的其他语段去感受这“天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