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1.湿地和荒漠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不能在荒漠上植树造林?
甘肃安西荒漠群落
湿地群落
一、群落类型的确定依据
群落的外部形态,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1.群落外貌:
2.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类型
荒漠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
淡水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
陆地生物群落
湿地生物群落
水生生物群落
自然生物群落
人工生物群落
1.什么是群落?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物种丰富度?
4.种间关系有哪些?
5.互利共生和原始合作的区别?
6.互利共生的特点?
7.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
8.影响植物分层的环境因素和动物分层现象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9.分层现象有什么意义?
10.什么是生态位?
11.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分别是?
二、生物群落的类型
1. 外貌特征:
2. 环境条件:
3. 群落特点:
4. 物种组成:
砂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
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耐旱性较强的生物
(一)荒漠生物群落
(1)植物类型:
主要是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
①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② 针状叶,不发达
③ 气孔在夜晚才开放
④ 根系发达
储存水分
减小蒸腾作用
吸收水分
荒漠中有些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气孔白天关闭,夜晚开放,这又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呢?
思考
夜间气孔开放,吸收大量CO2,以苹果酸的形式贮存;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放出CO2用于光合作用。
正常途径
景天酸代谢
(2)动物类型:
① 表皮外有角质鳞片
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
大多数是夜行性的,白天火热时不活动
减少水分蒸发
② 蛋壳坚硬
保护胚胎
③ 变温动物
调节体温
④ 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减少水分丢失
维持体温恒定
爬行动物
啮齿动物:
(二)草原生物群落
1. 外貌特征:
2. 环境条件:
3. 群落特点:
草本植物如地毯般铺向天边
主要分布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1)植物类型:
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4. 物种组成
主要是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时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2)动物类型:
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两栖类、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稀树干草原
(三)森林生物群落
1. 外貌特征:
2. 环境条件:
3. 群落特点:
主要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
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1)植物类型:
4. 物种组成
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生活在林下,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能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
(2)动物类型:
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繁多
长臂猿
松鼠
蜂猴
树蛙
1.湿地生物群落
特点: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四)其他群落
分布:沼泽、河流、湖泊等地
2.海洋生物群落
特点:在海洋中,有数量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浅海区有大型藻类,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三、自然群落分布的规律性
分布在湿润地区
分布在干旱地区
分布在半干旱地区
1.群落的类型受水分、温度的影响很大
2.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3.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4.不同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5.无论哪种群落,都具有群落应有的特征,如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丰富度等
6.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维持着种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7.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