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想象画面,领悟句子表达的意境美,语言美。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2. 与朱自清的《春》进行对比阅读,学习表达方法,实践运用。
3. 能从中掌握课文描写画面的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句子,想象画面,领悟句子表达的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掌握画面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模块一 课前演讲,复习导入
一、课前演讲
1.由学生张家融、李林蓝带来课前演讲《月》。
2.学生进行评价。
二、回顾画面,复习导入
1.回忆四幅画面:“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图”和“月亮牵星图”。
2.回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①抓关键词;②五感法;③结合生活经验;④运用句式。
3.运用方法学习课本第5页第六自然段,走入月下田园图。
模块二 品读课文,想象画面
学习任务一: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月夜美景。
学习活动一:
默读第6自然段,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相应句子。(“红笔”看到的, “蓝笔”听到的,“黑笔”闻到的,“黄色荧光笔”想到的。)(独学3分钟)
结合汇报师生共同订正补充笔记。
【设计意图】
1.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运用方法学习第六自然段。
2.基于学生刚刚开学,勾画批注进行了提示,一个单元之后学生会形成勾画批注的习惯,教师将不再提示。3.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力。
学习活动二:
1.结合找出的语句,小组内交流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边读边想象,小组代表分享自己想到的画面和感受。
2.组长组织,有序汇报。(小组活动3分钟)
提示:结合汇报,汇报者有感情读语段。教师指导多种方式读第六自然段。
汇报话术:请大家关注(读句子),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 ),听到( ),闻到什么( )......
汇报中点评及朗读指导:
(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并描述秋天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汇报学生朗读句子)。指导:朗读时要表现出丰收的喜悦,语调上扬。(组内诵读,全班朗读。)
(秋虫唱着......)调动听觉想象听到的声音,朗读时读出”我”和阿妈在一起时的快乐。(汇报学生读,组内读。)
(想到的油菜花......)这一句是作者由眼前的稻田联想到的,种油菜,栽水稻,找兔草,吹蒲公英等一幅幅画面回映在脑海里,又充分联想到人们辛勤劳作、丰收在望的景象。指导:带着这种喜悦男生读......女生读......
(稻谷低下了头......)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带着这样的感情全班齐读。
3.(第七自然段齐读)走在月下田园中,怀着无比喜悦和幸福的心情。让我们第三次发出感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学习汇报、体味品读过程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体会到文中句子表达的意境美,语言美。第六段是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语段,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培养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朗读,体味月光下我和阿妈无限的乐趣。
学习任务二:对比阅读,感悟写法(独学3分钟,同桌互学2分钟)
学习活动三:
1.边读边想象画面,比较朱自清的《春》(片段)与第六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春》朱自清
在这项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很快发现文段的相似之处都运用了五感法,并能对应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对文段进行勾画。汇报感受中,学生都能将自己从文段中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四个方面,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听到了春的声音,还感受到了春的温柔和热闹。)
由于部分学生书写速度慢的原因,未能够将全部感受书写到导学单上。
3.温馨提示:优美生动的句子,要再多读多感受,做好积累。
模块三:品读“月亮牵星图”,感受浓浓亲情
1.教师引读:走月亮还在继续,我和阿妈走过小路,走过溪边,走过村道、田埂,有时,阿妈给“我”讲……走着,走着;生接读四个“走过”。
2.补白想象:“我”和阿妈就这样手牵着手,走着走着,还会走过哪些地方?
我和阿妈走过寂静的小树林;还走过( );还走过( );还走过( )……
学生补充:还走过弯弯的石桥;还走过金色的油菜花田;还走过铺满蒲公英的小路;还走过......(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说出很多“我”和阿妈走过的其它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想象,感悟月下牵星图中浓浓的亲情,联系生活实际补白想象走月亮的不同场景,为模块四的练笔作铺垫。)
3. 这是多么快乐又幸福的时刻啊!所以月亮牵着小星星仿佛就是“我”和阿妈手牵着手。多么美妙、温馨的画面啊!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多种方式读第九自然段。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你体会到“我”和阿妈之间怎样的情感呢?
四次,感受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
教师补充总结:这句话结构上贯穿全文,使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所以,学习了这篇文章不仅感受到月夜下的景色美,更感受到了“我”和阿妈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板书: 景美 情浓
模块四:迁移运用,完成堂清
孩子们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次在月下的场景。和妈妈在公园里欣赏荷塘月色,和爸爸在月下河边钓鱼,听奶奶在月下的葡萄架下讲故事,和朋友在月下聊星星......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场景,仿照第6自然段,从看、听、闻、想等不同角度,写一写自己在月下的某个情景。
教学反思
优点:
1.整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楚,层层推进,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抓手。
2. 整堂课围绕单元要素,从不同角度边读边想象画面,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自然之美。
3.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浓,课堂双边互动良好。
不足:
1.学生在学习活动二中有感情的朗读句子时,由于课堂进度问题,给到学生朗读的时间和对于学生的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全面深入。
2.基于班级学情设置了学习活动一和学习活动二,在班级学生学情稳定的情况下融为一个学习活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