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说课流程
01
02
说教法、学法
03
说教学过程
05
说板书
06
07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说教学反思
04
说学情
01
说教材
本节选自鲁教版地理(五四)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
本节与上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延伸,也是理解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有关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1.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变化的规律。(地理实践力)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特点综合思维)
02
说核心素养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03
说学情
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降水有直观的认识。
2.学生已经学习过条形图、等值线图,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3.对新鲜的知识充满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法、学法
04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比较法、归纳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05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二)联系生活,激情讨论
降水的利与弊
(三)动手绘图,归纳总结
(三)动手绘图,作品展示
(三)动手绘图,归纳总结
季节分配均匀
季节分配不均匀
(四)读图比赛,发现规律
拓展延伸,提出建议
师生合作,课堂小结
盘点收获
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下。
(2) A地比B地降水 (多、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 (多、少)。
(3) C、E两地比D地降水 (多、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比沿海地区降水 (多、少)。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E
D
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绘制一幅本市气温变化曲线
和降水柱状图
06
说板书
(一)成功之处:
学生活动多,形式多样。绘图环节,学生参与度高,成果显著。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精炼。2、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之处:
1、教师方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2、学生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时事热点为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07
教学反思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